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重兵卻不願意救皇帝的將軍們

李自成進攻北京,崇禎皇帝上吊的歷史典故大家都知道了,那麼,當時明朝真的沒有一兵一卒來抵禦李自成嗎?事實並不是這樣,因為每位大將,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手握重兵卻不願意救皇帝的將軍們

明朝當時還有幾支實力強大的軍隊,首先,駐守武昌的左良玉,他起初在關外和清軍打仗,但是,打的不錯,後來被叫回關內,鎮壓農民起義軍,多次擊敗張獻忠,這才漸漸嶄露頭角,成為鎮守一方的大將軍。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時候,左良玉手中戰士有超過30餘萬。

第二支部隊,吳三桂,提起吳三桂,那可是赫赫有名,他的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世人皆知,當時,李自成進攻北京的時候,遼東總兵吳三桂手握明朝末期最強的戰鬥部隊,他的關寧鐵騎那時候超過五萬人。

第三支隊伍,山東總兵劉澤清,山東曹縣人,崇禎末年升至山東總兵,當時北京快要被攻陷的時候,劉澤清手握重兵4萬左右。

第四支,高傑自英吾,崇禎十四年,高傑升任總兵官,手握5萬多軍力。

由此可見,崇禎並不是無將可調,但是,就是這些平日裡,拿著大明朝的工資,此時,正是用人之際,他們卻找出各種理由進行拖延和搪塞,以至於遺誤了戰機。

手握重兵卻不願意救皇帝的將軍們

1644年3月,崇禎為了籠絡左良玉,朝廷下詔,封左良玉為寧南侯,讓他的兒子做大將軍,並許諾救駕成功後,讓他們父子世代把守武昌。左良玉這時候才慢吞吞的按年月,擬定了一份出兵計劃交了上去,他的奏書交上去還沒有得到朝廷的答覆,就聽說北京已經被李自成攻陷了。

那麼吳三桂在做什麼呢?崇禎17年初,面臨覆亡命運的明朝,就把賭注壓在了手握重兵的吳三桂身上,3月5日崇禎還加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命吳三桂火速領兵來北京,3月19日,吳三桂率軍到達山海關,此時,吳三桂已經給自己留出了後路,命令軍隊滯緩行動,到了22號,吳三桂兵來到玉田一帶,這是才聽說崇禎皇帝上吊的消息。

山東總兵劉澤清當時接到了崇禎皇帝的加急聖旨,命他率兵火速入北京,他卻謊稱自己墜馬受傷。

當時這些手握重兵的大將軍就在想,大明的江山,崇禎坐不成,不是還有李自成嗎?反正自己手握重兵,到時候轉投李自成一樣可以封官進爵。

但是,高傑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儘管他知道大明江山已經不保,李自成是絕對不能投靠的,為什麼?話說,當年,高傑和李自成可是老朋友了,他也是李自成的部將,因為作戰勇猛,高傑很快成了李自成的左膀右臂。

手握重兵卻不願意救皇帝的將軍們

李自成的妻子很聰明,在軍中負責後勤,一來二去,高傑就和她好上了,他們擔心被李自成發現,結果就私奔了,高傑後來投奔了明朝政府,再後來又參加對李自成的圍剿,因為立功升至總兵官。高傑明知道李自成奪了大明江山對自己沒有好處,可是他依舊按兵不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