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到底有多美?他最终为何被灭三族?

文史砖家


潘安是中国古代的美男子,一直流传说他是最帅的帅哥,现在更是把他当成帅哥的标杆,就是这样一个万千少女少妇杀手的奇男子,竟然被夷三族,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国历史上除了美女很出名,就连一些帅哥也很出名,这些美男中当属潘安名气最大,在一些朝代中若有人想要称赞一位男子生得十分英俊,往往会用潘安来进行比喻,虽然我们都知道潘安很帅,但到底潘安有多出众呢?

这么来说吧,潘安眉清目秀、相貌柔和,有文人才子的书香气息。

在潘安年少的时候,只要他拿着弹弓出门,就会有许多少女少妇将其围在当中,可见这潘安受欢迎的程度,而且不仅少女少妇,就连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妇都对其有好感。

不仅如此,潘安年轻时驾车在街上走着,许多少女老妇都为他着迷,用水果往车里丢,出一趟门回来,车子里的水果都装满了,这就是成语“掷果盈车”的来历,潘安在当下如同明星般的人物,小鲜肉,走到哪里都能吸引众人的目光,回头率极高。


还有一个事例也能衬托潘安的美貌。

据说在当时有一个长得奇丑无比的人,叫左太冲,这个人拿到现在来说就是长得丑还跑出来吓人,他经常模仿潘安的动作,学他走路的姿态,学他说话的语气,而就是因此左太冲每次上街,都会被一群老妇人围殴,还向他吐口水,这就是“东施效颦”的翻版,可见潘安在女性心中的地位,她们是不允许别人玷污她们偶像的形象。


虽然潘安有如此美貌的容颜,但他绝对不是靠颜值生活,其本人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和学习天赋,十分有才,是当时西晋文坛三大家之一,而且他还极其孝敬自己的老母亲,北宋编纂的《二十四孝》中就有专门收录的潘安辞职回家赡养老母亲的典故,不难看出潘安无论从容貌、性格、品质和文化都值得钦佩,即使放在今天,也可以称为才貌双全,简直是国民男神一样的存在。
像潘安这样一位美男子,他的妻子想必也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吧,其实在历史上,美女不一定配美男,美男的妻子也不一定是美女,潘安的妻子叫杨蓉姬,是文人之后,其父亲是当时的大书法家,门第非常高,但这潘安才貌双全,因此杨蓉姬对潘安那是没话说,潘安对妻子也算是相当专一,在杨蓉姬去世之后,潘安由于思念亡妻还作了几首情诗,长得帅还专一,这要放在现在,那可是稀缺之人。
只可惜,人生如此赢家,却误入一场宫廷斗争。潘安一直担任县令,直到元康元年(296年)才回到洛阳做了京官,这才有资格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活动,也就是打那时起,他平淡的人生开始走上了一条风雨之路,却未曾想在竟是一条不归路。

那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皇后自己没有孩子,她想废掉太子,潘安也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忌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以为太子报仇为名,联合另外七位司马家的皇族一起发动了兵变入宫除掉了皇后贾南风及侄子贾谧等党羽,潘安从前就得罪过司马伦,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后,他立刻抓捕了潘安,并灭了他三族,就这样一个迷倒万千少女少妇老妇的美男子潘安人生就此定格。

潘安在辞职回家照顾母亲的同时,就和好友一起附会贾谧,不久就升迁做到了黄门侍郎一职,潘安也经常替贾谧出主意,他的作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潘安的母亲经常劝他不要趋炎附势,潘安也没有听进去,最后连自己的老母亲也搭进去了。


后世对于潘安的评价褒贬不一,潘安担任过几处县令,每到一处都是勤政廉明,造福当地百姓,对于他与贾氏陷害太子,后人也多有诟病,不过潘安的美貌却都是有口皆碑的,于是人们更多的只记住他的美貌,其他的就忽略了。




遗产君


中国第一美男,潘岳,字安仁,俗称潘安,西晋文学家,河南巩义人,多少年来,提起古代美男子潘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今,潘安已经成为美男子的符号。可以说潘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和悲剧色彩的人物。据记载,他17岁时驾车出游洛阳城,全城的女子群起围观,并投掷水果表示爱慕之情。他19岁那年,与同为美男子的夏侯淳同游洛阳,更是风头一时无两。潘安除了美貌外,他还是太康文学的首领人物,是中原文士的先锋。不过潘安虽然美貌,但他用情专一,与自己的妻子相爱终身,他的妻子去世后,他再也没有续娶。后来西晋,因八王之乱,潘安被杀害。

八王之乱,潘安因参与过贾南风的废太子风波,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以太子报仇为名,联合另外七位司马家的王族一起发动了兵变,入宫除尽贾氏党羽。而潘安从前就得罪过赵王,赵王司马伦得权后,潘安的罪自然难免,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飞天ZY漫雪


潘安(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又名潘岳,是西晋著名文学家。

1.到底有多美,我侧面印证:

潘安走进历史缘起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潘安和卫玠都是玉树临风的美男子, 潘安曾当过河阳县令,老幼妇儒闻其美,来潘安县争暏其姿容的人很多(一说是潘安全县种花来映衬自己的美),杜甫的意思是说,看花的人如此多, 恐怕是来到了风姿摄人心魄的潘安的县吧;以此来说明潘安容貌出众。



作为我国“古代第一美男”,有记载,他风华正茂的17岁时,驾车出游洛阳城,引起全城轰动;几乎城中所有的女子都蜂拥而至、群起围观,并投掷水果、招手呐喊表示爱慕之情,风头一时无两。



潘安从小博览群书,思维敏捷,文彩出众;但他个性轻狂急躁,追求功名利禄,人品低下;曾经与石崇等人,拍贾谧的马屁,遇到贾谧出行,就望尘而拜,后与石崇、陆机等并为“贾谧二十四友”。

潘安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史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一说,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意思就是请在座诸位尽情展示、挥洒像潘安、陆机一样如江似海的文采吧!



2.他最终为何被灭三族?

潘安貌美如花,但不得善终,因赵王篡位,囚禁了晋惠帝而自立,这时小人孙秀破天荒地当上了宰相,而 孙秀本是潘安之父潘芘的下人,潘安平时也不喜欢这个见风使舵的人,经常对他冷嘲热讽。


孙秀是睚眦必报的人,上位掌权后,便公报私仇,构陷潘安、石崇二十四人的集会是“密谋造反”,这就是他被夷灭三族的根本原因。


希望星晨58298869


历史时刻录带您观历史,大家好,我是小历!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之美胜若天仙,秀丽的脸庞透露着英气,精致的五官内含霸气,完美的身材隐含贵气。潘安作为中国第一美男,至有他的道理!


正面描述潘安之美,不能使人信服,我们从侧面来看潘安之美。潘安在每次出行的时候,周围的女子们,全都抛花献媚,左右围观,均想来看一看潘安,由此可见潘安是大家公认的美男子。

如果一个男子仅仅靠美是不能使人信服的,潘安除了美之外还有十分耀眼的才华,只不过是被其美所遮盖了而已。所以潘安是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男子,还是一个忠义孝顺之人,所以才能有千古美谈。


潘安也是一个具有抱负的人,想做官为国家做贡献,但是在官场上却是处处失意,最后无奈便奔走于权贵之间。先投奔了太傅扬骏,成为了他的门人墨客,不就扬骏获罪被杀,潘安险些被株连。后又投奔贾充门下,参入诬陷太子一事,太子获罪称为庶人。赵王司马伦借报仇之名,发动兵变,进宫除尽贾氏一党。而潘安也因跟司马伦亲信有仇被诬陷迫害,株连三族,可以说落下了一个悲惨的下场。

总结:一个美男与才华存于一身的男子,却不擅长官场上的明争暗斗,置身投入其中,最后落个株连亲人的下场,也是可悲可叹!

你们如何认为呢?


历史时刻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们普遍以修饰仪容、敷粉装扮为美,因此以容貌俊美、风流倜傥闻名于世“男神”们便扎堆出现,并备受世人的推崇。比如,何晏、潘安、卫玠、独孤信、高长恭、韩子高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尤以潘安的知名度最高,在后世的影响力最大,堪称中国古代“第一美男”。



潘安到底有多帅?正史中并没有进行正面的描述,但《世说新语》却通过侧面描写,将他的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据该书记载,年轻时的潘安每当驾车外出时,总能引起“粉丝”们的阵阵尖叫和疯狂追逐,甚至于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不停地把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没一会儿功夫便将车子填满。由此可见,潘安帅气逼人,画面质感非常强烈。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见《世说新语·容止》。又据刘孝标注引《语林》,称“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潘安不仅长得帅,而且文采极佳,自幼便被时人誉为神童(“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见《晋书·卷五十五》)。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人物,潘安留下诸多的名篇佳作,其中最值得推崇的莫过于《悼亡诗》,开文学史上悼亡题材之先河。此外,如《秋兴赋》、《闲居赋》、《籍田赋》等作品,亦是旷世佳作。



潘大帅哥虽然才貌双绝,但在当时的口碑却很差,在贾后一党得势后,为了求得功名,竟然跟石崇一起拼命地巴结权臣贾谧,极尽谄媚之能事。贾谧是贾后的外甥,后过继给舅父贾安民为子嗣,因为有姨母的提携,最终竟做到侍中、领秘书监的高位,一时间权倾朝野,攀附者极多。


潘安与石崇巴结贾谧到了令人恶心的程度,每当在路上遇到对方外出时,总会自觉地下车,然后站在道路的左边恭迎他,并望着贾谧车马经过时飞起的尘土叩拜,委实令人不齿(“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引文同上)。然而,正是因为如此“识趣”,潘安才得以升任黄门侍郎,一时间风光无限。



然而潘安并没有在高位上待多久,便遭遇灭族之灾。原来,贾后当政期间专横跋扈,为了能长期把持朝政,竟与贾谧合谋害死太子司马遹,由是激起朝野内外的强烈愤慨。在这种情况下,晋惠帝的叔祖父、赵王司马伦趁势发动政变,废黜并毒杀贾后,随即又大肆诛杀她的党羽,而贾谧、潘安、石崇等人自然在劫难逃。


由于潘安并非首恶分子,对于司马伦来讲可杀可不杀,但最终他不仅处死了潘安,而且还将其灭族,究其原因,跟头号心腹孙秀的撺掇有关,而孙秀跟潘安之间有着难以化解的刻骨仇恨。原来,孙秀出身小吏,最初侍奉潘安的父亲潘芘。当时,年轻气盛的潘安因为看不惯孙秀的狡黠奸诈,便经常借故鞭打他,由此让后者恨入骨髓。



多年后,孙秀改换门庭,成为司马伦的头号心腹。所以,等到政变成功后,孙秀出于报复心理,便罗织各种罪名,诬陷潘安与石崇等人一起意图谋反。司马伦对孙秀一向言听计从,于是下发命令,将潘安、石崇夷灭三族。临刑前,石崇惊讶地问潘安:“安仁(潘安的字),怎么你也来了?”潘岳苦笑着回答道:“季伦(石崇的字),我为小人所害,今天特地与你‘白首同所归’。”


初,芘为琅邪内史,孙秀为小史给岳,而狡黠自喜。岳恶其为人,数挞辱之,秀常衔忿。及赵王伦辅政,秀为中书令...岳于是自知不免。俄而秀遂诬岳及石崇、欧阳建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为乱,诛之,夷三族...石崇已送在市,岳后至,崇谓之曰:“安仁,卿亦复尔邪!”岳曰:“可谓白首同所归。”引文同上。



永康元年(300年),潘安在洛阳街头被斩首示众,老母及兄长潘释(侍御史)、弟潘豹(燕令)、潘据、潘诜(二人皆担任司徒掾),以及子侄辈、已经出嫁的潘氏女子,无论长幼均被处死。号称“第一美男”的潘安最终落得身首异处、家族绝灭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史料来源:《晋书》、《世说新语》、《语林》、《资治通鉴》


文史砖家


潘安,即是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政治家。


潘安本名是叫潘岳,是诗人杜甫在《花底》中写道: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后人遂以潘安称之。

潘安有多帅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世说新语·容止篇》

潘安一直是作为男子帅气的代表人物,“貌若潘安”更是用来男子长相精致美貌的代名词,比如“天涯四美”之一的严屹宽就时常被网友赞为“貌若潘安”的古装第一美男子。



潘安也是个有文采的人

潘安在文学上与西晋著名文学家陆逊之孙陆机合称为“潘江陆海”,王勃更是赞他道: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阁序》

看来潘安也是个被美貌掩盖了才华的人呀!

潘安为何被夷灭三族

在长安当县令的时候,母亲大病一场,潘安便辞官归家照料她。在这个时候,潘安与石崇、陆机、左思等二十四人一同集聚在贾谧府上,因才华出众被合称为“鲁公二十四友”。

没过多久赵王篡位,囚禁了晋惠帝自立,亲信小人孙秀“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破天荒地当上了宰相。

孙秀本是一下人,潘安之父潘芘曾当过他的领导,潘安也不喜欢这个奸诈狡猾之人,时常讥讽于他。现在他上位掌权了自然要报仇,便诬赖潘安、石崇要造反,这就是他被夷灭三族的原因所在。

家人的下场

潘安的母亲、兄弟、侄子、女儿无一幸免均被斩首,
只有他的儿子潘武伯逃过一劫(据说弟弟潘豹的女儿因为行刑的时候和她妈妈抱在一起解不开而被赦免,我觉得不太可信)。


晓史才能明事


潘安的美貌有一个成语“掷果盈车”可以印证。

《世说新语》记载,潘安外出,喜欢他的女人们就争相目睹,距离近的就像和他身体接触,距离远的就往他的车上扔水果献殷勤,结果他的车子总会被水果堆满。

潘安被灭三族的事情和石崇有关。石崇和王恺斗富,因此结怨,后来王恺亲信孙秀罗织罪名将石崇下狱,而潘安是石崇的知交,也因之被株连,最后落得灭三族的下场。

其实孙秀之前在潘安父亲手下做过事,潘安常常当众嘲笑孙秀的趋炎附势,不过潘安自己也是个趋炎附势的人,嘲笑人家就有些双标了。

魏晋时期政治斗争复杂,门阀士族之间的争斗波诡云谲,潘安自恃才貌双全,为人就有些狂傲,结果遇到心胸狭窄的孙秀,原本被他瞧不起的小人得了势,他的下场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不过潘安这个人用情专一,他和夫人杨氏从十二岁订婚,婚后十几年感情甚笃,从没有传出过绯闻,妻子死后,他写了很多著名的悼亡诗,流传至今。


另类文史


反正所有韩国小鲜肉加起来没有潘安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