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讶觉新春拉序幕,乡关万里盼归程

岁时风俗,人间祭灶,年关将至,游子思归,一年又一年!

自古以来,小年在人们的心里也是很重要的节日,古时候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即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老百姓是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延续至现代,由于北方历代受皇家官风影响较重,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定在腊月二十四,而沿海、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则会在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小年|讶觉新春拉序幕,乡关万里盼归程

无论定在哪一天,中国人都隆重地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在外的游子,再也按奈不住思乡的情绪,收拾行装,待归程!家里的父母们开始乐此不疲地准备年货,沿着千年不变的民俗活动数着日子,盼团圆!

祭灶王:此时人间祭灶时

小年|讶觉新春拉序幕,乡关万里盼归程

相传,天上的玉皇大帝日理万机,便派灶神到人间监督考察各家每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复命,玉皇大帝根据奏报决定下一年对哪家奖励哪家处罚,等到大年初一五更时分,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各家作为。所以,汉族百姓会在腊月二十三的这天,虔诚地拈香送灶神。在祭灶时,要把糖瓜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了。正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年|讶觉新春拉序幕,乡关万里盼归程

糖瓜粘:甜甜蜜蜜好过年

小年|讶觉新春拉序幕,乡关万里盼归程

糖瓜是汉族传统年节食品和祭祀用品,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小年|讶觉新春拉序幕,乡关万里盼归程

吃饺子:一叶扁舟寄相思

北方人的节日里少不了饺子,大概是因为饺子寓意着团圆幸福、开心快乐吧。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的气氛便有了年味儿,热热闹闹吃着饺子,说着开心的事儿,咬一口肉馅汤汁瞬间流入嘴里,脸上荡漾着满足感。

小年|讶觉新春拉序幕,乡关万里盼归程

长大后,离乡的日子里,我们仍然会在每一个节日吃上一口饺子,这是久而久之形成的仪式感。但外边五颜六色的饺子,任宣传的再复杂多彩,咬一口却难以找到家的味道。含泪咽下的是对于家里父母的思念,心里祈祷的是早日回乡团聚。饺子,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是温暖的家,浓浓的情谊!

小年|讶觉新春拉序幕,乡关万里盼归程

扫尘土:掸“陈”布新迎吉祥

小年|讶觉新春拉序幕,乡关万里盼归程

年末二十三、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由来已久,人们以“除旧布新”的寓意,把一切“穷运”与“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中国人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讶觉新春拉序幕,乡关万里盼归程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特别的是,掸尘时要用稻草和一根比人的身高还长的木棍扎成长扫把,将房子屋梁上、墙角的灰尘和蜘蛛网等脏东西打扫干净。然后把那些稻草留着,等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后,再点燃稻草,供男人们跳“火墩” 。

历代关于小年的诗歌

小年|讶觉新春拉序幕,乡关万里盼归程

小年

宋·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祭灶诗

宋·吕蒙正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小年|讶觉新春拉序幕,乡关万里盼归程

纵笔三首 其三

宋·苏轼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送灶

清·查元鼎

酬君海外佑行厨,持惯长斋合笑吾。

晨夕餐从辛苦得,盆瓶礼不古今殊。

鞠躬此日朝天阙,屈指明年返帝都。

但祝东南兵燹静,安排茶灶泛西湖。

庚子送灶即事

鲁迅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小年|讶觉新春拉序幕,乡关万里盼归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