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三国时期魏国是如何在西南和东南两线同时抵挡吴蜀两国进攻的?

尤尼乌斯seven


两线作战乃兵家大忌,哪怕是现代战争也是这样,而三国时期曹魏却可以分别对抗吴蜀两国,最后甚至一举统一三国。

只能说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阴谋战略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经济强大、人口众多:

天下九郡曹操独占其六、东吴有三、刘备占一;在南宋以前,北方一直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正是曹操所占据的中原,这也就是曹操经历赤壁、汉中惨败却依旧强大的原因。综合国力强大的曹操根本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

战略布置明确:

实际上一开始,曹魏面临的是三线作战,北有匈奴、南有东吴、西有蜀汉。

曹操最先镇压了北方的匈奴,确保了大后方的安全,并将草原变成了曹魏的马场,以此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部队。

东吴在夺回刘备所借的荆州的城池后,对曹魏形成了长江防线,东吴还一直想夺取曹魏的淮南地区,以此与江夏郡、庐江郡、广陵、曲阿等地形成长江天险的反冲线,更能阻止曹魏直接从合肥旧城出长江的战略。但曹操又是何等的枭雄,岂能不知淮南地区的重要性?曹魏一直加大淮南地区的军事建设,更是在此驻扎了不下10万的兵力(淮南军)。魏吴围绕着淮南的寿春、合肥旧城发生过数次战争,但东吴的步兵又岂是淮南骑兵的对手!最严重的一次就是曹操率领淮南军直接跨过长江防线 反推会东吴境内,要不是东吴在之前一直建设濡须坞,恐怕东吴那次不死也要重残。从此东吴不敢对曹魏大举用兵,即使在三次淮南事变中,东吴也是出物不出兵。

对于刘备的西蜀,曹操在汉中之战后联合东吴偷袭占领荆州,彻底绝了刘备集团两线伐魏的机会,导致刘备集团只能从弯曲险阻的蜀道出兵,可蜀道又怎么可能保证供应大军的粮草呢?这也是后来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魏国不出城野战,仅仅守着斜谷、阴平等地就逼得诸葛亮不得不退兵。

怎么说呢,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阴谋战略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以第三角度说话


何止两线,那是四线。

北方的游牧民和东北的公孙度也得算上。

奈何没有卵用。

打个比方说,苏联和德国在二战的大战,德国也曾要求日本从东北出击西伯利亚。

但是有卵用嘛?

苏联远东部队无论人数还是装备都超越日本关东军,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都是这样,而且关东军还有驻守东北和朝鲜的任务,拿什么去和苏联人打?



想赢苏德战争不如给德国加50个师,都比关东军在远东板载冲锋强。

魏国也是如此。

你们现在想着江南富庶,四川人口密集,广东人过亿。


当时可是三国啊,唐宋才开始经济重心南移,在那之前,孙权的江南地区,刘备的川蜀地区,都是没什么人的,还得面对从四川-云南-贵州-两广-福建这一串的少数民族。

连诸葛孔明都说“益州疲弊”啊。

虽然三国人口记载一直有争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曹魏比之孙吴和蜀汉的人口至少是两倍的优势。

而且由于中原以外的地区开发不完全,所以耕种面积曹魏的优势更大。


所以无论是粮食还是兵源亦或是人口的增长,曹魏比之其他两国都是绝对优势,所以你看曹丕和曹睿基本没有发动过对蜀吴的大规模攻势,因为他们知道只要稳固政权养精蓄锐,天下迟早要一统的。

除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原”的朱元璋在特殊条件下的特例外,我国古代向来是由北而南统一。

所以在曹魏总是表现防御姿态的同时,明明国力弱的蜀吴还要一次次进攻,就是为了在曹魏初立,尚未形成碾压优势的时候寻求渺茫的胜机。


历史区的哈士奇


曹魏两线作战,看似兵家大忌,实则固若金汤。

说到曹魏国战线,与其说是两条,不如说是三条。

第一条,最东边曹魏与东吴的合肥战线,孙权多次率兵攻打合肥,无功而返,均损失惨重。

第二条,最西面的汉中战线。以祁山,阳平关为主的山地战线。曹魏与西蜀爆发多次战役,互有胜负。

第三条,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荆州战线。三方势力多次军事行动,其实都是围绕着荆州展开的。

说完了战线,我们再来说曹魏为何能立足不败。

首先,曹魏占据中原地带,地大物博,兵力,物资原多余其他两国,而冷兵器时代,打仗和兵力多少,物资储备是有很大关系的。

其次,西线的山地战线,蜀道艰难,往返困难,部队行军,粮草运输极为不便。西蜀虽然不时反难,但都不能全线进攻,完全无法动摇曹魏的根基。东部的合肥,双方均有长江天堑,如果东吴不动用大量部队是不可能随意渡江攻破合肥的。至于天下之腹荆州,一直都是江东和西蜀的死脉,也是孙刘联盟的桔梗。曹魏多次危机的解决方案都是通过荆州解决的。

再者,三国之间的政治风向都是随机应变的,魏强则吴蜀联合,蜀强则吴魏联合。彼此关系瞬息万变,谁都不愿意看到一家独大的局面。因此曹魏虽然两线作战,但固若金汤。






一起聊聊吧9509


先来看看曹魏、孙吴以及蜀汉的实力。

曹魏:12个州、87个郡,拥有人口400多万。

孙吴:3个州、32个郡,人口240多万。

蜀汉:一个州、22个郡,总人口90多万。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控制了汉室,为篡汉建魏打下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地域以及人脉等资源基础。

孙吴和蜀汉分别占据着部分东南和部分西南,古代农耕时代的南方不比今日工业经济体系下的南方,古代农耕时代,南方多山多水,从军事角度出发,属易守难攻之地,但并非是理想的粮食产地。而中原是传统的粮食主产区,所以古代王朝争夺和军阀混战基本都是围绕着中原而逐鹿,因为控制了中原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命脉。

曹魏占据着整个中原,控制着重要的战略咽喉,地域范围广泛,地广人众,兵多粮足,底子厚,经得起频繁战争的消耗。

而实力不济、偏安一隅的孙吴和蜀汉却是经不起长途奔袭和频繁作战的消耗,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要素就是兵和粮,曹魏兵多将广又不缺粮,战略上,进,可蚕食蜀吴;退,则守天下粮仓,战争消耗的恢复能力极强,具备一统天下的能力和实力。


铲史倌


自古以来,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战争就要讲究集中兵力,如果面对两线敌人进攻就要把握时机,先灭其一方。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这其中是有时间差的,魏国曹操统一北方大力发展经济之时,而刘备还未建国。所以三国国力,曹魏最大,吴国次之,蜀国最弱。所以诸葛亮明确提出了连吴抗魏的战略方针,东吴一方在周瑜,鲁肃在世时也是理解这一战略方针的。

曹魏从赤壁之战后再未主动进攻过孙权和刘备两方,说明曹操也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他深知刘备和孙权结盟的脆弱,尤其荆州是双方绕不过去的一个利益冲突点。他只是在静观其变,合肥交由张辽驻守,

刘备入川建立蜀国后唯一的一次战略协作就是刘兵进汉中,吴攻取合肥。但在曹操的指挥的当下以失利告终。

随后由于关羽的兵进襄阳,水淹七军,对魏确实造成了威胁,但吴不地道,吕蒙白衣渡江,袭战了荆州,至此,蜀吴联盟破裂。

后刘备复仇招致火烧连营,国力大伤,诸葛亮的北伐也只是以攻为守罢了。

曹操无疑是明智的,国力的强大才是取得胜利的唯一之本,他等待的只是时机。两个弱小的对手何况战略协作的并不好,是难以感动曹魏根基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包装领头羊


虽然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但在三国鼎立已经成型之后,这种冒着兵法大忌的两线作战就必须实施,当然魏蜀吴三国因为实力的差别和立场的不同采用的战争方式是不一样的!



魏国地大物博,名将众多而人才济济,但魏国道义上是篡汉自立的,也没有诸葛亮这样的善于筹划之人,因此魏国在战略上时而处于攻势,时而处于守势,又时而防守反击!蜀国刘备以皇叔立国,自以汉帝国自居,因此即便国力不济,也磨刀霍霍伐魏!吴国是三国实力和道义上最弱的国家,因国力和天险的限制,主要战略是偷,趁刘备不注意偷荆州,趁曹魏攻蜀国而渡江北伐!



而纵观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战争都会呈现如下特点,魏国若进攻蜀国,一般的会在魏国与吴国边境囤积一定量的精锐军队,以防止吴国趁机偷袭,当然也会派文臣说客前往吴国说服,让其不要趁虚而入或者许以利益!当然蜀国基本上也是如此!



当然当两国交战时,若势均力敌时,第三国会作壁上观,乐见双方大打出手相互消耗,当有一方处于绝对强势而碾压一方是,第三国就会出兵帮助弱国,这可以理解为唇亡齿寒,亦或称之为三方平衡!


泾水书生


首先,魏国是家大业大地盘大,钱多城多人也多;再看看蜀国,位置优越易守难攻,但是行军也困难,山多路险粮草运输比较慢,士兵多大为步兵,骑马不利于作战;吴国水路多,也有长江这个天险,但也仅此而已,虽然水战强于魏军,但战马、兵器却逊与魏国许多,南方战马比北方战马矮小不少,铁矿石资源也没有魏国多,士兵不适应多面作战,总体上就输于魏国。再回看魏国,西面要防御蜀国的进攻、南面要抵抗吴国的骚扰、北面要征讨游牧民族、东面还要去征服高句骊、邪马台这样的小部落、在魏国中心处,还有朝臣之间的内斗,但魏国还是最强大的。


贪吃的粑粑岩


实力决定一切。

凭魏国的国力,别说两线作战,就是三线作战(加上关羽的荆州方向)都无所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