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平庸的生活變成人人嚮往,最奢侈的生活?


什麼時候平庸的生活變成人人嚮往,最奢侈的生活?


願你平凡但不平庸,做個優秀的普通人。


我的朋友圈裡有很多人,我們極少聯絡,但我常常會點開她們的朋友圈來看。比如曾經採訪過的名主持人,她事業有成,工作之外的生活就是健身,旅行,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有她的身影,而她每次都是盛裝旅行,從不吝嗇在旅途中展現自己的美;

有我大學時代非常欣賞的同學,她畢業後從事著自己喜歡的新聞工作,為了夢想,一路追逐到最好的新聞單位,這兩年,她除了每年至少兩次的旅行之外,還交了男朋友,不久前看到她考上了名校的研究生;

還有一個才貌雙全,但我並不熟絡的姑娘,她長了一張明星臉,畢業後便進入了在全國也排得上名的電視臺,近兩年,邊工作邊旅行,嫁了一個顏值和她一樣高的人,還拿到了國內名校的研究生……

這些人是我羨慕的,羨慕她們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後朝著目標不斷努力,一年或者三年,她們終有收穫。我渴望活出她們的精彩和自在,歡樂有時,憂愁有時,但卻從不會絕望。不會到了30多歲的年紀還被很多人質疑,你漂泊在這座城市的目的是什麼,你的幸福感來自哪裡,你有什麼優勢,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什麼時候平庸的生活變成人人嚮往,最奢侈的生活?


今天看了一集《圓桌派》,講到現在年輕人頻繁跳槽的問題。竇文濤分享了自己的職業經歷。在他剛步入工作的那個年代,面臨著來自體制、編制、鐵飯碗等等枷鎖,想要換工作是難上加難。他們那一輩人裡,有很多人努力擺脫體制,將檔案扔進黃浦江,下海創業,是真正為了打拼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而回到現在,我們面臨的是大城市的高房租以及不斷上漲的房租,高成本以及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很多的公司沒有制約,沒有保障,大家頻繁跳槽只有一個目的:錢。你再也不會像70年代的那波人一樣,在一個穩定的企業一直熬下去,熬到結婚生子,熬到單位分房,這是永遠不可能的事情。

什麼時候平庸的生活變成人人嚮往,最奢侈的生活?


這個社會每天都發生著鉅變,無論你所在的公司多好,也難以保證,有一天忽然不存在了,你在某個行業深耕數十年,或許有一天,這個行業就不再重要,不再存在了。


《讀庫》創始人老六分享了一個北京出租車司機的笑話。當被問道為何從體制內出來,作出租車司機時,他回答:在體制內,我感覺八寶山的每一個入口我都知道在什麼地方。那個年代的體制內真的是一眼可以望到頭的,所以很多人選擇逃離。

然而在現代這個社會,蔣方舟說,或許平庸的生活才是最有安全感的,最奢侈的,是每個打拼在大城市的人所追尋的。

很多人買了房之後不敢輕易換工作,到了結婚生子的年紀,迫於大城市的壓力,必須回到老家;曾經的豪情萬丈,都在現實面前妥協,每個人都開始羨慕那些在老家做公務員的同學,安穩,安全,平庸但卻心安。

老六曾在面試中,問過面試者一個問題,我們現在不去想是否能應聘這件事,現在就讓你輕鬆地去想象,你想做什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他說很多人回答不上來。

上大學的時候,很多人報考的是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大學畢業之後,更是為了謀生隨波逐流,常常因為走得太快,而不去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是什麼。結果很多人都變成了上班的機器,變成了瘋狂旋轉的陀螺,不開心,也沒有創造力,甚至會因為過度的壓力,而走了很極端的路。


法國科學家約·佛洛里奧說:先付報酬的工作肯定是幹不好的。

很多人認為如果把興趣變成工作是件很冒險的事情,因為你可能因此不再熱愛你的興趣。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大學時代有個同學從小是個軍迷,畢業之後,成為了一名軍事記者;LP中華區副總裁李沐澤本是一名記者,發現自己對旅行的熱愛之後,獨自背起行囊環遊中國,環遊世界,最後到LP工作;我在文章開始的時候提到的3個人,都是在很早的時候就清楚自己的興趣所在,在之後的人生之中從事了與之相關的行業,並且越做越好。

廣告大師李奧·貝納說,有樂趣的環境能滋養創意,沒有人工作是為了好玩,但並不意味著工作不能變得有趣。

一份從心底裡感覺有趣的工作,是不會讓你產生不安全感的。


最近看到一篇報道,68歲的“茶水阿姐”楊容蓮拿到了第37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專業精神獎,成龍專程回港為她頒獎。而這位做了30年茶水工的大姐,最初的目的是“搵食(混口飯吃)”,真心地做好每件事,真誠地對每個人好,真切地感受到工作帶來的充實感和幸福感,即便生活艱苦,也能苦中作樂。

我最喜歡的作詞人方文山,早年送過外賣、報紙、傳單,在餐廳做過服務員,高爾夫球場做過球童,做過機械維修工,送貨司機,但他清楚地知道,這些只是謀生的手段,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打心裡熱愛的工作是什麼,他從未停止過填詞,每天把自己的作品寄到大小唱片公司和音樂人手中,一年多以來,一直石沉大海。直到有一天半夜12點,他突然接到吳宗憲的電話,然後遇到了周杰倫。

與方文山同樣號稱自己是原創歌手的李袁傑,卻在現場被華晨宇質疑:一曲《離人愁》與諸多歌曲的曲調相似,連基本的樂理知識都不懂,這樣東拼西湊的“洗歌”,到底是真的熱愛音樂呢?還是熱愛音樂背後的名利?


在2016年有一期的圓桌派中曾討論“不想上班”怎麼破?有位嘉賓說,我非常厭惡上班,但我熱愛工作。上班是被迫謀生,工作是為了找到讓自己安身立命,實現價值的東西。

當你在這座城市中,走得太過匆忙,無所適從的時候,不妨慢下腳步,問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然後廢寢忘食地為了這個真正愛的工作去努力,你會發現生命變得異常精彩而踏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