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伯钧之死看《惊蛰》里的“悬疑”

如果你做过逻辑推理的题目,好不容易理顺了,选了个答案,这时有人说题目出错了,少给了已知条件。

那么,就算你的答案是正确的,你会不会很高兴?

从李伯钧之死看《惊蛰》里的“悬疑”

《谍战深海之惊蛰》里,肖正国、周海潮、江元宝三人去上海执行任务,谁知重了埋伏,江元宝直接被抓了。领队肖正国腿部中枪后逃到了他们之前包场的电影院。在这里,被副手周海潮背后开枪打中脖子,没抢救过来。慌乱中,周海潮把他的怀表遗失在了现场,随后而来的日本人也没有取走这块表。

从李伯钧之死看《惊蛰》里的“悬疑”

本来,周海潮杀肖正国的这个事情可能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我作为观众也大概觉得没办法了,毕竟真的肖正国死了啊!

可是神奇的是,现场还有第三个人!这个叫刘成的军统上海飓风队员,周海潮来时没发现,日本人来时也没发现,他不但耳闻了周海潮开枪杀人,而且还拣到了怀表。

从李伯钧之死看《惊蛰》里的“悬疑”

更神奇的是,他没有把怀表和自己的判断交给他的上级和组织,反而让人捎给了一个远在重庆的电讯组组长!指望其找出开枪的那个人,也就是周海潮。

从李伯钧之死看《惊蛰》里的“悬疑”

最神奇的是,这一段不是跟剧情同步进行的,如果不演,观众是不知道现场有第三人的。

肖正国的好友李伯钧拿到了刘成捎来的东西,晚上要去找“肖正国”说一说重要的事情,出门前还甩了甩厚重的长围巾。

从李伯钧之死看《惊蛰》里的“悬疑”

等到李伯钧死在肖正国家时,观众才知道李伯钧是死于毒药注射,并且围巾不见了。我们知道李伯钧是必须要死的,因为这样就少了一个怀疑肖正国的人,同时也能让周海潮再多发挥一段时间。

从李伯钧之死看《惊蛰》里的“悬疑”

可是,为什么不将李伯钧到肖正国家这一路上的重点都演给我们看呢?而要在事后通过张离,通过一个卖花小姑娘来解密,导演是觉得我们都看不懂吗?

从李伯钧之死看《惊蛰》里的“悬疑”

又比如肖正国跟飞行员们进防空洞这段,虽然我们都知道人是不会死的,但是暂时不演肖正国他们进洞后的安排,又是怎样逃得性命,要留待后来肖正国回忆。

而且,肖正国看防空洞的图纸似乎也没有提前演绎,同样是通过回忆表现。

从李伯钧之死看《惊蛰》里的“悬疑”

如果这样算是一种表现手法,那么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观众们就都无法判断了,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片段里,谁会多回忆出某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来!

如果我们看电视剧只注重结果的话,《惊蛰》无非说的是一个小混混因缘际会成为日本人的棋子,被打入军统内部,历经艰险,随着爱国意识的觉醒,最后加入了我党,为国为民,不惜捐躯。

从李伯钧之死看《惊蛰》里的“悬疑”

如果关键性的情节都可以通过后来补上,悬疑剧的过程就不重要了吗?演员在关键时刻的表演扎根在哪里呢?明明死不掉,还非要表演的飘飘欲仙是不是难为人家了?

我们希望我们所看到的谍战剧里的斗智斗勇,不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上的,而是基于逻辑基于事实基于缜密的分析。

如果电视剧演的是一段故事,作为观众,作为旁观者,我们当然希望能一窥故事的全貌,知晓故事发生的所有要素,尽可能了解其中的细节,否则,我们为什么要花费我们的宝贵时间呢?

从李伯钧之死看《惊蛰》里的“悬疑”

如果我们代入了角色,我也希望能尽可能多的了解故事细节,要是关键的地方都疏漏了,那我们的代入感岂不是很可笑?

而且,这种疏漏不是我是我们看剧不认真,也不是我们逻辑不通顺,而是我们不知道这部分信息,是导演没在这个时间段把重要信息呈现给我们看。

都说诸葛亮会打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打仗之前会安排说某某领兵多少去哪里埋伏或者阵前怎么干,又是某某领兵多少干什么,这样的话,观众提前知道安排,对后面出现的翻转会有心理准备,而不是等到最后再来看某个将领的回忆说,原来丞相还安排他干了另一件事!

当然,每个导演讲故事的手法不同,画面呈现的技巧也不一样,许多情况需要通过第三人来阐述,但是老是挥舞上帝之手,把重要情节后置,咱们看的时候就会感觉浪费了感情,而不是恍然大悟,或者说原来如此!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