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之《考工記》:依舊是那個文筆優美、愁腸百結的王安憶

讀書筆記之《考工記》:依舊是那個文筆優美、愁腸百結的王安憶

在豆瓣讀書“2018年度中國文學(小說類)排行榜”上,看到王安憶的長篇小說新作《考工記》名列其中,打分是8.0,應該是個挺不錯的分數。不過,打分者至今只有318人,似乎不足為憑。但是,衝著王安憶的名聲,衝著對她纏綿悱惻、娓娓道來文風的喜愛,我立即從圖書館借來讀了。

《考工記》原來是春秋戰國時期記述官營手工業各工種規範和製造工藝的一本歷史文獻。王安憶拿來作為新作的題目,講述學了工科的一位上海洋場小開逐漸蛻變成普通勞動者的過程。

出生世家的陳書玉,歷經戰亂,回到考究而破落的上海老宅,與合稱“西廂四小開”的3位摯友一起,憧憬著延續殷實家業,展開安穩人生。然而,時代大潮一波又一波衝擊而來,文弱青澀的他們,猝不及防,被裹挾著,倉皇應對,各奔東西,音信杳然。陳書玉漸成一件不能自主的器物,一再退隱,在與老宅的共守中,共同經受一次又一次的修繕和改造,裡裡外外,終致人屋一體,互為寫照。半個多世紀前的“西廂四小開”,各自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他們是千萬上海工商業者的縮影,是上海這座繁華都市的滄桑註腳。

讀書筆記之《考工記》:依舊是那個文筆優美、愁腸百結的王安憶

曾經非常喜歡王安憶所作的獲得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長恨歌》,認為是寫出上海文化精髓的難得佳作。於是,又翻出來讀了一遍。讀完之後,忽然發現王安憶在3年前寫的長篇小說《匿名》,也找來讀了,想更深入地瞭解下王安憶。

這3部長篇,《長恨歌》與《考工記》是有關聯的,都講述上海故事,時代背景相似,人物出身也相似,故而有人稱《考工記》裡的陳書玉是男版的王琦瑤(《長恨歌》主人公)。《匿名》則截然不同。雖然開頭在上海,但後來故事的主要展開地是浙西南的深山和小鎮。王安憶以熟悉上海生活、善於描摹各色上海人物形象著稱,卻寫了一個深山和小鎮裡的故事,令人非常意外和欣喜。更意外的是,《匿名》裡的懸疑驚悚情節、多線並行敘述手法、穿越夢幻甚至通靈色彩都是王安憶小說裡不多見的。可見,已過花甲之年的王安憶,依舊在探索和創新。

讀書筆記之《考工記》:依舊是那個文筆優美、愁腸百結的王安憶

不過,雖然有變化,但小說裡的語言文字卻是一以貫之的“王氏風格”。之所以喜歡讀王安憶的小說,主要是因為她自然、流暢、優美的文字。我用“讀”這個字眼,是因為她的小說真正適合“讀”。我看書,習慣於默讀,所以速度比較慢。我鄙夷那些“一目十行”的“快速閱讀法”,認為這樣難以領會語言文字的精華。只有默讀,有條件時還可以朗讀,才能真正讀懂作品,領會精髓。

在網文遍地的自媒體快餐文化時代,王安憶這樣不疾不徐、娓娓道來的文風實在令我們如飲醇醪,不覺自醉。她的敘述通俗、自然卻嚴謹,從沒有多餘和累贅的詞句,就像一位朋友在你耳邊輕輕柔柔地講故事。與很多書籍錯字、錯句百出的出版業怪象不同,王安憶的書顯然是經過認真、精細修改的,非常通順。她的通俗通順又常常蘊含著深邃,深深地印下女性作家的愁腸百結的烙印,不經意間冒出一些可以作為警句和段子的妙語,給人意外的驚喜。從《長恨歌》到《考工記》,一直如此。

所以,儘管從《長恨歌》到《考工記》,王安憶沒有很大的突破,從某個角度講,她依舊在重複自己,但是,就憑著如飲醇醪的流暢閱讀體驗,就值了。至少比那些佶屈聱牙、故作艱深的所謂“大作”要好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