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随笔10:经典修身是药神

序 言

2018年6月,出版了《道德经十讲:98天轻松入门》之后,萌生了一个想法,想把平时跟大家聊天之中的点滴记录整理下来。我们写《道德经》的解读,一般是逐章逐句逐字绎读,受到章节的约束,缺少一些综述的文章。老子的思想是整体的,但是是散落在每一个章节。所以,这些随笔,接近于《道德经》的综述,或许能有些新意,也能多一个与读者沟通的渠道。

没有计划,有感就发,多了就汇总成一本电子书吧。

黄晓明

2018年11月26日


道德经随笔10:经典修身是药神


大道孕育天地人

我在其中如何处

读经明理开智慧

站桩修身最重要

性命双修法真传

经典修身是药神

在15章讲:微妙玄通,然后讲,道者七大特征;最后讲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暗示要达到微妙玄通,必须要动静兼修。这是修身的作用。

而读经起什么作用呢?一个是大道感应,开启智慧;一个是明理思辨,是很高层次的修神,修心,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事,等等。犹如信息,犹如把握了正确的方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难以很好地用语言描述,只能举例:假如一件事情,读经之后,很可能就能处理得当,没有失误;而不读经,就可能处理错了,导致极其不利的局面。

但是仅仅读经,又很难自然生出智慧。因为人的智慧大多来源于大脑的思辨与灵机。而一般人的大脑或多或少都有问题,如淤塞,或因为受伤、刺激等,造成神经断裂。所以需要修身,在老子文本中,就是实其腹,强其骨;能量足了,自然顺着督脉逐渐上升到脑部,疏通淤塞,接通大脑神经,修复受伤之处。所以就要修身与读经结合起来。

《道德经》第一章讲有无。所以大脑也存在有无。有形的层面,为识神思辨,传感器为头部的五官七窍,通过神经,直接连接到大脑皮层;无形的层面,为元神感应,其传感器为何?即头顶部与后侧的穴位。穴位为无形的孔窍,通过无形的通道连接到元神。两者的结合,自然就成了我们感悟大道的最重要的工具。所以,道(衟),有个首;然后有了感悟,为真知,自然就有了行。知行从来是相伴随的。


道德经随笔10:经典修身是药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