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劳工被骗到秘鲁修建铁路,为何日本政府出手相救?

清幽宁静


著名的“玛利亚路斯号事件”,日本人解救了231名中国劳工,但是事情的背后并没有那么简单。

1872年7月13日,风暴之中的日本横滨港迎来了一艘特殊的避难船只。这艘船就是玛利亚路斯号,一艘秘鲁货船。这艘船从中国东南沿海启程,准备横跨太平洋去往南美。

之所以说这艘船很特殊,因为它的货物,是数百名被骗来的中国劳工。这些中国劳工,是船主联合流氓混混,通过哄骗利诱的方式,招来的贫苦中国人。

他们的目的地秘鲁,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英国人支持下,准备修建一条穿越安第斯山脉的铁路。

但是,施工条件太过于艰苦,过程中又危险重重,秘鲁民众都不愿意参加。急需劳动力的秘鲁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所以就算出事儿,也不会引起大的国际冲突。

这艘玛利亚路斯号,把中国劳工关押在船底,条件恶劣,还有人持枪巡逻。感觉被骗的中国人,知道继续航行下去,可能没到目的地就会饿死或者病死,决定最后一搏。

在靠岸横滨港之后,几名水性较好的中国人,偷偷跳进大海,出外求救。大多数人都葬身大海,幸运的是,一个名叫木庆的广东人,被英国船员救了上来。


英国人了解事情真相之后,就把木庆通过领事馆交给了日本政府。

(副岛种臣)

当时的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知道后,怀着悲天悯人的感情,决定拯救这批中国人。他亲自带人登上了玛利亚路斯号,看望并解救了奄奄一息的中国劳工。

不仅如此,副岛种臣还不顾法国、俄国等国的反对,扣留了这艘货船,并在神奈川县设置了一个特别法庭,独立审理这一起“非法监禁”案件。

船上幸存的231名中国劳工,在收容安置期间,得到了较好的食宿和医疗待遇,一名病死的劳工还按照中国传统进行了安葬。

法庭上,裁定了玛利亚路斯号的船长非法监禁罪名成立,但是免除了刑事处罚。

秘鲁政府知道此事之后,立刻派出使节来到日本,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并赔偿。理所当然的,日本政府拒绝了这一要求。

后来此事移交给了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仲裁的国际裁决法庭,法庭最终裁决,日本不需要赔偿。

最后,幸存的中国劳工,被日本政府送回了中国。


至于日本政府出手救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当时国际上已经禁止买卖奴隶,中国劳工在船上的悲惨状况,确实也激起了日本政府同情。

其次,经过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国家实力大大提升,通过这次事件,正好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获得更高的话语权。

另外,日本政府也想通过独立审判,阐明自己寻求独立的态度,这是向其他国家宣示独立权,表明自己的亚洲的地位。

当然,如果这是一艘英国或者德国的货船,那情况就另当别论,很可能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七追风


也许是出于人道。毕竟是同一个祖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