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配齐”过大年!猪首人身,寄托古人美好心愿

小猪“配齐”过大年!猪首人身,寄托古人美好心愿

扬州国宝,名扬天下。每到农历新年的时候,扬州博物馆都会推出相应的生肖文物展。今年是己亥猪年,一场别开生面的猪年生肖艺术展,正在扬州博物馆热闹开展。


小猪“配齐”过大年!猪首人身,寄托古人美好心愿

猪首人身,寄托古人美好心愿

汉代的猪形玉握、隋炀帝墓出土的陶猪、清代的野猪扇面……“金猪纳福——扬州博物馆猪年生肖艺术展”,各种和猪相关的精彩文物令人目不暇接。

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介绍,青瓷猪是去年从一座唐代砖室墓里发掘出土的,在扬州地区,唐代墓葬里早年也出土过一些生肖俑,像展室里展出的三彩生肖俑等等。而这座墓葬里整个都是青釉瓷的生肖俑,其中猪的生肖俑做工精细,且给人的感觉是相当精彩生动。


小猪“配齐”过大年!猪首人身,寄托古人美好心愿

唐青瓷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16厘米,整件作品呈端坐状,头为猪的形象,身子则为人形,双手在身体前交握,颇有威严。束馆长介绍,这件文物是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去年在西湖经九路发掘的,和它一同出土的是全套的十二生肖唐青瓷生肖首人身俑,是扬州地区唯一发现的如此完整的全套生肖瓷俑。生肖瓷俑保存完整,且这座墓葬被盗程度比较低,随葬的摆布比较清楚。

唐代墓葬里,很多都是陪葬一整套的十二生肖,因为古人把人分为十二生肖,十二生肖为一个轮回,应该是墓主人寄托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能够长生不老、来世还能够转生。

日常生活,猪和人类密不可分

猪,又名豕,文字“家”下边就是“豕”字,这也说明在古人眼里,家中有猪方能称“家”,可见猪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

小猪“配齐”过大年!猪首人身,寄托古人美好心愿

束家平说,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最早在9000年舞阳贾湖遗址,就出现了很多猪骨陪葬,经过人类学家的研究,当时已经开始驯化猪了,猪在中国人的印象里,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更是人类的美味佳肴。所以人把野猪驯化成家猪,为人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能量和充足的食品来源。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也促进了人类体制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猪和人类密不可分。

在古代,猪曾是财富的象征

本次猪年生肖艺术展,共展出了和猪有关的古代文物30套,涵盖了陶塑、瓷器、玉器、书画等各个门类。有隋炀帝墓、萧后墓里出土的,还有汉代的玉握、六朝的滑石握、汉代的陶猪圈……汉代出土的手握猪比较多,汉代的猪实际上也是财富的象征,因为过去社会生产力不是太高,如果家里有几头猪,那算是很富裕的,所以在汉代随葬品里经常会出现猪。

束馆长介绍,到了唐代,猪的艺术造型变得更加世俗化、人性化,跟前朝有明显的区别。由于人们对生肖的故事演绎增多,所以唐朝之后的生肖,比前朝更加复杂多样,不再像之前那么单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