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首个国产PD-1产品价格的猜想

关于首个国产PD-1产品价格的猜想

专栏作者/玄药

2018年12月17日,君实生物研发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上市,成为了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PD-1抗体药物,引爆整个医药人的朋友圈!

其实,大家都在关注一个问题:价 格 !

当前君实官方还没有给出拓益的市场定价,我们暂且综合分析一下。

一定会在4个定价区间(暂不考虑赠药后的实际费用):

接下来,我们从这四个价格区间来分析一下价格的可能性。

1

首先参考天花板价格

O药对于60kg的患者一个月需要36884元,全年治疗费用44万元左右。K药的中国零售价为17918元/100mg,根据体重不同全年治疗费用为30-50万元左右(参与赠药政策接近半价)。

虽然也是天价,不过两款进口PD-1卖出了全球最低价,在中国都选择了牺牲单价换取潜在销量的定价策略。

30W年治疗费用是国产PD-1的天花板价格,所以年均费用30W以上概率非常低。

2

在国内除了OK药(Opdivo和Keytruda),第一梯队的信达、恒瑞和百济的PD-1也都在BLA阶段。在竞争激烈的销售推广过程中,足够的利润也是抢占市场的重要因素。

同时在国家医保谈判以及带量采购和年年降价的背景下,一定会给未来降价留有充足余地。

所以在初期上市年治疗费用10W以下概率也非常低。

3

中间价格区1:年治疗费用10-20W

首先参考OK两药:2018年8月28日,O药首日销售额突破5000万,全国第一张处方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沈毅宏教授开出;2018年9月20日,K药的全国第一张处方由北京肿瘤医院的郭军教授开出。

2018年10月27日,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分销O药销售收入为 1.9 亿元,分销K药销售收入为 1.5 亿元。

我们看到在高价情况下,市场需求还是极其强劲,况且患者对于处方药的选择权不强。药厂为了战略规划后面的适应症推广以及医保谈判等,同时考虑第一梯队定价策略,选择10-20W年治疗费用区间概率也不高。

回想一下中国的处方药有几个靠低价占领过市场?对企业来说毕竟降价比涨价容易多的多!

4

中间价格区2:年治疗费用20-30W

据消息称:恒瑞对PD1的定价根据研患者的支付能力和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定价会比进口低,但也不会低很多。

同时我们可以参考11月,深圳人社局发布了《2018年增补遴选专家评审结果公示》,K药在列。

根据《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参保人员在同一社会医疗保险年度内患重特大疾病使用《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所发生的费用,由承办机构支付70%(支付金额最高不超过15万元)。

考虑到进入医保和未来的降价弹性,这个区间是初期上市价格概率最高的区间(考虑赠药后的实际花费在半价左右,月均在1~1.5万左右)。

所以综上所述,国产PD-1药物初期上市价格会年治疗费用20-30W区间概率最高

小结

未来上市PD-1/PD-L1除了上市时间,同时更重要的是适应症,因为未来最激烈的竞争在医保资源,现在医保是严格按照适应症支付。

所以,PD-1/PD-L1未来的赢家一定是有最广的适应症,并且都能进医保的公司

考虑到免疫治疗一般都会有很多细分适应症,产品上市后的医学研究,对于这种重磅产品是必不可少的的,因此,即使是PD-1这样的重磅产品,市场的竞争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关于首个国产PD-1产品价格的猜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