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百家爭鳴,道、儒、墨、法爭出了啥結果?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百家爭鳴,道、儒、墨、法爭出了啥結果?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這是一個折磨了中國思想家兩千多年的問題。從諸子百家這個中國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起,這個問題就被擺在了桌面上。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因為家庭倫理和社會規範的確立,都有賴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說,從人性善惡的不同認識出發,才形成了道、儒、墨、法等不同的思想流派,“百家爭鳴”也多以此為出發點。

但時至今日,大多數人只知道孟子是“性善論”、荀子是“性惡論”。但這不過是那場“終極辯論”的冰山一角,而且理解上存在不小的偏差。

那麼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百家爭鳴,道、儒、墨、法爭出了啥結果?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百家爭鳴,道、儒、墨、法爭出了啥結果?

關於“人性是善還是惡”這一問題,確實是孟子提出來的。老子沒有提,孔子也沒有提。老子不提是因為沒必要,因為道家是講“天道”的,人性要順應天道。天道無善惡,人性自然也無善惡。有人據《道德經》七十九章裡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來判斷老子認為人性有善惡,其實是不對的。因為這裡的“善人”,並非與“惡人”相對,而是指“順應自然的人”。孔子也不提,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問題是個“大坑”,講不清楚,所以子貢才不無遺憾地表示“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第五》),可見孔子其實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百家爭鳴,道、儒、墨、法爭出了啥結果?

還有孟子之前的墨子,也沒有提到人性是善是惡。但是和老子、孔子不同,墨子對這個問題是有明確見解的,那就是“人性本善”。恐怕這個結論很多人會不服,因為從《墨子》中根本找不到對“人性本善”的論述。墨子只講“兼愛”,講“非攻”,不講人性善惡。若一味拘泥於文字,確實無法證明墨子所思所想。但孔子有句話說得好,瞭解一個人要“聽其言而觀其行”。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百家爭鳴,道、儒、墨、法爭出了啥結果?

從墨子的行為規則看,他才是諸子百家中唯一一個相信“人性本善”的人,孟子並不是,這一點後面談。因為墨子的“兼愛”與孔孟的“仁愛”完全不同,後者是有親疏遠近的差別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那種愛。而墨子的“兼愛”則是無差別的愛,沒有親疏遠近的分別,愛自己的父母子女和愛別人的父母子女是一樣的。

墨家真的相信這可能嗎?是的,他們相信,因為“人性本善”。沒有這個大前提,怎麼可能?

那既然“人性本善”,那為什麼世人做不到“兼愛”,甚至做不到“非攻”呢?墨子不說,他要去做。他要做的是“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並決定“從我做起”,證明給世人看。於是墨家就成了諸子百家中最愛管“閒事”的一幫人,他們奔波於各國間去“止殺”,自己活得十分清苦,卻忙著給別人排憂解難辦實事,忙得小腿上都不長毛了(“腓無胈、脛無毛”)。

可是結果如何?墨家成了道、儒、墨、法中最早銷聲匿跡的一個!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百家爭鳴,道、儒、墨、法爭出了啥結果?

墨子

接下來孟子就正式出場了。很多人認為孟子是支持“人性本善”的,其實這是訛傳,原因可能來自《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的“性善論”,並不是“人性本善”,而是“人性向善”!一字之差,謬以千里。

孟子是通過和“告子”的一場辯論,來引出這個問題的。《孟子》一書裡有“告子”上下篇,但告子這個人來歷不明,有人說是法家人物,但從其言論看,更接近道家。

告子的見解是:人性就是天性,是自然屬性。天性無善惡,人性也無善惡。

他還用了道家常用的“水”打比方說:人性就像水,東方決口就往東流,西方決口就往西流,哪裡有善惡之分呢?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百家爭鳴,道、儒、墨、法爭出了啥結果?

孟子

這種“人性無善惡”的觀點,孟子反對。他反駁告子,說水是不分東西,難道也不分上下?水性是向下的,而人性是向善的。

簡單一句話:“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而人性向善的動力是人人都有的“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既然如此,為什麼有人作惡呢?孟子認為是環境使然,好比水性向下流,但一旦堵起來也能往上走一樣——由此可見,當年“孟母三遷”是多麼睿智!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百家爭鳴,道、儒、墨、法爭出了啥結果?

既然“人性向善”要靠環境,那就著手優化環境吧,所以諸子百家中沒有人比孟子更熱衷於給君主上課的了,他要靠這些人來加速優化天下環境,可惜收效甚微!

孟子之後,儒家又出了一位大師:荀子。關於荀子認為“人性本惡”的說法是另一個訛傳,實際上荀子的“性惡論”,準確的理解是“人性有惡”。荀子認為人是善與惡的綜合體,惡的那部分是“性”,是本能的,善的那部分是“偽”,即人為的。性勝偽就是惡人,是靠本能活著的“畜生”。偽勝性就是好人,是有修養的君子。荀子說的“人定勝天”,可不是跟老天爺爭勝,而是要戰勝自己的本能。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百家爭鳴,道、儒、墨、法爭出了啥結果?

荀子

其實,“人性向善”和“人性有惡”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只不過孟子和荀子各側重了一面而已。孟子側重善,而荀子側重惡。

理解了荀子的“性惡論”,就能理解為什麼他培養出了李斯和韓非這樣的學生。尤其韓非,是法家理論的集大成者。很多人認為韓非在荀子“人性有惡”的基礎上前進了一步,變成了“人性本惡”,也是不對的。在這個問題上,韓非跟道家的思想是一致的——人性無善惡。

《韓非子·備內》裡有一個著名的比喻,說馬車鋪的老闆盼著別人富貴,棺材鋪的老闆盼著別人早死。難道是前者仁慈、後者殘忍?當然不是,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罷了。當然,人除了要“利”,還要“名”。

所以韓非子又說了一句大實話: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所以在韓非看來:人性無善惡,求名圖利而已!人們的行為並不是由人性善惡決定的,都只是在“趨利避害”而已。既然如此,教化又有什麼用?所以法家的核心主張就一句話:“人是靠不住的,什麼都要靠制度”。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百家爭鳴,道、儒、墨、法爭出了啥結果?

韓非子

以上就是道、儒、墨、法關於“人性善惡”爭論的大致情況。從實用角度來說,或許孟子、韓非的觀點更容易受到歡迎,所以歷代治國大都是儒法並行,即教化、法治並行,特殊時期則偏於法以富國強兵,或偏於道以休養生息,但都不可長久,而“儒法並行”才是王道!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一家之言,歡迎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