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与禽流感,危机中具备哪些无脑抢筹机会!

近期猪肉概念的疯狂暴涨引起全市场关注,踏空猪肉的朋友切莫错过这一波鸡肉补涨,有一只新股恰好赶上这一风口!鉴于市场对其关注度非常高,我们特在《新股初探》系列给大家带来更详细深度解读——

1、黄羽鸡

非洲猪瘟与禽流感,危机中具备哪些无脑抢筹机会!

立华股份的主营产品为商品代黄羽肉鸡活鸡、商品猪活猪以及活鹅等,主要销售给个人中间商(鸡贩、猪贩)、屠宰场、食品加工企业等,最终通过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以及商超等途径供应消费者。

以最近一次完整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结构如下:

目前主营产品中,黄羽鸡和商品鸡合计的体量最大,远远高于生猪、商品猪、鹅及其他养殖业相关产品所占的比例,鸡养殖相关板块所占利润比例达到八成以上,华东地区的主营业务比例也超过八成,属于典型的立足华东、辐射全国,以鸡作为主品类并向猪、鹅品类扩展的养殖业企业。

2、疫情加速行业龙头凸显

目前我国黄羽鸡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大量散养农户及小规模养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价高进入、价低退出”,易造成市场供给水平的大幅波动,导致黄羽鸡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黄羽鸡市场价格还受到突发疫情的影响,突发的严重疫情会对消费者心理产生较大影响,消费需求减弱则导致黄羽鸡销售价格出现下跌。

从长期看,禽流感等疫情影响为阶段性偶发事件,使得部分养殖能力较差、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养殖户或企业退出市场,加速了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升

未来在行业整体规模变化不大的前提下,随着市场行情的波动,“优胜劣汰”的趋势将延续,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黄羽鸡养殖企业的发展情况呈现分化,具有较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的企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占有率及行业地位有机会进一步提升。

非洲猪瘟疫情目前仍在处于爆发阶段,南方地区可控,北方地区基本可控,整个行业也存在中小型企业关停,行业集中度提高的问题,从消费的角度,鸡周期对猪周期有互补和替代的预期需求,发生疫情也有利于行业各主体持续经受抗风险考验,能存活下来的必然是行业前几位的龙头企业。

作为大众餐饮无法回避的猪肉和鸡肉两大消费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日益提高,整个养殖行业的未来呈乐观局面。

3、业绩稳增长

2015年至2017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4.09亿、51.95亿和59.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38亿、5.22亿和7.91亿元,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

在2018年发展迅猛,截止2018年3季度,主营业务收入52.68亿,净利润9.76亿元,超过2017年全年主营业务悬念不大,但三季度净利润总额已经远远超过去年全年水平,预计2018年年报业绩会相当靓丽。

4、对标温氏股份

公司在黄羽鸡业务上现已实现对祖代父母代肉种鸡养殖、雏鸡孵化、饲料生产、商品代肉鸡养殖、商品鸡屠宰等全产业链的覆盖,在生猪养殖业务上也基本覆盖了祖代父母代种猪养殖、商品代繁育、饲料生产等产业链,因此拥有纵向一体化经营优势。

主营鸡养殖方面,从2015年到2017年,黄羽鸡出栏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85%,公司计划在2018-2020年黄羽肉鸡出栏量分别达到2.65亿只、2.85亿只、3.05亿只,年均增长率达到7.28%。

同时计划继续加大在黄羽鸡育种体系、疾病防治体系、人才管理与培养体系及品牌建设体系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相对于仅覆盖单一或部分生产环节的畜禽养殖企业,公司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增强公司应对市场波动与风险的能力,同时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增强公司异地扩张能力。

猪养殖方面,从2011年以来开始发展生猪养殖业务以来,目前已经在宿迁立华、连云港立华形成了一定的自繁自养规模,生猪产品已经在苏北区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并与中粮等大型屠宰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计划2018-2020年商品猪出栏量分别达到42万头、55万头、75万头,不断增强自繁自养技术实力,扩大产品覆盖区域。

黄羽鸡业务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养殖模式,生猪业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养殖模式,这种合作养殖机制,可以保证了农户能够获得与其养殖能力、劳动投入相匹配的养殖收入,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合作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与责任心,并保证了合作双方切实关注产品质量。

公司与温氏股份的主要产品结构相当相似,均为黄羽鸡和生猪,产品较为相似,市场上的其他鸡养殖公司比如仙坛股份、圣农发展的主要产品均为白羽鸡及其肉制品,与公司的产品机构有较大差异。

与行业巨头相比,温氏股份作为国内第一大黄羽鸡养殖企业,黄羽鸡出栏量远超行业其他竞争对手,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提到鸡养殖不得不提到禽流感这一会大幅影响公司业务发展的事件,面对禽流感,温氏股份两次疫情期间均采取了“减产保利”的策略,但市场占有率仍相对稳定。

与温氏股份不同,作为行业追随者,立华股份在禽流感期间主要采取维持产能的策略。温氏与立华在应对禽流感疫情的经营策略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两家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性目标也存在差异。

5、畜牧业扩张

非洲猪瘟与禽流感,危机中具备哪些无脑抢筹机会!

公司在黄羽鸡养殖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已经建立了包括饲料生产、祖代父母代育种、苗鸡孵化、疫病防治及技术研发等在内的一体化产业链体系,并计划进一步向下游屠宰加工环节进行延伸。

自2011年开展生猪养殖业务以来,公司生猪业务规模不断扩张,技术与管理水平不断上升,目前已经实现盈利,并在苏北地区初步占领一定市场份额。

我们可以在募投项目中看到拟募集的资金比例中,羊养殖基本项目的投入占比要远远大于养鸡建设项目,从这个节点也可以看到公司的决心和未来的运作方向。

本次募集资金项目达产之后,公司将直接新增商品代黄羽鸡产能3,500万只、商品猪产能30万头,能够实现公司黄羽鸡业务在四川等西部省份的初步覆盖,显著增强公司在生猪业务方面的竞争实力,有助于公司优化业务品类及扩大业务覆盖区域,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

6、终极点评

公司作为国内第二大黄羽鸡企业,也努力在猪养殖方面继续扩大规模,整体规模仅次于产品结构极为相似的温氏股份,而温氏股份目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黄羽鸡养殖企业、黄羽肉鸡产业化供应基地和国家肉鸡HACCP生产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种猪育种和生猪养殖企业。

立华股份与温氏股份同处于创业板板块,也会进一步将温氏股份作为自己对标和追赶的方向,相比温氏股份37亿多的巨额股本,立华股份只有4128万股,相比之下更具博弈价值。

在当前猪瘟横行造成的猪养殖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的风口,加上鸡肉替代猪肉的概念+业绩提升预期,立华股份有机会把市场情绪酝酿到极致,近期上市的康龙化成在良好的大盘整体反弹节奏中推迟开板数日,我们也不喜欢看到这样。

如果立华股份有机会提前开板,是有不错的博弈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