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英国想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为何拼死只允99年?

Artinna-Lau


题目有很明显的错误必须得指正出来。

英国当年租借的并非整个香港而是香港的一部分—新界。香港主要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岛屿,而英国当年也是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三个条约才将整个香港据为己有,具体如下: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正式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北京条约》,正式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即新界),以及200多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

所以通过上述三个条约英国是强行占据了香港岛,九龙半岛,租借了新界地区,而不是题主所说的租借了整个香港。


那么当年英国为何租借新界99年呢?这主要还是清政府极力争取的结果,其实当初英国本想租借100年的,因为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如果一国租借他国土地时间超过100年的话那么这块土地的主权就会被默认发生了转移,其所有权当归属租借国。

所以清政府为了挽回一点颜面才会极力坚持“99年”,而英国当时也并没有把这件事太过放在心上,毕竟当时的清朝实在太落后了,不管是租借还是割让,亦或是99年还是100年,对英国来说影响不大,他们完全可以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渐将新界纳入自己国家的正式领土范围内,当然了前提是清朝还是一如既往的落后愚昧。


但是令英国人想不到的是,中国人对收复故土的心情是非常迫切的,而且他们也不懂中国的一句老话—置之死地而后生,中国人在历经了百年磨难后知耻后勇,奋发图强,在一代伟人的带领下不仅收回了曾经租借的新界,还将九龙半岛及香港岛一并收回,这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胜利。

不过我们还需谨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避免历史的重蹈覆辙!


咸鱼闲聊


众所周知,晚清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在晚期的时候,他们和列强签订了太多不平等的条约,在这些条约中,有许多割地的协议,大家都知道清政府在割地,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当时在割地时,清政府要求的签订时间是99年,可是列强怎么都不答应,非要签订100年才行。

因为这个事,双方可是吵得不可开交,清朝末年的实力是非常弱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被列强屡屡欺负,每次被欺负后,都要签订各种条约,那么既然都被欺负到割地的程度了,签一百年和九十九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清政府的确是弱,可清政府并不傻,他们答应割地,可是也知道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退让的,否则便是历史的罪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当时的历史中,国际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个地方租给别的国家超过一百年,那么这个地方就属于别人了,列强故意将协议中的时间写成一百年,就是打算将来拿这个做文章。

列强以为中国不知道这些事,实际上晚清在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之后,也是派人前往西方学习了各种东西的,这个规定晚清当然知道,所以每次割地条约,清政府的底线就是99年,无论列强怎么施压,都不会同意修改时间。

清政府就算再怎么无能,他们也知道领土不能拱手让人的道理,所以他们才会在谈判中,拼死都要将时间定为99年,如果超过99年的话,后来一切可就不好说了,假如说到时候中国的国力还不强,那么西方各国肯定会因此强占领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题主的提问有些误导人了,英国从来没有想强租清朝的租地达到100年的意思,99年的租期也并不是清朝拼死争来的。要知道,列强与清朝交涉的时候,如果要强占清朝的土地,清朝一点办法都没有,还何谈能够在租期上面做文章租借99年,这未免太抬高清朝了?

这里说一些香港,英国窃取香港,主要分为三部分,也是分三次完成的。第一次是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了香港岛,这个强占,就是割让,可以说是永久的;第二次是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割让了九龙半岛,也是永久的。这里的两次割让,当时的清朝还有一定实力,但是并没有因为“据理力争”而让英国退步。

英国第三次窃取香港,是在1898年的时候,强租了清朝的新界。注意,这一次英国的态度,并不是割让,而是租借。而根据西方列强的租借传统,最长租期就是99年。不仅是西方列强对于清朝,在其他地方,比如在印度、波斯、日本等地租地的最长期限,都是99年。因为这是“租”,不是“占”。如果是“占”的话,列强直接就强占了,根本不会给清朝“租地”的机会。

西方列强租地的最高时长为什么是99年?因为根据西方的传统,如果对一地的管理超过100年,那么这个地方就成为了该国的固有领土了,那就和强占没有什么差别了。因此,当西方列强并不急于强占这个地方,但是又不得不使用这个地方的时候,一般就会使用“租地”的形式进行处理,而这个最高时限是99年。

因此,在香港,除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以外,新界其实就是一块面积较大的“租界地”。只不过,这个“租界”和其他的租界有所不同,拥有实际管辖权,且清朝不可以驻军,这就是所谓的“租借地”。租借地是介于割让地和租界地之间的一种方式,租界地和割让地一样,外国可以直接管辖;但是,租借地和租界地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租借地和租界地同样拥有使用时长限制,最长是99年。

众所周知,列强在清朝的土地上一共有27块租界地,此外,还有几块租借地。这几块租借地,典型的就有新界、胶州湾、旅顺等地。


苏绽


其实不仅仅是香港新界的租借期限为99年,还有给法国的广州湾,给德国的胶州湾,期限都是99年,只是这些地方还没到99年就被收回去了,所以也没多少人关注。

至于为啥是99年了,有的人说9是清朝的吉祥数字,个人觉得有点瞎扯;有的人认为是双方的谈判互相退了一步,才会“租借一百年中,让掉一年,总算99年”,貌似有道理,还是没依据;最可信的说法还是很多人认为的按照惯例,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的土地租借时间超过100年,土地自动归属于占有国。

慈禧一直被骂的很惨,她的祸国殃民是毋庸置疑的,有这么一个主子,李鸿章也只能跟着是最窝囊的外交家了。不过在英国割让香港岛的时候,掌权的还是道光帝。后来租借新界时,掌权的是慈禧和光绪帝,清政府却还是留有余地,死活只同意了99年。

一,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落后就要挨打,列强对我国发起战争是都不需要正当理由的。

十八世纪初,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给中国输入大量的鸦片,不仅掠夺白银,还弄得很多国人迷恋鸦片,最后是家破人亡,民不了生。

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完全正义的行为,不过损失了利益的英国不乐意了。英国在1840年的6月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王朝哪里是它的对手了。

这场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两年,最后以两国签订《南京条约》而结束。

二,多次谈判后,同意期限为99年。

1842年8月29日,道光帝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皋华丽号”英舰上签下《南京条约》,又是割地又是赔款,才终结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明确规定,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之后英国又通过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完成了对整个香港的占领。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道光帝几乎是同意了英国的所有要求。不过后来在租借新界的期限上,清政府却没有满足英军100年的要求,而只同意99年。

怎么说了,只能说英国老谋深算吧。一个说法是按照惯例,一个国家租借或者使用另外一个国家的土地过了一百年,那土地就是归这个国家所有了。

而清朝通过和英国谈判,最后应允99年。

不过很多学者都说没有找到相关的法律依据,也许是约定俗成吧。因为英国在1941年把百慕大群岛上的摩根、特克尔、圣大卫三岛租借给了美国,期限也是99年。

1997年7月1日,暂缓收回多年的香港终于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至于英国租借给美国的岛屿,期满后会怎么样,就不知道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是木鱼,小女子一枚,却痴迷于近现代史的风起云涌,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有你。


湘西小木鱼


文史频道第57期之不平等条约

香港分为香港岛,新界和九龙三个岛屿。

英国人通过3个不平等条约,占领了整个香港。

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割让九龙给英国。

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英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期限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

英国人就是通过一步步蚕食鲸吞,让整个香港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根据历史记载,英国本来打算租借新界100年。

但李鸿章听说国际上有个惯例,一个地区如果被占领超过100年,那这个地区将不属于原宗主国。

李鸿章坚决不同意新界租期100年,双方经过商量,最终定了99年。

在李鸿章看来

99年的时间中国肯定能崛起,强加给中国的这些不平等条约,将不复存在,割让的领土也会收回。

在英国人看来

清政府腐败无能,签订的条约99年和100年,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如果租借到期,清政府无力挽回败局,那么英国将能够继续占领新界。

让英国没料到的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中国开始崛起。

1982年撒切尔访华,中国领导人传达了收回香港的通知。

撒切尔夫人在走出人民大会堂时,摔了一跤。

撒切尔摔倒这件事,被认为是英国人开始走向衰落的标志。

在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了整个香港。

—End—



文史频道


首先说一下,香港整体为三大部分,分别为香港岛、九龙半岛以及新界地区。三部分中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部分地区实际上是割让给了英国,而九龙半岛的另一部分和新界才是租借给了英国99年。



香港历程

1840年英国挑起了鸦片战争,最终清政府以失败收场。1842年时,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中规定中国永久割让香港岛。此时的清政府在诏书依然以天朝上国的姿态对英国说;

念及英国商船远涉重洋,往往有所损坏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这段话虽然说的冠冕堂皇,清朝皇帝念及英国商人不远万里远渡重洋,所以特别恩赐给了英国一处港口。但谁也明白香港岛从此割让给了英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时,英法联军攻破了北京城。在此期间,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带兵强占了面积约为11平方公里的九龙半岛。无奈之下清政府答应将英国占领的区域永久租给英国,但英国随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九龙半岛因此被割让给英国。



英国租借香港由来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因为败给了当时国际地位非常低的日本,所以各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此时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条约中规定清政府需要租借青岛给德国,为期整整100年。

但当时国际上有一个不成文规定,一个国家占领或者租借其他国家领土达到100年之后,这块领土自动成为该国领土。因此清政府当时打死也不肯租借百年,只同意了99年,希望到期之后还能够收回来。



继德国之后,法国也看到了不用出兵就可以得到利益的方法,所以通过外交手段逼迫清政府租借了广州湾,租借期限也是99年。

英国看到清政府软弱可欺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条约中规定清政府租借给英国九龙界限线以北,至深圳河以南所有土地,连同附近的233个岛屿,期限99年。这也就是租借现在新界和九龙一部分地区的由来。



租借的回归

东北俄国租界在日俄战争之后全部落入日本人手中。1914年一战爆发后,日本占领了德国租借的胶州湾,但1922年,北洋政府赎回了主权。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之后,内地很多租借都落到了日本人手中,因此很多国家都把租界做了顺水人情,归还给了中国。但香港和澳门始终在英国人和葡萄牙人的手中。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拒绝承认所有不平等条约,因此准备收回香港所有的地区,但考虑到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所以留到了后来解决。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撒切尔夫人进行谈判时,坚定的提出了收回香港所有地区,包括割让的香港岛和九龙部分地区。最终在1985年时英国被迫同意了归还香港所有地区,香港也因此在1997年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我是越关


这个问题,还是不得不回到那个遍体鳞伤的老大帝国去说!

首先我们要知道是,香港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和各个离岛组成的。而英国所谓的租借的是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的两百多个离岛,租期为99年。

而香港岛和九龙南则分别是在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割让给英国的。

那么为何新界的租期是99年之数呢?

这其实是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存在着一个弱国“可怜”的请求,一些列强可悲的默契。

最先施行99年之约的并非新界之租约,而是1897年末德国强占胶州湾,与之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因为世界上似乎有这么个不成文的条例,但凡地区割让超过百年,该国主权自动失效。

据称当时的朝廷慈禧太后与李鸿章竭力要求清方谈判代表把约期降低在百年之内,最终谈判代表苦苦哀求,洋人才予以象征性的施舍减免一年。

对于清廷,这似乎是一种安稳,只要不超过百年,就还有拿回来的希望,起码在心里可以这样想,幻想着有一天洋人讲道理,还土地给我们,到时候对列祖列宗也不至于那么愧疚……

而对于洋人来说,只要我是大国,你是小国,我是强国,你是弱国,99年和一百年,并没有任何区别,拳头硬才是王道,你不服我就把你打服!

后来的列强也就延续这一“默契”,但凡租借,大都以99年为期。当时的日不落帝国多么强大,哪里想过关于后来也会被眼前这个落后的“雄狮”给掀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时间来到建国后,站起来的中国已经提出了一个新的外交政策,那就是另起炉灶。拒绝承认关于清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我们后来收回香港,提供了一个契机。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领导人认为国家实力足够强大,收复时机已然来临,便强势的与英国政府进行有关收回香港的谈判,严辞拒绝了英国政府所提出的以治权换主权的把戏。面对中国的的强硬,撒切尔夫人深感无望,在会议室外的阶梯上,甚至出现了世界闻名的那一摔跤。


其实这个事实就是告诉我们,国家之间有一个亘古不变的法则,那就是弱国无外交。真正能够决定国家命运和国家利益的,还是国家实力。历史所表明,要想不被别人所左右和欺辱,我们唯一应该去做的,那就是自强!


历史好奇怪


和嫁妆论一样,都是满清余孽,弱智,啥缺,白痴,思维言语方式。目的还在找存在感!言外之意香港,澳门回归,还要感谢满清反动政府?扯犊子吧!国家强大,有实力一切为零,规则可以由我们定!这世界上有啥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法?况且满杂那时还没有现在意义的国际法!这些满清余孽白痴…如鲁迅笔下的阿q,幻想着精神胜利法!意淫,无知,无觉,无耻之徒!被人暴cei后割地赔款,下跪求饶都能找出理由?可见满清余孽可耻极至了!那一千三百多个卖国条约,可都有文书档案,你满清余孽消毁不了……2019-2-24










cpcycc


我们今天常说百年之后,百年之后……百年之后便归西了,没了。而99,则是长长久久,天长地久的寓意。

您还别说,乍看起来好像牵强的很,可是你还别不信,古代封建统治者就偏偏迷信的很,最重这些看起来虚头巴脑的东西。

甚至一定程度上我可以说,封建与迷信不可分割也不为过。古代统治者的封建迷信,不是一般的迷信。大小重要决策的实施或者战役的发动,都得占卜问吉凶,连皇帝登基都得选择一个黄道吉日。



(中国前后三次对我香港的强权租借)

特别是清朝慈禧,她是最迷信的。据说当初她的陵寝建好后,别人让她去监工验收,她看到坟头有草很不高兴,犯了她的忌讳,后来建陵寝的人把坟头土架锅炒一遍才算了事儿。清东陵慈禧主陵上,现在都还不怎么长草呢!从慈禧怒而向十一国宣战来看,慈禧是个有那么任性的妇人,恰巧鸦片战争正属慈禧掌权时,那么就有绝对的理由相信,租借99年存在慈禧个人迷信主义的成分。

其实,英国强行租借香港是前后两次鸦片战争,历时二十多年最后才敲定租借99年的。前面两次并未敲定年份,最后一次英国把整个香港囫囵租借走时,清廷心有不甘,也做了点斗争,依照不过百的惯例,只承诺99年。这一要求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是有点摸不着头脑的,他们不会懂中国人的迷信与忌讳,认为99年和100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南京条约后中英租界香港谈判)

于是便给了清廷那么点儿廉价的退步,答应只租借99年。毕竟自己是靠拳头说话,理上挂不住,这点满清人可笑的小要求都不答应,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其实,也甭管是这惯例还是那惯例,99年或者100年,总一条道理,落后就要挨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也是租借99年天津,不得屁颠屁颠还回来了?就算是英国租借100年,到了98年,邓爷爷照样不给铁娘子啥好脸色看,铁娘子恐怕也不敢轻易招惹连美国老大哥都害怕的解放军战士。


不书公子


翻开5000年中华文明史我们会发现,从1840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这109年的时间里,腐朽落后的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的欺辱和压迫,在一次又一次的对外军事行动失败之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将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甚至使得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中国险些被西方列强瓜分。



1840年,随着清王朝与大英帝国之间的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开始进入近代史阶段。而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随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彻底的改变了中国的国家性质,中国从一个封建社会进入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南京条约》除了迫使腐朽落后的清政府向英国支付战争赔款之外还开通了通商口岸。给予英国商人特权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为过分的是,英国迫使清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1860年,中英之间爆发第2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以失败而告终。中英之间签订《中英北京条约》。这一次条约的签订,除了再次向英国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之外,还增开了通商口岸,同时将与香港相邻的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

1898年,随着中日甲午海战中清朝北洋舰队的失败,看似庞大的清王朝败给了曾经不足为虑的日本。腐朽落后的清王朝已经失去了最后的遮羞布,所有的国家都意识到清王朝的腐败和无能。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迫使清王朝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更为广阔的新界租借给英国,租借年限为99年。



我们会发现香港的诞生经历过三个阶段。先是割让了香港本岛,随后割让九龙半岛,最终租借了新界给英国。也就是说,清政府在前两次都没有意识到国土的重要性,而直接将国家领土割让给英国。在1898年时,已经有一批清朝人开始学习和了解西方社会的政治体制以及国际通识。


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对某一块土地实际占有超过100年以上则被看作是固有领土。因此在1898年签订合约时,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坚持只租借新界99年给英国。也就是1997年便是租界租期的终点。这给中国后来与英国政府谈判收回香港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当然很多人会说,英国明明知道国际上的通识,又作为战胜国为何会同意满清政府的要求?其实是因为英国认为满清政府只会一天天衰落下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会不断的蚕食中国。彻底的瓜分中国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也就不在意租借的时间是99年还是100年。

然而历史的发展,给了英国佬一个大嘴巴子!中国人不仅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还将曾经被英国占据的香港成功收回,走向了富强繁荣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