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祖籍河南,記憶中的老家,鄉味兒最濃的就是春節,兒時的記憶裡,每年一到臘月就開始翹首盼望新年,尤其過了農曆臘月初八以後,村子裡逐漸有了過年的氣氛,大人逐漸忙碌起來,孩子們就開始每天數著指頭,急切地等待著春節來臨。

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等到臘月二十三掃完房子、祭完灶神後,就彷彿聽到了“年”的腳步聲,各家各戶忙著準備年貨、打掃房子,準備迎接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然而,在記憶裡,不等到臘月二十八母親蒸“棗山”,這“年”的味道就還不足夠濃烈。

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兒時聽父親講過,祖先都是從山西洪洞縣棗莊遷居過來的,村前有一棵大槐樹,村子旁邊還有一座山,叫棗山。山高路遠無法回去,遊子思鄉情切,心中萬般思念,於是每年春節,家裡的女人便用面和大棗蒸一座“棗山”,一些大饃,大年初一放在供桌上祭奠。

以緬懷祖先,表達思鄉之情。

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於是,過年蒸“棗山”,也便成了一種儀式。母親說,二十三掃房子就是為了蒸棗山,把各處打掃乾淨,包括牆梁、牆壁、屋頂以及門窗的角角落落,以免蒸棗山時掀開鍋蓋蒸汽上浮,房樑上的髒東西落下來,玷汙祖先。

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掃完房子,還要騰出一間房專門放置棗山和大饃,接著收拾蒸棗山的器具:發麵用的大簸籮,蓋毯,以及蒸鍋上用的篦子、籠布、鍋蓋,還有盛放大饃棗山的席子、蓋布等等,全部都要仔細清洗乾淨,拿出去晾乾,等到這些東西都晾乾,也就可以正式開始了。

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到了臘月二十七這一天,一早起母親便把發麵的酵子調好,溫在大鍋裡蓋緊鍋蓋。到了晚上,酵子也發好了。早早吃過晚飯,把孩子們趕回房間睡覺。

母親便開始和麵了,面要分好幾次和,因為用的面多。

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那時候村子裡還沒通電,只點著一根昏黃幽暗的蠟燭,父親揹回一麻袋麥秸,鋪在廚房一角,離灶臺不遠的地方,等厚厚地鋪好一層,便把大簸籮放在上面,準備好的好幾條厚厚的棉被也放在一邊備用。

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第二天清晨,也就是臘月二十八這一天,父母便早早起了床,簡單用過早飯,父親則出門去請蒸饃的親戚,一般都是同族的嬸嬸大娘,等“師傅們”到齊,一切正式開始。這時候,小孩子們是不許在家的,因為擔心孩子們口無遮攔,在蒸饃過程中說傻話,觸犯先祖,不吉利。

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盤面,搓麵條,盤花,裝籠,安棗……一切工序井然有序地進行著,長輩們一邊溫馨地閒聊,一般說些討彩的吉利話,蒸籠上冒著白氣,饅頭的香味兒在大門外老遠就能聞得到,比平時吃的饅頭真的要好多少輩。所以,常常在外面饞得只流口水。

最關鍵的,孩子們總想趕緊吃棗花,但是,這是絕對不允許的,蒸出來的棗山大饃,都是準備上供、走親戚的。

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棗山”分許多花樣,各家各戶都有不同,棗山的高低品次也顯示著這家女主人的手藝,所以,暗地裡,也都帶著比拼的心勁兒,巧思妙想,五花八門,各有千秋。但無論花樣如何改變,面魚造型、石榴花造型、蓮藕造型一般都是少不了的。

魚預示年年有餘,石榴代表多子多孫,蓮藕是節節升高……每一個造型都傾注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意願。

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蒸好的大饃、棗山要正面朝下用單獨的托盤盛放,等到自然放涼,便翻過來,十分妥當地放在安全的地方,靜靜地等待大年初一擺上供桌。在鄉音鄉情裡,棗山的記憶那麼深刻,和新年的味道融在一處,與煙花炮竹、團員的笑語歡顏纏綿難分,刻進遊子的骨頭裡。

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有人說,每一個家人,都是心上的一塊肉。那麼,每一個棗山,也是遊子心頭一塊難以解開的思鄉之結吧。父輩們緬懷大槐樹下的棗莊村,而我們,則把父母客居的中原土地過成了故鄉。鄉音嫋嫋,回味無窮,無論走多遠、走多久,一回首,還是那片土地、那個院落、那座深情而又沉重的“棗山”……


母親的“棗山”:黯然鄉魂歸依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