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的曹植悲劇性的人生,唯有耳杯伴他長眠

“才高八斗”的曹植悲劇性的人生,唯有耳杯伴他長眠

耳杯也被稱為羽觴,是兩漢、三國時期最常見的酒具。杯的平面接近雙手合掬所形成的橢圓形,而左右拇指剛好相當於杯耳。三國時期,酒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酒的消費量遠遠高於秦漢時期。在戰亂頻繁的年代,人們感到命運難以把握,因而放縱自己,盡情享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飲酒成為當時的社會風氣,這件耳杯的主人曹植也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酒曾帶給他瀟灑、狂放,讓他創造了許多“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的作品。酒也給他的生活帶來了痛苦,葬送了他的政治生涯。

“才高八斗”的曹植悲劇性的人生,唯有耳杯伴他長眠

曹植是曹操的第四子,是漢魏之際最有才華的詩人之一,他十歲出口成詩,落筆成章,建安15年(210年),18歲的曹植跟隨父親登銅雀臺時即時作賦,寫出了藝驚四座的《銅雀臺賦》,受到曹操的讚賞。成年以後,文思更如江河奔湧,《白馬篇》、《燕歌行》、《贈白馬王彪》自然流利,意境和藝術造詣都很高,《洛神賦》更是一度令京城紙貴。曹植在詩歌方面的成就,是在樂府民歌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提煉,創造出新的風格。不僅可以任意寫景物,而且可以任意抒發感情。曹植對詩歌的駕馭十分嫻熟,無論悲壯熱烈的情感,還是憤慨哀怨的心境,都能巧妙的表達出來,而且語言精煉。他將五言詩推到成熟的境界,成為魏晉五言詩的典範,曹植在辭賦方面的成就也很高,《洛神賦》是他的代表作,不僅充滿抒情氣氛,而且文辭華麗。曹植詩歌注重將敘事與抒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種風格一直影響到後代。曹植的才華被歷代文人所稱道,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旦,曹子建獨佔八斗”。曹植不但在父王面前“以才見異”,而且在世人心目中也被視為天才作家,這為他贏得了同為一時之文豪的曹操的喜愛。認為他是《兒子中最可定大事者》,甚至曹操有意廢長立幼,將他立為太子,欲在政治大業上委以重任,曹植本人自青少年時代就跟隨曹操征戰,也有強烈的建功立業之心,他曾渴望“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更願“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然而這一切卻因他任由性情,“飲酒不節”而付之東流,更使他的後半生過著“名為王侯,實為囚徒”的生活。

“才高八斗”的曹植悲劇性的人生,唯有耳杯伴他長眠

曹植“言出為論,下筆成章”,與四方名流詩酒問答,縱論古今。在當時崇尚飲酒的世風影響下,曹植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借酒廣交才俊人士,借酒傾訴離愁別恨;酒為他帶來了豪氣與才情,使其創作了大量詩文,然而,酒也帶給了他諸多麻煩。建安23年(218年)曹植與楊修醉酒後乘車行馳道中,私開司馬門,曹操得知此事後大怒,將負責司馬門的公車令處死,不久後,楊修也被殺。為警告曹植,曹操下令禁止諸侯與外人交結往來,這件事使得曹植漸趨失寵,政治前途變得渺茫。建安24年(219年),曹仁被關羽圍困在襄樊,曹操決定以曹植為南中郎將去營救曹仁。但是,曹植因為醉酒不能受命,讓曹操深感失望,曹操派遣曹植去襄樊營救曹仁本是一場勝券在握的戰役,曹操希望以文才見稱的曹植獲得軍功,但曹植因為醉酒而辜負了曹操的期望,從此曹植再也得不到重用。

“才高八斗”的曹植悲劇性的人生,唯有耳杯伴他長眠

公元220年是曹植命運的分水嶺,這一年父親曹操逝世,兄長曹丕繼位,曹植失去了庇護,他由父王的寵兒,變為時時處處受到監視的皇帝的政敵,由“不及世事,但美遨遊”的公子,成為“頗有憂生之嘆”的罪臣,在以後的歲月裡,頻遭兄長曹丕與侄兒曹睿的迫害,歷經磨難。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曹植被貶為安鄉侯,同年7月改封鄄城侯。黃初三年(222年)四月轉封鄄城王,次年5月徙封雍丘王。明帝太和元年(227年),改封浚儀,翌年復還雍丘。太和三年(229年)徙封東阿王,幾年間,曹植幾度遷徙,所封地域多貧瘠,最後在母親卞太后的干預下,才遷至膏腴之地東阿。甚至在他逝世後,明帝贈其諡號“思”一,意仍為“追悔思過”。曹植逝世後葬於陳地思陵(今淮陽縣),後其子根據他的遺願,將靈柩遷葬于山東東阿魚山。在他的墓中,隨葬品僅有包括這件陶耳杯在內的陶器和幾件玉器,讓人不由得感嘆曹植悲劇性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