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贷行业诞生第一科技股,透露了哪些信号?

美国东部时间11月15日,中国车贷行业最大规模企业微贷网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正式宣告了车贷科技第一股的诞生。


微贷网的成功上市,也将给目前深陷困境的车贷行业乃至身处洗牌浪潮中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深刻影响。


一边爆雷一边上市,网贷行业将走向何方


回顾这一年的网贷行业,用“雷声滚滚”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6月以来,在网贷备案延期加剧平台合规压力、知名平台爆雷摧毁市场信心、宏观经济环境普遍“钱紧”等内外因素的交织冲击下,雷潮爆发。


风暴之下,出借人为自保匆匆退场,平台难扛压力最终坍塌,很多人都认为P2P的结局就是这样了。


其实不然。纵观行业的十余年发展史,本身不就是一首“冰与火”之歌吗?不断地有平台退出,也有更好的平台崛地而起,去除了糟粕,才能更好地发挥精华的光热。


哪怕是在今年,行业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仍不乏在寒冬中演绎“逆风而上”的平台,PPmoneyC轮获得6亿融资、爱钱进母公司凡普金科启动IPO,就在微贷网上市前一天,同在浙江的网贷平台泰然金融也向SEC提交了招股申请书。


而对于传统金融体系来说,P2P这样的补充者角色,其存在和勃兴的价值就更加明显了,否则也不会筚路蓝缕十余年,从一个无人问津的野孩子成长为一个受到严监管的新兴业态。

车贷行业诞生第一科技股,透露了哪些信号?


洗牌加速,车贷开启下半场竞争

今年车贷市场的震荡也比较严重,尤其是部分中小平台,这类平台抗风险能力偏弱,业务本身也存在瑕疵,一旦外部环境出现不稳定因素,比如今年国家对二手车贷款、暴力催收等涉黑现象的打击力度加大,就极易受到冲击,进而爆发经营风险。


1、行业头部效应进一步放大


前两年,车贷行业竞争格局颇有“百花齐放”的意味,一线平台主打知名、稳健,而一众中小车贷平台则多以收益为卖点。


在行业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大平台有大平台的拥趸,中小平台也各自拥有稳定的用户群,站岗、抢标在当时的车贷行业更是屡见不鲜。


然而,这一多元化竞争格局在今年被重构。近段时间,雷潮引发的危机传导至车贷行业,让本就处于政策高压环境下的车贷更加岌岌可危。


一些二三线车贷平台开始爆发大面积逾期,进而出现暂停发标甚至倒闭,用户信心大跌,满不了标、业务量萎缩也成了当下众多中小平台的现状。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资金为了避险而涌入头部平台,最新数据表明车贷行业前三家平台的单月交易额占到了行业总交易额的76%。


而招股书也显示,微贷网在车贷市场的份额达到了35%,远超行业第2至第10名市场份额总和,足见其龙头地位。


2、巨头与差异化平台并存


车贷行业头部效应加剧,行业集中度继续上升,对于中小平台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网贷行业竞争核心回归资产端,优质资产价值重新凸显,优质资产的获取能力也将决定平台发展的最终方向。而对于车贷平台来说,优质资产的开发形势更是相当严峻。


大家可以看看几家头部平台的借款业务布局,微贷全国有近500家门店、投哪网300多家、人人聚财200家,几乎围剿了整个车贷市场。此时再复制大平台模式,进行全国化布局、大规模扩张,显然已经行不通。


然而,“绝境”背后恰恰就隐藏着属于中小平台的机遇。


对于中小平台来说,如果能够避开巨头,寻找成本更低的、更有差异化的竞争模式,意味着竞争成本的下降,节省下来的这部分成本可以转移到其他细分业务上,这些沉淀对于平台在细分领域建立先发优势同样是十分有利的。


事实上,近几年随着竞争者的蜂拥而入,车贷市场由蓝海变红海,期间已有不少车贷平台独辟蹊径,针对差异化需求提供金融服务。


例如e融所针对驾校学员推出的学费分期产品、掌中财富深耕广东的区域化布局等等,都是近几年车贷平台抢攻差异化竞争市场的成熟案例。


金融科技是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的终极状态


通过大数据来切入金融科技领域,是当前行业内的普遍做法。

在车贷领域,大数据应用也已经渗透到业务流程、风控定价等关键环节。


目前行业内一些主流平台在大数据应用上都有相关的探索和实践,包括微贷网的智能决策森林、掌中财富的车贷管家、投哪网的魔方风险管理系统、e融所的太乙大数据风控系统等等,都是基于大数据研发的具有流程管理、自动化审批、智能决策等核心功能的智能风控解决方案。


而作为互联网汽车金融行业领导者的微贷网,近年来投入大量成本打造金融科技生态体系所取得的成果——截至2018上半年,微贷网资产状况整体优良,M3逾期率保持在0.6%~0.8%之间,也已经印证了车贷平台科技化的正确性。


科技化已然是汽车金融的下一个风口。最终,谁能够抢占风口,谁又能御风起飞,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