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有哪些“渣男”属性的文人?

歪腻50


文人无行,这句话可不是编排文人的,文人最是喜欢满嘴大道理,满腹小心思,嘴巴硬,骨头软。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文人天生有依附性,农民靠自己劳动吃饭,手艺人靠手艺,商人靠生意。文人靠什么?文人要想生活过得去,就要找个主子投靠。最大的主子是皇帝,这个大主子要是傍不上,那就傍小点的,总之很少有文人靠自己生活的,缺乏独立性,标榜耕读传家的很多,真正肯自事生产的极少。

所以文人这个阶层节操尤其差,今天喊大清万万岁,明天又骂腐朽满清的多得是,真正瞿洪畿这样有节操的遗老遗少很少。

近代史上渣男那就数不胜数了。

徐志摩,老婆怀孕时候他和林徽因搞在一起,他老婆不是一般人,是大家族张君劢家的,所以也不依赖他,就离婚了。

郁达夫,写的《沉沦》就是他自己的写照,嫖娼被日本妓女鄙视,却埋怨祖国不够强大,这思路也是牛逼的。他这辈子搞过的女人非常多,也是老婆怀孕生孩子他在外风流。

郭沫若,这位忒牛逼,哪方面都是文人渣属性的大成。家里有个老婆,这个就不说了。和一个日本女人在一起,这个日本女人为了他和父母断绝关系,和他生了五个孩子,后来来中国投奔他,居然连生活费和路费都费劲,很长时间回都回不去。人格之卑贱,郭沫若绝对是近代史第一人。


白完家


中国近代史上属于渣男的文人我觉得有徐志摩、郭沫若以及胡兰成三个。

1、首先说说徐志摩,虽然我喜欢他写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但我后面才发现这简直是他一生感情写照。


徐志摩原配是张幼仪,据说徐志摩一直嫌弃张幼仪,毕竟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完全没有感情基础。徐志摩不仅对张幼仪不理不睬,在张幼仪怀孕时候还企图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其一个人丢在沙士顿。后面张幼仪无奈之下,一个人在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直到张幼仪同意离婚才来到柏林。

接下来是徐志摩追求的林徽因,相比较张幼仪的古板,林徽因大方感性还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她学识丰富,性格开朗,非常符合徐志摩胃口。于是对林徽因展开了追求。后来林徽因发现张幼仪存在毅然跟徐志摩分手,张幼仪拗不过徐志摩(离婚好追林徽因),不得不同意离婚。最终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然而徐志摩竟然紧追不舍挖墙脚(估计认为只要自己锄头舞的好哪有墙角挖不倒)。

最后是陆小曼,徐志摩几年后认识陆小曼时候,陆小曼就已是人妻,也就是徐志摩好友王赓的妻子。故事很老套,好友工作忙托付徐志摩照顾自己妻子,陆小曼又爱玩很对徐志摩性格,于是徐志摩又对陆小曼穷追猛打,最终陆小曼嫁给了徐志摩。

从原配怀孕出轨离婚到挖朋友墙角,徐志摩没有做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义务,朋友妻不可欺,为了自己感情破坏好友幸福,这就是渣男本性了。

2、第二个是郭沫若。不可否认郭沫若是20世纪文化巨人,他是20世纪中国国史学上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抹煞的人物。

郭沫若原配跟徐志摩一样是父母包办的,后来离婚了。郭沫若一生有许多女人,有的女人甚至为他而死。

3、大汉奸胡兰成也就是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他也是中国近代作家也算文人。

虽然胡兰成文学才能曾影响部分台湾文人,但他却是不则不扣的渣男,第一才女张爱玲对他死心塌地,他却勾三搭四不懂珍惜,而且还是著名汉奸。


阿火小课堂


原配等他68年,二婚妻子一句话感动国人,他与小26岁女子相守!

原配等他68年,二婚妻子只求见他一面,他把诺言给了小26岁的姑娘

自古文人相轻,文人之间的骂架,也时常被人提起,当作坊间谈资。近代史上,双双弃医从文的郭沫若与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两人不想看不顺眼,郭沫若曾在杂志上猛烈抨击鲁迅,说他是资本主义的余孽。

当然,按照现在的水准来看,郭沫若骂得没一点新意,没法子广为流传,不如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

而说到郭沫若,他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主要的污点有两个,一是带头挖掘了万历皇帝的明定陵,二是他的婚史。郭沫若出生晚清,还是封建社会,有三妻四妾的思想也无可厚非,但让人不爽的是郭沫若的渣男属性!

郭沫若家境不错,早在10岁之前就订了婚,只可惜当时医疗条件太差,女方夭折了。之后又有人给郭沫若说了一门亲事,但郭沫若五哥哥的未婚妻亡故,转眼间小娘子成了他的五嫂,这对郭沫若的打击很大,连郭沫若自己也跑出去求学了,再也不愿意订婚,据说后来连续推脱了四十五家亲事。

直到郭沫若19岁那年,收了一封家书,说是她的母亲给他找了门当户对的一家姑娘,看过了,人品好,最主要的还是个学生妹,方方面面都符合郭沫若的择偶标准。

古代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郭沫若放假回家,按照旧俗,跟叫张琼华的姑娘拜了天地入了洞房,喝了交杯酒掀起红盖头,才第一次见面。

在外面浪荡惯了的郭沫若,很失望,觉得张琼华的颜值不是自己的理想型,然后转身走出洞房。

婚后第5天,郭沫若出去了。当年暑假,郭沫若回去过一次,可宁愿睡在长板凳上也不与张琼华同房。张琼华自此守了活寡,成了郭家一辈子的客人。

张琼华的爱情,是封建社会束缚下的从一而终,确切点说是守妇道,1912年结婚,1980年死去,作为郭沫若的原配夫人,等了他68年,却只等了郭沫若的一个歉意鞠躬而已。

郭沫若后来去了日本留学,认识了一个小护士,原名佐藤富子,但郭沫若用才情,给她安了夫家姓,取名郭安娜。郭安娜出身大家族,可是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不甘于传统婚姻,于是逃婚,与留学的郭沫若相爱。

两人在不被祝福的前提下,结成了夫妇。郭沫若是个学生,郭安娜以学业为重,独自承担所有家务。那时候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尚可,二十年的时间内,郭沫若往返中日,跟郭安娜生了四子一女。

1937年,郭沫若回国参加抗战,得知消息的日本当局,逮捕了郭安娜,并严刑拷打,但郭安娜都挺过来了。

中日战争,要是日本姑娘郭安娜,以自己祖国为重,郭沫若的绝情,可能会得到一丝谅解,但郭安娜没有,她待在日本,靠零工维持五个孩子的生计;

后来日本战败,郭安娜如果在日本再婚,大家也许只当是一场没有结局的异国恋,毕竟中日之间的仇恨犹在,但郭安娜远渡重洋,千里寻夫。

新中国成立后,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的中日两国,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郭安娜若留在日本,这段故事大概会无疾而终,但郭安娜又来了,这一次,她毅然放弃了日本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郭安娜每年多半回日本探亲一次,可不会呆很久,她表示就算死也要死在中国,并说了一句感动国人的话:因为我是中国人。

其实,早在日本时,郭安娜就知道,每日只知做家务的自己,栓不住才华横溢的郭沫若,当时有个叫于立忱的才女到日本治病,与郭沫若一见钟情。

郭沫若回到中国后,经人介绍,认识了于立忱的妹妹于立群,郭沫若立即表明,他有责任保护于立群,想要把对她姐姐的心意,转移到她身上。

你说渣不渣?

1939年,郭沫若和小他26岁的于立群举行婚礼,主婚人是周恩来,听闻,周对郭说:希望这是你的最后一次婚礼了!

也正是如此,郭安娜千里寻夫,结局是“无果”!


刹那历史


太多了,从古代的东坡兄,到近代的树人兄,当代的杨某某

东坡兄最著名的就是拿小妾换马

树人兄的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的哈,偷看弟媳妇洗澡只是那个啥

当代杨某,有作品被拍成电视剧

当然,我是好人,暖男,美女抛媚眼过来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