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河》或将成为翻译语种最多的悬疑小说,它为何能走出国门?

在2016年播出的电视剧中,韩国电视剧《信号》无疑是最大的一匹黑马,不仅在韩国收视率居高不下,在中国也收到高达9.2的豆瓣评分。讲述现在的刑警和过去的刑警通过老式对讲机对话,解决长期悬案的故事。其中第二起悬案,改编自韩国历史上骇人听闻的华城连环杀人案,也即电影《杀人回忆》的故事原型,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写实的犯罪题材的剧作。


《生死河》或将成为翻译语种最多的悬疑小说,它为何能走出国门?

△《信号》


如果说《信号》是借用对讲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超时空对话形式,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在现实中的恶性谋杀案,那么《生死河》则是借用记忆超时空的形式,通过一宗宗谋杀案,反映中国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

《生死河》是中国悬疑作家蔡骏在2013年创作的悬疑小说。这是一部关于复仇与救赎、记忆与谎言的小说,它让人无限感慨小人物命运的反复无常与人性黑暗面的深不可测。身份、阶层、家庭背景;谋杀、复仇、生死纠缠。突如其来的凶案,走投无路的境地,将申明逼上挥刀杀人,而后莫名被杀的命运悲剧;而在另一个时空,随着带有申明记忆的少年司望神秘的复仇行动展开,一宗宗悬而未决的案件逐一明朗,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纠葛由此而生,人物的命运与人性的复杂交织成一首激荡的交响曲!

人性黑暗程度比肩《基督山伯爵》,他们的人生充满不公与无助

在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中,主人公唐泰斯遭人陷害,被困死牢14年。逃出监狱后,主人公变身百万富翁却一心只为复仇。

《基督山伯爵》暴露了当时金钱至上的社会现状,从主人公唐泰斯的悲惨遭遇,与三个无耻之徒的飞黄腾达可以看出,人们为追逐金钱泯灭人性;《生死河》同样揭露了这些社会问题,不仅如此,它的主题更为广阔,它的触角深入到学校的学生与老师,原生家庭与收养家庭对一个人的深刻影响,社会阶层差异而造成的不公平等等。

《生死河》中第一个谋杀案,是南明高中的学生柳曼被毒死。很快语文老师申明成为嫌疑人,为什么申明会莫名成为嫌疑人?不得不说,这与他的身世有紧密的关系。他来自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用药毒死了父亲,而这并不是最终的真相,他的身世隐藏着更加令人震惊的秘密。因为出身低微,即使是清华大学高材生,爱上了富家小姐,也同样遭到对方家庭的冷眼,在被利用击垮竞争对手后,对方父亲才同意两人婚事。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学生柳曼被杀时,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就是申明,学校流传着他与柳曼的绯闻,而他又即将迎娶富家小姐,因此人们纷纷猜测,申明为摆脱柳曼而痛下狠手。

当申明成为莫名被怀疑为杀人犯,学校的教导主任处处与他作对,未婚妻并没有相信他而是将新房的锁芯换掉,一家人旅游去了。无权无势,无依无靠,身边所有的人都疏远,甚至抛弃了自己,愤怒绝望之下,他将匕首对准了他心中的凶手教导主任,然而,他却错了……


《生死河》或将成为翻译语种最多的悬疑小说,它为何能走出国门?

△《生死河》木刻版画,来自微博@寡清_


再说带着申明记忆的少年司望,司望的出身同样低微,父亲失踪多年未归,留下巨额债务,母亲原为邮政局的工作人员,却因不服从局长的淫威,而遭到解雇。谷秋莎因不能生育与丈夫路中岳已经名存实亡,看见司望被吸引,想收为养子。然而,却遭到司望的母亲的拒绝。让人没想到的是,谷秋然居然利用自己的金钱,间接逼迫司望的妈妈放弃自己的儿子。然而,事情并不是以上这么简单,司望母亲的身世,谷秋莎丈夫路中岳的身世皆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少年司望更是一身谜,只有像剥洋葱一般,一页页看到最后,才能看到全部的他。

悬疑烧脑堪比《我的名字叫红》,揭开重重迷雾,真相究竟是什么

《我的名字叫红》中,随着一位细密画家被杀害于深井中,作者让相关人士全部都现身说法,每个人都成为故事的讲述者,让读者在各种视角中来回切换,悬念重生。

《生死河》虽然未采用这种叙事手法,

但无时无刻不在的悬疑气氛,也是本书最大的看点之一。虽然作者用了比较平实的笔触去叙述,但文中处处皆伏笔,越往后读你越会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小说的开头让人眼前一亮:1999年6月19日,我死了。这与《我的名字叫红》的开头“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有异曲同工之妙,惊艳无比。

以已死之人的口吻开始讲故事,整部小说的基调与悬念由此埋下:我是谁?又因何而死?谁杀了我?开始便将读者带入疑团当中,一连串的疑问,犹如从花蕊开始,花瓣慢慢散开,呈现出故事的错综复杂。

随着死者的回忆,我们知道死者的名字叫申明,他是南明高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的学生柳曼离奇死亡,他成为嫌疑人,警官黄海的怀疑,教导主任严厉的指控,同学们的议论纷纷,几乎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他,他陷入绝望的境地,而这时,他却在杀人后被杀了。更多的疑团接踵而至?是谁杀了申明?申明为什么被杀?为什么申明的未婚妻一家会抛弃他?他到底爱的是谁?杀害柳曼的凶手不是严厉又是谁?


《生死河》或将成为翻译语种最多的悬疑小说,它为何能走出国门?

△《生死河》木刻版画,来自微博@寡清_


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带着申明记忆的少年司望出场,他仿佛与申明隔空对话,与当年命案相关的人员——谷秋莎、谷长龙、申援朝、路中岳、贺年、马力和欧阳小枝等,陆续陷入了无可挽救的悲剧命运……在申明谋杀案的基础上,故事情节向更为曲折生动的空间发展,人生百态与人性黑暗,渐渐暴露在阳光下。

一切的一切都是谜团,像一张从中心延伸铺开的大网,迷宫一般摆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不得不跟着作者的步伐去寻找真相。

同时,《生死河》中多处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需要格外留意每个时间每个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尤其要注意细节,否则,可能遗漏重要信息。等到真正看完,还需要返回梳理人物关系,因为真的是太盘根错节了,烧脑至极!

复仇、悬疑、烧脑、记忆、谎言、毁灭……都是这本书不可缺少的标签。

大时代之下小人物的凄凉命运

在《生死河》这本书中,作者想与大家讨论的是,并不只有少年的复仇,他想表现的更深层次内涵的是大时代之下小人物的命运,表达人们因社会身份、阶层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以及人在命运面前脆弱无助的现实。

小说的时间跨度非常广阔,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写到2013年,再现了波澜诡异的时代风云。其实,它的时间弧度并没有限于2013年,而是延伸至今,甚至可以说,它讲述的就是今天的中国。

今天,有多少人,出身偏远落后的农村,从小刻苦读书,最后考入大城市的学校,而出社会之后,依然处处受到冷眼与压制,这小说中的申明有什么不同吗?

又有多少柔弱的少女,遭受到欺凌蹂躏,有的不堪屈辱,患病自杀;有的造成心理阴影,终生活在痛苦中,这与小说中司望的母亲因遭受强暴,而欲找仇人的儿子复仇,有什么不同吗?

又有多少人因嫉妒他人,在背后设计陷害他人,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惜走上害人害己的歧途,这与小说中的路中岳因嫉妒申明而设计陷害他,有什么不同吗?

对此,作者蔡骏曾经说过的一段说,非常振聋发聩。他说:“这是一个中国有史以来前所未闻的‘大时代’,一个当下世界所有国家都无法复制的‘大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人类空前绝后的‘大时代’。在这个‘大时代’里,有最雄心勃勃的憧憬,有最强烈的贫富差距,有最难以填满的贪婪,有最无法忍受的压抑,有最可怜与无辜的孩子,有最美味与剧毒的食物,有最被亵渎的女人或男人的身体,有最吞噬肉体与灵魂的流水线……”

正是作者将故事情节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仔细洞察社会的方方面面,理解人性的阴暗面与光明面,深入探索杀人犯罪的社会原因,才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仿佛自己就是小说中某一个小人物,身负着诸多的无奈。

虽然《生死河》讲述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但最核心的部分却是温暖与救赎。这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细细体会。

蔡骏通过社会派悬疑小说的叙述方式,将自身的生活体验与人生经验融入其中,呈现了中国当代的社会进程和矛盾,与人的价值选择、性格命运,以及凌驾于它们对选择和命运本身的思考。这正是中国悬疑文学所需要的,对社会现实的根源性反思。正如蔡骏所说:“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大部分的现实不尽人意,甚至是残酷的,我们作为社会的主体,必须正视和面对。”

成功翻译成多种语言,进入国际图书主流市场

很多读者说,蔡骏的小说陪伴了自己的整个青春。他们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生死河》中的申明、司望、欧阳小枝和叶萧警官,甚至他们觉得没有人能够将小枝演绎出来。毫无疑问,蔡骏的小说影响了一代人。

不单局限于国内的读者,《生死河》还收获了大批的外国读者,在外国图书的主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继《生死河》韩语版、英语版相继问世之后,今年九月《生死河》法语版在欧洲上市,首印两万册,这是一个畅销书的印量。为此,蔡骏应《生死河》法语版的出版社邀请,到法国、比利时进行签售与交流活动,接受欧洲媒体专访。


《生死河》或将成为翻译语种最多的悬疑小说,它为何能走出国门?

△《生死河》已翻译成韩语、英语、法语三个语种


其他语种,如德语、捷克语及斯洛伐克语也正在翻译中,《生死河》的欧洲版图正在慢慢扩大。加上已出版及待出版的版本,《生死河》或将成为翻译语种最多的中国悬疑小说。

这次《生死河》法语版在欧洲成功上市,对于中国类型小说走向海外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为更多中国类型小说走向世界提供范本。中国与汉语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提高,期待更多的优秀的中国文学,不管是纯文学还是类型小说,能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扩大中国文学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