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聘禮的背後原因

天價聘禮的背後原因

據網友爆料,安徽亳州某村嫁閨女要了26個種類的聘禮,每個種類30件,總共780件,而且還不包括豬肉、煙花等物品,如果加在一起近千件聘禮。網友表示:開超市嗎?

結婚是終身大事,花錢是應該的。彩禮錢因人而異,看雙方家庭狀況。一個願意用真心對待你的伴侶,比多少聘禮都重要!

當然,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多給點彩禮錢也是可以的,畢竟女方父母養大女兒不容易。而且嫁人的儀式感還是要有的。

同時,婚姻不是買賣,結婚也不應該只是男方的負擔。可是這樣為了結婚形成的天價聘禮彩禮,背後的原因更令人深思。一起來看下到底是什麼導致這樣的結果:

一、男女比例失衡。

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19歲以下人口的性別比開始超過正常範圍,10歲以下年齡組中開始接近甚至超過120。而當時10-19歲的人口,現在基本開始進入婚嫁年齡,已經開始要面對男多女少的局面,而接下來的至少10年,男生們要面臨更加嚴峻的局面。

因為農村男女比例失調,一個女孩可能有七八個男生排隊相親,所以女方提出的條件越來越苛刻。

這種情況在農村地區很嚴重。許多處於適婚年齡的男女青年一般是在外地工作。也就年前年後,一共不到二十天的時間回老家。這個時候相親、訂婚、結婚的特別多。本來就男多女少,所以為了讓女方及女方家人甚至家族滿意,花錢更是“捨得”。

二、炫耀攀比心理。

“別人家的女子‘賣’了二三十萬,憑啥我的女子就只能七八萬?”一是男方家周圍社會的攀比心理。二是女方家,如果不要彩禮甚至要的少了,就顯得好像是女方家地位很低,倒貼一樣。這兩種心理,導致聘禮彩禮水漲船高。

實際上,有些女方家比較識大體的,只是拿彩禮過個場。婚禮過後立即把彩禮錢一大部分或者原封不動的給自己的女兒,這相當於歸還男方家。不過這完全是女方家的主動,若是真不歸還,男方也無可奈何。

三、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彩禮聘禮有其存在的理由。

在不少鄉村,仍然保留著女兒出嫁後就成為婆家人的傳統。就是與父母家的聯繫變少,不再承擔父母家家庭的責任,一般也不需要贍養女方父母。

這對養女兒的家庭來說,撫養女兒長大的十幾二十年付出,在女兒出嫁後回報是很低的,彩禮是男方補償女方家庭的一種形式。

能拿出那麼多彩禮,算是對男方家經濟實力的一種驗證。即使是後面兩人感情不合,導致各種問題。彩禮錢一般在女兒手裡,也算是對自己女兒生活上的一種保障。

以上就是天價聘禮背後的原因。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