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隨筆10:經典修身是藥神

序 言

2018年6月,出版了《道德經十講:98天輕鬆入門》之後,萌生了一個想法,想把平時跟大家聊天之中的點滴記錄整理下來。我們寫《道德經》的解讀,一般是逐章逐句逐字繹讀,受到章節的約束,缺少一些綜述的文章。老子的思想是整體的,但是是散落在每一個章節。所以,這些隨筆,接近於《道德經》的綜述,或許能有些新意,也能多一個與讀者溝通的渠道。

沒有計劃,有感就發,多了就彙總成一本電子書吧。

黃曉明

2018年11月26日


道德經隨筆10:經典修身是藥神


大道孕育天地人

我在其中如何處

讀經明理開智慧

站樁修身最重要

性命雙修法真傳

經典修身是藥神

在15章講:微妙玄通,然後講,道者七大特徵;最後講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暗示要達到微妙玄通,必須要動靜兼修。這是修身的作用。

而讀經起什麼作用呢?一個是大道感應,開啟智慧;一個是明理思辨,是很高層次的修神,修心,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做事,等等。猶如信息,猶如把握了正確的方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難以很好地用語言描述,只能舉例:假如一件事情,讀經之後,很可能就能處理得當,沒有失誤;而不讀經,就可能處理錯了,導致極其不利的局面。

但是僅僅讀經,又很難自然生出智慧。因為人的智慧大多來源於大腦的思辨與靈機。而一般人的大腦或多或少都有問題,如淤塞,或因為受傷、刺激等,造成神經斷裂。所以需要修身,在老子文本中,就是實其腹,強其骨;能量足了,自然順著督脈逐漸上升到腦部,疏通淤塞,接通大腦神經,修復受傷之處。所以就要修身與讀經結合起來。

《道德經》第一章講有無。所以大腦也存在有無。有形的層面,為識神思辨,傳感器為頭部的五官七竅,通過神經,直接連接到大腦皮層;無形的層面,為元神感應,其傳感器為何?即頭頂部與後側的穴位。穴位為無形的孔竅,通過無形的通道連接到元神。兩者的結合,自然就成了我們感悟大道的最重要的工具。所以,道(衟),有個首;然後有了感悟,為真知,自然就有了行。知行從來是相伴隨的。


道德經隨筆10:經典修身是藥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