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韓偓‖一位被“香奩體”汙名的現實主義詩人

文|鶴鳴甘棠

晚唐詩人韓偓(公元842年—923年),字致堯,自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是詩人李商隱的外甥。

對於韓偓(wò),詩評家大多評價不高,他的詩歌傳播也不是很廣泛。其中緣由呢,皆是所謂的“香奩體”詩歌惹得禍。奩(lián連),就是婦女梳妝用的匣子。

晚唐韓偓‖一位被“香奩體”汙名的現實主義詩人

那麼,“香奩體”說法的始作俑者是誰呢?就是南宋的學者詩人嚴羽,他在《滄浪詩話》雲:

韓偓之詩,皆裾裙脂粉之語。有《香奩集》。

從嚴羽的表述中,我們可以得知“香奩體”是一種豔麗浮華的詩歌題材,登不得大雅之堂。

其實,韓偓是一位被“香奩體”汙名的現實主義詩人,有必要為其“撥亂反正”。

01 《香奩集》實為五代魯國公和凝所著

北宋文學家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六雲:

和魯公凝有豔詞一編名《香奩集》。凝後貴,乃嫁其名為韓偓,今世傳韓偓《香奩集》,乃(和)凝所為也。

其中“和魯公”就是指和凝,生於公元898年,卒於955年,五代時文學家,喜好詩文創作,長於短歌豔曲,後漢時期,被封為魯國公。

同時,和凝也是一位法醫學家,為北宋宋慈《洗冤錄》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然而,這位和凝有“曲子相公”之稱,現存詞20餘首,大都以華豔辭藻寫男女情事,流傳後世的就有《香奩集》。

晚唐韓偓‖一位被“香奩體”汙名的現實主義詩人

那麼,《香奩集》又怎麼張冠李戴“確權”於韓偓名下了呢?

其中奧妙就在於據沈括所言“凝後貴”,什麼意思呢。和凝的仕途之路在五代時期順風順水,最後高居“魯國公”。他與當時的“官場不倒翁”馮道關係甚好。

身份變了,就得更換“履歷”,就像港臺三級豔星“從良”一樣,把《香奩集》的著作權“嫁禍”於韓偓身上,還是免費的知識產權,反正是改朝換代了,誰又能計較呢?

北宋初年學者宋光憲《北夢瑣言》中也雲:(和凝)悔其少作,多加銷燬。”

其中“悔其少作”也證明了和凝早期豔詩之舉的事實。

下面選錄一首他的《江城子》,我們來驗證一下。

竹裡風生月上門。理秦箏,對雲屏。

輕撥朱弦,恐亂馬嘶聲。

含恨含嬌獨自語:今夜約,太遲生!

斗轉星移玉漏頻。

已三更,對棲鶯。歷歷花間,似有馬蹄聲。

含笑整衣開繡戶,斜斂手,下階迎。

對於詞中的“今夜約,太遲生!”、“含笑整衣開繡戶,斜斂手,下階迎。”不就是裾裙脂粉之語

晚唐韓偓‖一位被“香奩體”汙名的現實主義詩人

我們的這位嚴羽也是不加考證的以訛傳訛之舉。

清朝道光年間詩人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四也雲:“一集香奩,究損冬郎(冬郎,韓偓之乳名)之德。 ”

02 所謂韓偓的“香奩”詩歌乃是“遮人耳目”之策

清朝乾隆年間編纂的《四庫提要》雲:

偓為學士時,內預秘謀,外爭國是,屢觸逆臣之鋒。死生患難,百折不渝。晚節亦管、寧之流亞,實為唐末完人。其詩雖局於風氣,渾厚不及前人,而忠憤之氣,時時溢於語外,性情既摯,風骨自遒,慷慨激昂,迥異當時靡靡之響。其在晚唐,亦可謂文筆之鳴鳳矣。變風變雅,聖人不廢,又何必定以一格繩之乎?

上述有幾句話要注意一下:

  • 一是“實為唐末完人”,什麼是“完人”呢?就是沒有任何瑕疵,可見評價之高;
  • 二是“迥異當時靡靡之響”,直言韓偓的詩歌題材與當時的豔詞豔詩完全不同;
  • 三是“可謂文筆之鳴鳳”,其中“鳴鳳”泛指傑出人物。南朝學者劉勰《文心雕龍·風骨》中雲:“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章之鳴鳳也。”

通過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出,韓偓詩歌的成就和地位也是非常的不一般。

晚唐韓偓‖一位被“香奩體”汙名的現實主義詩人

那麼,韓偓究竟為什麼背上“香奩”詩歌之名呢?

我們要從他所處的時代背景說起。

韓偓生活的時代已是大唐帝國日落西山了,他進士及第之後,歷任翰林學士、兵部侍郎等,頗受唐昭宗的倚重。

此時,韓偓也有力挽狂瀾的救國思想,但是朝中的佞臣氾濫,他也是心有餘力不足,寫詩訴憤只能藉助於含沙射影,不敢直言胸懷,所謂的“香奩”詩歌也由此而來。

即便唐昭宗被宦官劫持到了鳳翔,韓偓也隨侍左右。及至唐昭宗被害後,韓偓面對眼前心目中的至愛大唐,已經心灰意冷了。

比如他的“香奩體”詩歌《已涼 》: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

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 從表面上看,全詩描摹一位閨婦的居住環境,從欄杆到繡簾,從屏風到錦褥,由外界轉入室內,都使人深切感受到這位閨婦孤寂的心境,翹盼君不歸,只有粉淚垂。
  • 從實質上品,這就是韓偓“遮人耳目”的心聲,他要拯救大唐,卻沒有支撐,雖有皇帝的欣賞,卻也被宦官綁架成了“困龍”。

其實,這一切都源於韓偓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的無奈!學習屈原“香草美人”之法,實為寄託救國思想之作。

晚唐韓偓‖一位被“香奩體”汙名的現實主義詩人

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史學家唐孫華《讀韓致堯集》雲:“美人香草皆離怨,莫道香奩語太憨。 ”

清朝道光年間的學者皮錫瑞《經學通論》也雲:“如李商隱之無題、韓偓之香奩,解者亦以為感慨身世。”

03 其實,韓偓是晚唐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全唐詩》收錄其詩332首。

  • 歷經唐昭宗時期的宦官專權和藩鎮之亂,韓偓也有“進亦憂、退亦憂”的報國情懷,比如他的《朝退書懷》寫到:

粉壁不題新拙惡,小屏唯錄古篇章。

孜孜莫患勞心力,富國安民理道長。

字裡行間,可以窺見詩人身處清幽可人之居,懷有“富國安民”的政治理想。

  • 身處晚唐五代之亂季,韓偓正色立朝,手捋虎鬚,然無力迴天。其中《中秋寄楊學士》寫到:

鱗差甲子漸衰遲,依舊年年困亂離。

八月夜長鄉思切,鬢邊添得幾莖絲。

既便遭受貶謫,儘管“鄉思切”,事無可為,也關心國家是廢是榮。

晚唐韓偓‖一位被“香奩體”汙名的現實主義詩人

  • 朱溫篡唐建立後梁之後,韓偓依然心懷唐室,不用後梁年號。他無時不思念著恢復唐室,一再抒發於詩中,如:“社稷
    俄如綴,雄豪詎守株,忸怩非壯志,擺脫是良圖。”

公元907年後梁元年,韓偓寫下了長篇敘事詩《感事三十四韻》,記錄了大唐將亡時權奸誤國篡權、饞害忠良的鬼魅行徑:

恭顯誠甘罪,韋平亦恃權。……諒直尋鉗口,奸纖益比肩。晉讒終不解,魯瘠竟難痊。只擬誅黃皓,何曾識霸先。……中原成劫火,東海遂桑田。

讀過之後,簡直就是一首唐末政治史詩,如同詩聖杜甫再生一樣。

霍松林先生談起韓偓詩歌時說到:“唐末之詩史,晚唐之正音。”這是鑑於現實、實事求是的評價。

小結

時間是最公正的評價者。大浪淘沙,精華不會湮沒,火山總是在沉默中爆發。

韓偓一位被“香奩體”汙名的現實主義詩人,如今也站上前臺,一展庫存已久的芳華。

也許李商隱的一首詩,足以代表韓偓不平凡的一生傳奇。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平民之宴用文字點亮生活,用文化解讀時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