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賢宗法師:禪宗臨濟正脈第四十五世傳人,浙江省桐鄉香海禪寺主持。出版書籍有《閉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在當下:我是誰》、《慈悲》系列(共五本)等。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賢宗法師

禪宗臨濟正脈第四十五世傳人,香海禪寺主持。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素說

禪說電影創始人

禪說電影:豆瓣高達9分以上的國產電視劇實在不多,但其中有一部很特別,它不像《紅樓夢》、《大宅門》、《琅琊榜》、《潛伏》等這些高分電視劇全臺(網)熱播人盡皆知,可以說看過它的人並不多,但凡是看過它的人,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有很多人是一刷、二刷、五刷、六刷,甚至十刷在看它,因它寫出的影評和論文至今仍舊層出不窮,其劇中的經典臺詞更是被引用在人文、社會、經濟、市場等各個領域。

這部劇名叫——《天道》,法師您看過嗎?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賢宗法師:嗯,《天道》,我看過六遍。

禪說電影:看來您是六刷了。

賢宗法師:其實不僅是這部劇,它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我也看過,作者名叫豆豆,因為這部劇,豆豆的所有小說我都看了,比如《天幕紅塵》啊,我個人認為,這部《遙遠的救世主》寫得最好。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禪說電影:好在哪裡呢?

賢宗法師:簡單一句話:一個一天到晚說“修行修行”、“參悟參悟”,反而處處受干擾,時時惹障礙;另一個不參禪不論道,卻活出了純樸、天然和自在的狀態。兩個人差在哪裡,又合在哪裡?這部劇算是講明白了。

禪說電影:您說的一定是男主丁元英和女主芮小丹了。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其實說到丁元英,那可是現代男人都想活成的樣子,他是商界的“鬼才”,是經濟界翻雲覆雨的高手,他一招“殺富濟貧”將整個市場玩弄於股掌之中,同時他又對人性通透了解,可謂實實在在一個明白人。據說,這個丁元英在現實生活中是有原型的,很多影評還對此原型人物做出了各種各樣的猜測。

賢宗法師:“是誰”不重要,“為什麼是”才重要。丁元英再高明,劇一開始便是他退出江湖,寧願放棄幾個億的即得利益,從德國回到一箇中國小鎮,去隱居循世,去參悟人生。這時的他,可以說對“術”很通透,但是對“道”,他還不能算是個明白人。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禪說電影:

您的話,讓我想到了原著中非常重要的一段:五臺山論道。這段可謂原著中的“眼”,從這次“論道”,已然可以了知整個“殺富濟貧”市場手段的真正用意,也可以窺見丁元英複雜且不輕言的“內心”,可惜偏偏是這一段,在電視劇中被大幅度刪減了。

在原著中,丁元英帶著一首自己寫的偈去向五臺山的智玄大師問道,這首偈非常出名,由它引起的評論也非常多: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經。

一悲一喜一枯榮, 哪個前生註定?

袈裟本無清淨, 紅塵不染性空。

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

因這首偈,智玄大師親自接見了他,而智玄大師的評論卻是:“施主已經踩到得道的門檻了,離得道只差一步,進則淨土,退則凡塵,只是這一步,難如登天。”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為什麼智玄大師會做出這樣的評價,丁元英這一步到底“差”在哪裡呢?

賢宗法師:很多人參悟到“空”時,會執著於“空”,丁元英便是如此他執著於自己所悟到的“空”,結果把自己障礙住,如果他能把內心奉為真理的認知也清除掉,那才得入無上正道。

禪說電影:在我個人看來,他的這首偈有質疑佛教的深味於其中,所謂“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一個“夢”字,反映出他對傳統文化,包括佛教文化的質疑。

正如他後來對智玄法師所說:“傳統觀念的死結在於一個‘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薩,靠皇恩,就是不靠自己,這是一個沉積了幾千年的文化屬性問題。”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佛教也以自己的方式給出了一個“靠”,比如求子靠觀音,救病靠藥師,求財靠善財童子,求度靠唸咒等等,這樣的“靠”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佛教能夠得到大眾認可(香火旺盛)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正是這一點在丁元英看來,就造就出了一代又一代弱勢群體。

就像那句經典臺詞:“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佛教也給出了“救主”,讓跪拜的人依靠它,讓燒香的人指望它,成為一個個“等待被救的巨嬰”,永遠長不大。那麼,佛教在您看來,其屬性是否也是弱勢文化呢?

賢宗法師:求子、求財的人算弱者,那東渡的鑑真、取經的玄奘,還有70歲去印度的法顯呢?都是佛教徒,可以一併用“弱者”或者“強者”來定義嗎?

弱者產生弱勢文化,強者產生強勢文化,與自己內心有關。弱跟強與佛教並沒有關係,但與信它的人有關係。

每個人都有他宿世的因緣,即使得遇同樣的佛經,得遇同樣的老師,最後所吸收到的知識與智慧也不一樣。這個老師講的剛好跟你想要的一樣,所以你覺得這個老師講得有道理,如果說老師講的跟你想象的不一樣,你就會覺得他講得沒道理,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最終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

很多時候別人左右不了我們,無始以來的煩惱、習氣造就了今天的你。或許偶爾你會有所改變,這種改變的基礎是大量外在的刺激和內在的萌發,最後兩者相應形成了某一個可能的你,這與你自我內在的吸收和改變有關。

佛教確實會產生兩個極端,弱者會在裡面找到推脫,找到依賴,但是強者呢?他會在裡面找到超越。因為佛教的“空”性本來就是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境界,如果一個人“悟了空”會產生一種力量,這是一種超越任何一種強勢力量的真實力量。

找到什麼,最終看的,是你自己。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禪說電影:“得智的得智,化緣的化緣,燒香的燒香,坐禪的坐禪。”您的這番話,似乎與原著中智玄大師的這段話不謀而合。

賢宗法師:當年五祖弘忍禪師親自送六袓慧能離開黃梅,上船之後,弘忍禪師要渡他過江,慧能說了一句:“迷時師渡,悟了自渡。”

那麼我們什麼時候靠別人渡,什麼時候又開始自己渡?靠別人渡,必定要為別人所左右,但若是自己渡,命運和一切事物便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便是強者。

禪說電影:然而要“自渡”何其難啊,就像劇中的弱勢文化代表者:葉曉明、馮世傑和劉冰,他們是王廟村的貧苦農民,在丁元英的幫助下,他們本可以脫貧致富,但他們終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要“靠別人”,還是擺脫不了其弱勢文化屬性,成為“扒上井沿看一眼天”的青蛙,最終還是掉下去。

賢宗法師:這就是“遙遠的救世主”,本沒有一個救世主可以拯救你。丁元英的本意就不是“殺富濟貧”,而是通過一個“格律詩”事件看到文化中那個“靠”字的“不可靠”,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反省這一點,我想這也是《遙遠的救世主》這部小說能夠引起這麼多人內在共鳴的重要原因之一。

你做事,你要知道:真正的靠山是獨立的精神,是自己獨立地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你學佛,你要知道:佛教所講的皈依,並不是皈依一個有無上威力的神,佛陀代表覺悟,皈依佛是皈依覺悟,最終我們自己要覺悟,這才是皈依的真正意義。

禪說電影: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看似簡單易懂,要做到太難,我們寧願花一生去尋找那救世主,也不願花一生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強者。

賢宗法師:對,

“宿世因緣,唯有自渡”,師父給你的,你沒有“覺”,統統拿不住。

禪說電影:劇中芮小丹也說過這麼一段話:“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葉曉明他們就是個例子。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我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賢宗法師:芮小丹是真正的明白人。

禪說電影:說到芮小丹,我們知道,《天道》這部劇又名《天國的女兒》,而丁元英費這麼大周折,甚至害了幾條人命,自己寧願成為萬夫所指的對象,也要用“殺富濟貧”來救一個王廟村,而這一切的起因不過是他想送芮小丹一個“禮物”,一個“神話”。

那麼,這個芮小丹到底明白在哪裡?何謂“天國的女兒”?

賢宗法師:如果我們用“天與地”、“富與貧”、“美與醜”去定義“天國的女兒”,那就一定不是了。

天國符合於“道”的“無粘(nian)著”的境界,就好像說,一個人快樂到並不知道自己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天國的女兒,她不知道自己在天國,她才是天國的。

如果有一個人非要說“我是天國的女兒”,那她一定不是。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禪說電影:您前面說過:丁元英整天參禪悟道訪大師,而芮小丹不參禪不悟道,就活出了純樸、自然、自在的狀態。是因為她不用參,不用悟,不用問道,她自性如此,本來如此。

賢宗法師:對,就像你寫的那篇電影《色戒》的文,(點擊閱讀原文)那篇文寫得很透,我也轉了,那篇文裡的女主人公琶瑪,也是活在了自在、本來的狀態。與男主相比,她也沒去修,沒去穿上僧衣再脫了僧衣,她只是做她想做的事。

芮小丹也一樣,丁元英又是隱居循世,又是出來混世,又是到處問世,但後來卻發現自己不如芮小丹。

其實豆豆寫丁元英這個角色,是襯托芮小丹的,芮小丹這個境界太高,我們很容易理解成她只是一個普通人,需要丁元英這個看似高人的人去襯托她,你才能發現這個“自然”的“真高明”。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禪說電影:其實回頭看看作者筆下的這兩個人,確實值得回味:

兩個人都有德國居留權(芮小丹還是永久居留權),兩個人卻都選擇從德國回到古城,而芮小丹是回來當一個刑警(不被人看好的冒險行當),只因為喜歡這個職業。

丁元英呢,是被金錢折磨得太痛苦了,需要反省人生;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再來看兩個人相愛時,芮小丹是想愛就愛,一句“如果你真的值得我愛,那就放手去愛;如果不值得愛,那交往的過程只是鑑別的過程,轉身離去也沒什麼可怕的。”讓許多人奉為金句,可丁元英呢,想愛又怕,怕女人,並且用一句“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來以偏概全,在定義中打轉;

還有最後芮小丹的死,她已經擁有了丁元英,而且已經拿到了德國大學的OFFER打算辭職了,卻在路上偶遇四個歹徒時,牢記自己仍舊是一名刑警,以一敵四,最終被炸殘、被毀容,自殺而死(電視劇中是不治而亡)。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丁元英為她之死吐出了鮮血,並用一句:“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如,丫頭,你太不簡單啊。”

總結了芮小丹的一生。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賢宗法師:什麼叫“無掛礙”,芮小丹做到了,什麼叫“無貪嗔痴”,芮小丹做到了。

在愛情中,我們很容易“求緣”,在事業中,我們很容易去

“攀緣”,可芮小丹她“隨緣、惜緣,了緣”。

了緣的心境就是般若空性的境界,心理不產生執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所有過程都是一段緣分而已,當我們每一個人認識到這樣一個境界之後,自然而然地就超越世間有相之上的高度。當你的鏡子很透亮的時候,鏡子裡面空無所有,要我們修行的就是這樣一個境界。

這個境界芮小丹本就如此,而丁元英還要參,一個“參”字,已然差了一截。

禪說電影:這就又回到了智玄大師評價丁元英的“施主已經踩到得道的門檻了,離得道只差一步,只是這一步,難如登天。”

五臺山論道的最後,是智玄法師也送了一首詩給丁元英,而這首詩恰恰是改了丁元英那首詩的九個字,我們可以對比一下: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經。

一悲一喜一枯榮, 哪個前生註定?

——丁元英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務取真經。

一生一滅一枯榮, 皆有因緣註定。

——智玄大師

這九個字,妙在何處?

賢宗法師:丁元英是用否定的方法在闡述萬物,智玄是用肯定的方法在闡述萬物。丁元英執著於一個“空”字,智玄是在破他一個“空”字。

就好像丁元英說的那些話:“所謂真經,就是能夠達到寂空涅磐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有信無證者雖不落惡果,卻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不得涅磐。”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這些話都說明丁元英是有“悟”的,但他也有“執”。其實,“悟”和“修”是不可分割的,“修”就好像我們讀書,我們學習,我們做事,我們經歷,都是從量變到質變,沒有所有的苦難、掙扎和困惑,就沒有最後剎那的徹悟。“悟”和“修”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

禪說電影:丁元英說“悟”,其實他一直在“修”在“求”,芮小丹無“修”無“求”,卻早已“了悟”。

想來很有意思,這部劇就是通過兩個人的愛情,以及一樁“殺富濟貧”的扶貧神話,來說“悟”的不可“求”與“修”的不可“靠”。

讓我想起宋太宗一首詩:“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賢宗法師:天地萬物雖無常,但都有“因”,都有“道”,都有“規律”,瞭解命理,不昧因果,便是“天道”。

一個人活在天地之中,做事也好,學佛也罷,要符合“天道”,行天道,便是成人、成佛。

豆瓣9.0,法師刷6遍的國產神作:“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