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原来随礼这么多讲究,你知道吗

在我国素有人情社会的说法,为了维持人情或者增进感情,人们往往会互送些礼物,比如糖果、食物、衣物、首饰等,不一定很贵重,但却是一番情谊。感情就是在这样今天你送我一颗白菜,明天我给你一篮水果,琐碎的事情当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今天你帮我,日后你有困难我来帮,有来有往才会长久,更是人情社会的规则。这种文化在农村尤其的明显,毕竟农村是集体生活方式,都在一个村有什么事一会儿全村就能知道,所以更讲究邻里的交往,亲戚的往来。

农村俗语“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原来随礼这么多讲究,你知道吗

在农村婚丧嫁娶都有各自的风俗礼节,一个人如果不了解清楚其中的规则或一些忌讳,只凭借自己的喜好或理解来处理事情的话,是很容易闹笑话甚至是得罪人的。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是一句关于随礼的习俗,其中有寿不送烟,不后补的说法,原来随礼有这么多讲究,你知道吗

农村俗语“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原来随礼这么多讲究,你知道吗

首先这句话是很好理解表面意思的,意思就是说给人过寿是不能送烟做礼物的,遇到别人办理丧事,是不可以事后补礼钱的。在农村六十岁后就可以称为过寿,一般都是过整数,俗称过大寿。像这样的大寿都是会举办家宴的,会邀请全部的亲戚朋友来家里庆祝,家人替老人办的热热闹闹的,老人看着儿孙满堂都会很开心。在这个时候来参加宴会的亲戚朋友通常会送礼,礼物没有具体的规定,但大多会是含有祝福意义的,形式很多样化,更多的时候是随礼钱。但是这送礼也是有些忌讳的,一些寓意不好的,或是在汉语谐音上意思不好听的礼物就不能送了,比如烟有谐音咽气的意思,给大家听来就十分不吉利,一旦长辈过寿有人送烟的话,那是会让感觉是在骂他诅咒他,不管烟买的有多贵多好,都不会有人领情,只会惹得人家不开心,甚至是结仇。所以这个是很忌讳的,大家都得留个心眼小心不要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农村俗语“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原来随礼这么多讲究,你知道吗

其次对于丧事在农村也会有集会,亲戚朋友来送别也会有送礼的规矩。本身这种事情对于当事家人来说就是一件伤心难过的事情,如果有人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能够当场随礼,那么就不要再事后去补了。因为这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事情都结束了,表示这件事情也过去了,人家的心情也在慢慢平复。如果结束后再去补就相当于在人家心口撒盐了,提起伤心往事,同时也是不吉利的象征,会让人家非常反感的,甚至伤害到彼此的感情。

农村俗语“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原来随礼这么多讲究,你知道吗

所以在有些时候事情并不是我们喜欢或认为没关系就可以做的,很多的时候有人情往来的忌讳,这个需要每一个人谨慎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