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學開山鼻祖宋慈,被《宋史》除名隻字未提,原因竟和兒子有關

前些年,煊赫熒屏的《大宋提刑官》讓宋慈這個法醫學鼻祖被更多人所知。宋慈作為南宋時期的提刑官,憑藉自己的斷案經驗和生平所學,終成《洗冤集錄》這一大作,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著作,宋慈因此被認為是法醫學的“開山鼻祖”。然後令人奇怪的是,在《宋史》中卻找不到宋慈的記載。而一直到清代有位叫陸心源的藏書家,對覺得《宋史》遺漏過多,親自編撰《宋史翼》,才把宋慈補了進去。

法醫學開山鼻祖宋慈,被《宋史》除名隻字未提,原因竟和兒子有關

宋慈的起點很高,祖上是唐代著名宰相宋璟,師從朱熹的弟子吳稚,後來又拜師理學大家真德秀,但科舉成績十分不理想中乙科進士。當時封了個江鄞縣(寧波)縣尉,但因為他老爹生病並沒有赴任,而這一年宋慈已經31歲了。宋慈40歲才開始從主薄一直一路升遷,連續調任十幾個地方官。宋慈歷任提點廣東刑獄、常州知州、湖南提點刑獄、廣東經略使等職。宋慈博學多才,涉獵廣泛。入仕後,宋慈經歷十多任地方官,多負責刑獄之責,宋慈斷案准確、神速,深受百姓擁戴。宋慈中了進士之後,就一直從事通判的工作,眾多刑事大案在宋慈手下偵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法醫學開山鼻祖宋慈,被《宋史》除名隻字未提,原因竟和兒子有關

宋慈雖有心報國,但南宋朝廷至理宗年間,吏治腐敗,蟋蟀宰相賈似道當政,國是一日不如一日。宋慈在暮年專心著書,終成一代宗師,宋慈所著《洗冤集錄》比歐洲的法醫學著作早了350多年,宋慈和他的名作為後世所敬仰,千古相傳。宋慈的《洗冤集錄》裡面記錄了很多斷案手法,有實用價值的案例,也可以被運用於實踐當中。宋慈留下的是一部書,更是留下了一筆靠實踐總結出的真知,他對法醫學術的貢獻有目共睹。宋慈是歷史公認的法醫學鼻祖,《洗冤集錄》上記載了數百種古代法醫辨別死亡原因的方法,其中也記載了許多宋慈的親身經歷。宋慈寫的《洗冤錄》已被警察刑偵院列入必學教材。

法醫學開山鼻祖宋慈,被《宋史》除名隻字未提,原因竟和兒子有關

但是《宋史》中沒有他的傳記,究其原因可能有三點,一是宋慈的出身為乙科進士,不是皇帝殿試親點,檔次較低,一生雖勤勉清廉,累有建樹,但多是以幕僚的身份平定地方上的騷亂,而正史偏愛皇帝王公和大臣,所以從小吏爬起來的宋慈,最高任廣東經略使,也算封疆大吏,但在職僅僅兩年便去世了,在整個南宋史中顯得無足輕重。

法醫學開山鼻祖宋慈,被《宋史》除名隻字未提,原因竟和兒子有關

二,《洗冤集錄》這本書,在編寫《宋史》的元代文人眼中,只是一本純粹的技術書籍,專業性強,普通人看之無用。加上仵作這個職業在當時算是低賤的工作,所以對大家不熟悉的還如此低賤的事物,正統腐儒往往是一種批判的眼光來對待。雖然知道宋慈,但並沒有意識到宋慈對法醫學開創性的作用。

法醫學開山鼻祖宋慈,被《宋史》除名隻字未提,原因竟和兒子有關

最重要的原因,是宋慈因為兒子宋秉孫的影響被元朝《宋史》編纂委除名,宋慈有一個兒子叫宋秉孫,官至朝奉大夫。南宋滅亡後,面對元朝的招攬,宋秉孫入元不仕堅決不做官,是元代最為討厭的“南宋遺民”。而《宋史》的主編是元朝丞相脫脫,為了元朝聲譽。對宋秉孫這類人都是冷處理,相應的宋慈也受到牽連,被選擇性的忽略了。

有關他的史料,也僅僅見之於宋慈的同鄉好友劉克莊為他編撰的墓誌銘《宋經略墓誌銘》。一代法醫學鼻祖,最後在正史中卻籍籍無名,也是令人唏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