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风采之四]刘国庆——喜欢研习书画,却终又成大厨

龙游厨师名声鹊起,相继涌现了许多国家级、省级大师名师,从事烹饪工作的从业人员超万人,龙游名厨对各地区烹饪事业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龙游,商帮故里,丰富的特色小吃、美食,是一道独有的乡思。今天起,《龙游商帮-龙商行》将陆续介绍“龙游大厨和他们的名店”,以飨美食爱好者和域外龙游人。龙游菜,乡味浓烈,辣到你眼中有泪花!

[大厨风采之四]刘国庆——喜欢研习书画,却终又成大厨

[大厨风采之四]刘国庆——喜欢研习书画,却终又成大厨

与刘国庆相约,会面的地方不是在酒店,是在城南灵江开发区一家食品加工企业。我们走进大厅时,他正在泼墨挥毫,旁边已展放着两张他刚刚写完墨迹未干的报纸。在等待我们的时候,他没闲着。

这是看一眼就有点吃惊的字。尽管我不懂书法,但已被看到的书法吸引:看着入眼。这跟见着一位美人,我们不一定能准确描述出她怎么个漂亮法,但一定会在心里觉得这就是美。

好吧,就从书法说起。这,是不是龙游厨师界餐饮界书法高手?可以确定的,一定是书法界的厨艺高手。

刘国庆说,我真是有梦想的。从小就喜欢写字画画,跟字帖学、跟老师学,14岁上詹家中学后还开始学油画,16岁专门到了温州拜一位残疾师傅学习油画。但油画,恐怕是画画中比较费钱的一门,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在学习了一年之后,就没有办法在专习画画这条路上坚持下去。

这个时候已经是91年,经济浪潮涌起,打工潮出现。于是刘国庆寻求打工机会,最终选择了学厨师。

选学厨师是因为老乡多。刘国庆说。这是当然的,龙游从那时起,外出学厨师的小伙子不在少数,有些甚至是整个村子的年青人都在外学厨师,以后好几个厨师村就这样子出现了。我现在想,学厨师,也应该是学习成本最低的,不需要任何基础,有点力气就成,而上升空间又是蛮大的,去大店小店都用得上,这也是好多人当时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厨风采之四]刘国庆——喜欢研习书画,却终又成大厨

但学厨师又是很锻炼吃苦精神的,从当下手开始一步一步往上提升,没有足够的耐力与毅力不行,没有点苦学钻研的精神不行,没有点灵气更难成为一名好厨师。之后所有成为大厨的,都经历着这些,也证明了这些。刘国庆也没有例外。

当能够做到总厨位置,说明厨艺已经靠得住,这个时候有想法的厨师,都会考虑自己开个店。刘国庆也不例外。04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店,刘国庆说,没有开成功。店开出才真正明白,酒店饭馆不光是菜烧得好就行,单一的好都不行,比如选址,比如客户定位,比如管理成本控制等等,还有合伙人的理念是不是相同,这些综合起来才决定一个店是不是能够成功。

刘国庆随后继续做着行政总厨,但显然,他是心有所属,等待时机。2008年是个值得记忆的年份,这年,北京举办中国首次奥运会,刘国庆在北京创办“花港观鱼”酒店,营业面积达到二千多平米,以宁波海鲜浙江菜为主打,面向浙江老乡,满足老乡们感思家乡的味道。这家开在北三环中路的特色高档酒店,一炮打响。家乡的味道,是一个多么引诱人的饵馅啊。

作为一名大厨,刘国庆却加入了中慈(北京)国际书画院书法联谊会,并担任常务副秘书长。与首旅集团旗下的民族饭店合作,用一道道菜来衬托具有浓厚底蕴的中华文化。在龙游首届美食文化节上,刘国庆除了带回APEC夫人团茶点。在创作“汉王出征宴”时,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们是龙的传人”,他就用面包、奶油做了一个“龙”字。刘国庆说,因书法犹如打太极一样,刚柔结合,皆需静心而为,所以在“龙”字旁配上了太极羹。还摆上了自己题字的纸扇、酒、茶、古筝,焚上檀香,琴棋书画一个不少。

我们还没机会去品尝远在首都的老乡酒店,但从刘总被选为北京浙江商会理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刘国庆所取得的成绩。这位喜好书画的大厨,他的酒店也一定会是让人眼睛一亮,由欣赏到喜欢的酒店。

刘总说,梦想执着创事业就容易成功,北京首都都做过了,还怕什么呢!

[大厨风采之四]刘国庆——喜欢研习书画,却终又成大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