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劉震雲:真小人和偽君子你選哪一個?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讓人厭惡,一種是真小人,一種是偽君子,如果還要做個比較,第一種讓人嗤之以鼻,但這種人至少還有個優點,就是大家都有所戒備。第二種讓人不覺作嘔,並且還具有一定欺騙性和功力,不勝防備。

本來作為媒體人來講應該秉承相對客觀公正的態度來傳遞信息, 但是這篇文章我想以一個有點基本語文水平的普通公民的視覺,來談談這篇看起來極為有涵養、講道理的辯論文是多麼的噁心,來看看這位作者隱藏在文字背後的真實靈魂。

提問劉震雲:真小人和偽君子你選哪一個?

一、先來看標題“事情的真相,與崔永元相關的一些細節”。很有意思,兩個關鍵詞“真相”和“與崔永元相關”。一篇辯論文章來講,標題是最有講究的,往往隱藏著作者的意圖。那麼從該標題來講,作者的目的彷彿是要澄清事實,什麼事實呢?與崔永元相關的一些事實。這裡就有個問題了,既然是與崔永元相關的事實,有什麼理由需要你來澄清呢?既然你是想澄清催和你有關的事實,那麼應該以你為主語來提出比較合適吧?這叫轉移視線和焦點。

二、進入正文。

​1、前言:把這一場揭露娛樂圈陰陽合同的事件說成是“與崔永元相關的風波”,把公眾關注和監督時間的過程說成是“鬧情緒,不理智”。結論是“情緒平靜了,我出來發言了,所以理智出現了”。想表達的意思是:你們這些吃瓜群眾跟著催瞎起鬨,我根本不想搭理,等你鬧夠了,消停了,我這才出來跟你盤盤道,說說理。目的是營造出一個知書達理,有涵養,十分淡定的文化人形象。

這種雲淡風輕不著痕跡的來包裝自己君子形象的手法,但凡有點文學素養的人都看得出來,不高級,但有點高調了,身為大作家劉總應該不至於自欺欺人都如此吧。避重就輕,把大是大非引向街頭吵架,格局不高啊,大作家。

提問劉震雲:真小人和偽君子你選哪一個?

2、第一大點:概括一下,這部分的核心意思劉震雲是想說:我的胸懷和思想高度是認為每個人都有話語權的,但是你斷章取義汙衊我女兒不是品德有問題就是不尊重事實。就邏輯語言來講,似乎沒什麼毛病,但偽君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口是心非,道貌岸然。我他媽看了還是想吐,因為大作家還是在塑造一個高知和君子的形象,彷彿自己是個巨人,在平淡的俯瞰和教育民眾,以解釋“不要臉”的所謂真實含義來抬升自己奉行的做人之道。

退一萬步講,你利用別人名氣,利用別人善良,利用別人做主持的經驗和經歷去賺錢,反過來還陰人家一把,然後跟沒事兒人一樣的。就不允許人家表達一下憤怒,揭露一下你為人的本質,以防矇蔽和欺騙更多善良的人呢?怎麼不想想事情的因果呢?中國語言博大精深,我居然找不出一個詞可以形容你這種人的心理之惡,可能也是我當不了大作家的原因吧。

3、第二大點:劉震雲的意思是:我女兒並沒有求饒,我也並沒有三番道歉,你崔永元沒有用事實說話導致了對我方不利的結果。又是一招避重就輕,迴避事件的關鍵,把重心引到對小崔人品的質疑上。如果說你們有過那種行為,可能公眾還會覺得你還有那麼一點點底線,你極力的證明沒有道歉,沒有悔意,那隻能替你感到悲哀了。

既然劉震雲是在向公眾澄清,那一定要搞清楚你需要澄清或者辯論的重點,不然就等於在說廢話,撿芝麻綠豆的事發揮你的作文水平。為了幫助你,我有必要跟你科普一下公眾關注的兩個層面的核心問題:1.《手機》是否隱射當年崔永元和實話實說,這是道德層面的問題。2.你們《手機》這一搓利益團體到底有沒有涉及“陰陽合同”、“偷稅漏稅”、“將財產非法轉移海外”,這是法律公平問題。明白了嗎?如果能明白,那該道歉道歉,該伏法伏法,即便所有人都不原諒你,至少還能接受自己做個真小人,對你來說也是個還算不錯的結果。

4、第三大點:大作家說可以批評人,不可以辱罵人。果然是有文化,有素養的人,絕對正確,沒毛病。很符合你偽君子的形象,你是不是此時在壓抑心裡的一萬隻草泥馬還非說自己是羊駝呢?不裝也是一種美德。

這事兒分兩個層面來打打老臉:1、批評和辱罵還真不好界定,既取決於說的人的目的又取決於聽的人的心態。不過從客觀來講,我認為說的是事實那就要批評,僅僅是惡語而沒有事實那就叫辱罵。基於你們對小崔做的那些事兒和你們利益集團對國家社會幹的事兒,那麼小崔的用語可能只表達了我們公眾的萬分之一。2、不可以辱罵人,罵一罵人之外的生物貌似沒有道德約束。

提問劉震雲:真小人和偽君子你選哪一個?

5、第四大點:大作家說:我被恐嚇了,黑社會,好怕怕!你好像真的是來辯論的,而不是來澄清和解釋的。我彷彿看到了一個戴著眼鏡道貌岸然的律師在為一個犯罪案件爭辯,結果卻把一個搶劫案說成了一個偷竊案還不自知。一副很佛系的受害者姿態,給你的演技點贊。

6、第五大點:大意是我的書叫《朋友圈》,他們非要拿去改成電影名字叫《手機2》關我什麼事,並說這是“風波的關鍵點”,是你搞錯了,你崔永元不應該向我發難。作為民眾的我,簡直哭笑不得。按你來說你是大作家,在古代稱秀才。人家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我咋個有種兵遇到你這種秀才都有理說不清的感覺。如果你還沒搞清楚重點,請複習第3點給你解釋的這個事件的兩大核心問題。如果你認為《手機2》是你的關鍵點,那麼是否等於說你變相承認了《手機》給小崔造成的傷害呢?如果不是你何必去證明《手機2》跟你沒關係呢?還有,就算是壞人,你在這裡極力撇清跟你們利益集團的關係,他們不會覺得你推脫責任不厚道嗎?這樣的話連做個壞人的資格都不夠,挺可憐的。還有,你說騙取同情,別有用心,我就想問了,民眾幾億個腦袋,幾億雙眼睛,是那麼好騙的嗎?所以奉勸你一句,不敢誠實面對自己的錯,虛偽的面對大眾混淆是非,是不聰明的。

7、第六大點:說了一大堆論據和案例類比,無非就是辯解《手機》未影射小崔,即使不滿也應該訴諸法律,訴諸於眾是缺乏常識的表現。比如《我不是潘金蓮》就沒告贏,但這種方法才是對的。有一群敗類位高權重,是遊走於法律和道德之間的高手。對於這一類人,你給他講理他給你講法,你給他講法他給你撒潑,你拿他還真沒有辦法。有一句話叫做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揣著明白裝糊塗。你肯定不會說當年《手機》就是在消費崔永元,但是大家都不是傻逼,也都經歷過那個年代,騙騙90後00後可以,事實是怎樣的心裡沒電B數嗎?何必裝大以巴狼?還附庸風雅的文人雅士,讓人胃裡翻騰不已。

8、第七大點:劉震雲的意思是你崔永元恩將仇報。我認為恰恰相反,可能是小崔不計前嫌,並且還保留著對你的那麼一點點認可,因為他一直說曾經對你達到近乎崇拜的程度,所以才找你吧。但是沒想到的是你變質的速度超過了人類的保質期。至於你為什麼要幫,大概也不僅是處於情誼和麵子吧,就沒有那麼一絲絲虧欠?不慣怎樣,幫助別人不是壞事,人都是相互的。但並不能因此就 掩蓋你的本性和本質。

9、第八點:最後的3點隨感大意是說我劉震雲被詆譭了,本來我仁慈寬厚不想理你,但是影響了我的形象我才出面,歷史會證明我說的是真的你說的是假的。歷史麼?不要說得貌似很有深意,很有度量的樣子,你有什麼值得被銘記的呢?100年太久,只爭朝夕,別假裝一副不爭不搶的佛系形象,讓時間給你答案的樣子。顯得很假,真的,特別假。

提問劉震雲:真小人和偽君子你選哪一個?

最後,想送我們的大作家劉震雲先生一些話。我只是千千萬萬普通公民中的一員,一個大腦還算清醒受過一定教育的80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會因為某人說一些話就來評判是非,一個人的形象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形成或者改變的,更多的是看其所做的事和貢獻。

劉老先生應該也活了大半輩子了,一個有文學功底的人,小學思想品德課應該是學過的,至於是否形成了思想品德就另說了。但是作為老百姓,我們希望我們的文化從業者首先要有良知,能夠分辨好壞;其次,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去做對得起良心的人,哪怕不有益於社會也別汙染了環境。第三,不管你風采多麼飛揚,文筆多麼流暢,咬文嚼字的水平多麼高深,但切記,即使你能夠混淆視聽,麻痺一部分人,但永遠無法欺騙自己的內心,也就是你所說的真相。第四,真正高尚的人是能坦然面對褒獎,也能勇於承認錯誤的人,這一點,希望跟小崔同志多多學習。為了你的進步,也為了我們文化環境的進步,我們大家都會監督你的。

提問劉震雲:真小人和偽君子你選哪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