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上海艺仓美术馆靠近黄浦江畔,加上下午时开始下起了小雨,站在天台上会让人有种身处伦敦的恍惚感。考虑到我身旁的还是年过七旬的英国时装设计师 Zandra Rhodes,和来自伦敦时装与纺织品博物馆(Fashion and Textile Museum,由 Rhodes 在 2003 年创办)的策展人 Dennis Nothdruft,这种感受就显得更为强烈。

Rhodes 和 Nothdruft 来沪是由于他们博物馆早在 2014 年举办的「Artist Textiles」—— 一场介绍上世纪艺术运动与面料、时装设计间关联的展览 —— 巡展到了艺仓美术馆。可惜,巡展脱离了原本纺织品博物馆的语境,在一家美术馆的环境里显得内容有些薄弱,更像是为赞助商定制的宣传活动(当我到达馆里时,展览尚未开幕,四楼空间正在举办着赞助商的新品发布会)。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Artist Textiles」展览的展品之一:由艺术家 Salvador Dali 设计的布料纹样

不管怎样,「Artist Textiles」上海站的启动拉开了 2019 年诸多会在中国举办时装展览的序幕。和「Artist Textiles」几乎同期进行的,是时装品牌 Azzedine Alaïa 在北京筹备的小型展览「The Secret Alchemy of a Collection」—— 这场展览将在精品百货公司 SKP 的四楼中庭位置举办,是 2018 年在巴黎 Azzedine Alaïa 画廊举办的同名展览精简版,主要展现品牌 1992 年春夏季高级定制系列。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Azzedine Alaïa 在北京 SKP 举办的「The Secret Alchemy of a Collection」展览,场地被布置成迷宫的样式,人形台的「消失」更凸显了服装雕塑般的轮廓,滑动查看更多

北京 SKP 是 Azzedine Alaïa 在中国大陆的第三家店铺所在地。选择在这里举办展览 —— 尽管布展手法依旧精巧,服装如雕塑般生动 —— 这其中少不了想要借由公众观展来带动品牌认知和店铺销量的考量。类似逻辑在以品牌为主导的时装展览中几乎都有痕迹。

从 4 月 20 日起,Chanel 也将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举办「Mademoiselle Privé」展览。该展览曾先后在伦敦、首尔和香港举办,主要展出品牌的高级定制、香水和珠宝产品。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Mademoiselle Privé」展览上海站的宣传海报

「Mademoiselle Privé」展览不同的是,它背后并没有一个对外公布的策展人身份,但借助互动装置、多媒体展现形式等布展手法,以及依据各个城市做本土化内容更新的理念,再加上 Chanel 品牌本身的号召力,依旧让每场巡展都吸引到诸多观众。而选择举办展览,也证实了 Chanel 在中国市场进行推广想要秉承的价值理念:去年见到帮助品牌做市场顾问的某法国咨询公司负责人时,对方便是强调了 Chanel 希望

「在中国推广文化(culture),而非单纯产品(product)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Mademoiselle Privé」展览早前在伦敦、首尔和香港展出时的场景图,滑动查看更多

这也让人想起另一个奢侈品牌 Louis Vuitton 刚刚在上海落幕的展览「Volez, Voguez, Voyagez - Louis Vuitton」。展览是由巴黎时尚博物馆前馆长 Olivier Saillard 为品牌策划(他也是前文提到 Azzedine Alaïa 展览的策展人),从 2015 年起先后在巴黎、东京、纽约和首尔巡展,展出了品牌悠久的箱包制造历史和工艺,以及历任艺术总监的时装设计作品。上海站选择在市中心热门的商业租赁场地 —— 上海展览中心举办,并在近三个月的展出时间内对公众免费开放。再加上盛大的开幕仪式,媒体平台投放,与众多时尚博主合作宣传等,整个项目的巨大投入,体现了

品牌对于中国市场的特别重视程度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刚刚在上海落幕的「Volez, Voguez, Voyagez - Louis Vuitton」展览,滑动查看更多

Azzedine Alaïa、Chanel 和 Louis Vuitton 的展览毫无疑问都反映着中国对于品牌们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时装展览,以及更多模糊了展览和商业展会、店铺陈列、产品发布、时装周秀场展示等之间界限的活动,正成为中国公众除了消费行为外,少数能接触到时尚(在这里,我们暂且将时尚定义成围绕着人体进行的装饰手段,如服装、配饰、化妆、发型等),并体会其社会和文化价值的重要媒介。

而这样的趋势也是公众对于更深度和严谨的时尚主题内容叙事,以及充满体验感经历渴望的体现。

Lanvin 计划在 2019 年底,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举办品牌时装设计的作品回顾展。一方面,2019 年标志着 Lanvin 时装屋成立 130 周年,使其成为当下历史最悠久的时装品牌之一;另一方面,复星艺术中心背后的复星国际,和其子公司已是 Lanvin 新的控股股东,并于 2019 年初任命了设计师 Bruno Sialelli 为品牌新的艺术总监。年底举办的 Lanvin 展览,自然也有为品牌获得新生进行庆祝之意。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Bruno Sialelli 为 Lanvin 创作的 2019 年秋冬系列

即使忽略机构和品牌间的联系,复星艺术中心过往考究的布展也让人对其拥抱时装展览有所期待。毕竟,尽管商业品牌们纷纷投向时尚策展,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的博物馆机构,肯承认时尚的学术研究价值并将其融进馆内长期规划中,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有缺少服饰类馆藏,找不到恰当时尚策展团队等诸多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大部分机构对于时尚持有的偏见:肤浅、浮夸、流于表面等。但全球范围内领先博物馆机构的时尚策展项目,和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兴起的时尚学术研究,早就证明了这样的负面刻板印象并没有立足点。

好在,很多本土机构已经在对时代趋势和文化动向做出了回应。上海当代艺术馆在新一年里会举行时尚摄影类别的展览,具体细节仍处于保密状态。考虑到艺术馆的历史(这里曾是 Dior、Chanel、Salvatore Ferragamo 等时装品牌过往展览的举办地),和馆内从 2018 年发起的时尚文化公共活动系列「Fashion Academy」(该活动系上海当代艺术馆与中国美术学院、时尚研究工作室 ExhibitingFashion.org 合办,旨在邀请全球时尚策展人来沪举办讲座和工作坊),显然艺术馆对于将时尚纳进馆内的长期规划没有任何顾虑。

作为招商蛇口和伦敦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简称 V&A)的国际合作项目,深圳设计互联(Design Society)将在 2019 年下半年引进 V&A 的「Fashioned from Nature」,一场探讨时尚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的时装展览。「深圳是中国首座获得『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时尚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展览,为本土的时尚从业者们带来创作上启发与灵感,也为广泛公众带来理解时尚的新视角。」设计互联这样向我解释着举办「Fashioned from Nature」展览的缘由。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2016 年,演员 Emma Watson 出席 Met Gala 时穿着的 Calvin Klein 礼服裙,是由废弃塑料瓶回收加工制成,也是「Fashioned from Nature」展览的重要展品之一

V&A 早前展出时装大师 Cristóbal Balenciaga 作品的「Balenciaga: Shaping Fashion」则会在 2020 年巡展到杭州丝绸博物馆。2019 年下半年,丝绸博物馆也会引进早前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策划的「Christian Dior」展览。馆长赵丰在年初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承认长期以纺织品研究和展示为发展方向的丝绸博物馆近年来受到的公众关注度有所降低,这也是为什么博物馆从十年前就开始尝试着将时尚融入馆内:「我们必须要跟当下契合。

没有任何一种创意表达形式会比时尚更能迅速对社会和文化动向作出回应,讽刺的是,时尚这般的变化也是人们指责和怀疑它的攻击点之一。但也正因如此,时尚是记载历史的最好手段。这也是为什么本土服装品牌 EP 雅莹正在着手修建一家品牌专属的时装博物馆和策划相应展览,来记录自己已经超过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我们能从这些 2019 年在中国开幕的时装展览里学到什么?

雅莹 2019 年春夏系列

去年上海时装周期间,我曾陪着时装设计师 Hussein Chalayan 与一些上海的博物馆机构负责人见面,探讨在本土举办 Chalayan 作品个展的可能性。这名在时装创作中展露了强烈跨学科、文化特色的设计师,是最常出现在全球各大博物馆时装展览参展名单上的创作者,自然也会是一场未来在中国发生的,由本土机构和策展人主导实现时装展览的理想主角。当然,项目不仅仅是希望向中国观众介绍 Chalayan 和他别具特色的设计哲学。如果它能激发更多国内的博物馆机构重新审视时尚,这才是最幸运的事情。


图片承蒙品牌和文中提及机构提供

Copyright © 2019 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