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评论洪天贵福才15岁就被残忍处死?

传媒人方哥


洪天贵福是天王洪秀全的长子,是太平天国的幼天王。他1849年出生,1864年6月6日即位。7月19日天京陷落,他在忠王李秀成等将士护卫下成功突围。经皖南入江西石城被击溃,只身在一个山洞里藏了四天后,饥渴难耐,只好跑出山洞,请人剃了头,化装成香客,为人家割稻子。因为从小娇生惯养,干不了农活,被东家几块大饼就打发走了。10月25日被清兵俘获。11月18日被凌迟处死在南昌。

洪天贵福年仅十五岁,正值豆蔻年华,却被凌迟处死,真是天理难容!但是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身世决定命运。洪天贵福虽然只有15岁,还是个未成年人,但是他是天王洪秀全的长子,和天王有着血脉亲情。它不同于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清朝政府捕获洪天贵福后,不想斩草除根吗?它能够容忍敌人的子孙后代生息繁衍吗?如果说,洪天贵福15岁前,天王洪秀全给他带来了“福”。那么,洪天贵福15岁那年,天王洪秀全给他带来的就是“祸”了。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这样被人凌迟的命运就早已注定了。

二是太平天国的失败必然给洪天贵福和太平天国的成员带来杀身之祸。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注定要失败,所以洪天贵福被凌迟处死,也是历史的必然。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下: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新的、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和明确的革命目标。

(2)宗教迷信思想的禁锢。

(3)战略不当,军事失误。

(4)治国无方。

(5)大搞封建等级制,层层腐败严重,沉迷享乐。

(6)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严重,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导致内讧悲剧,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7)太平天国的领导者由广大农民利益的代表者,向封建统治者转化,失去了民心。

(8)清军和外国势力联合绞杀。

由此看来,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三是洪天贵福是太平天国的幼天王,是太平天国的旗帜和象征。洪天贵福被抓获后,懦弱无知,卑躬屈膝,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表示要当清朝的顺民,去读书考秀才、举人,幻想到了20岁还要娶媳妇。清朝政府根本不听他的忏悔求饶,很快将他凌迟处死。主要是害怕太平天国的将士和天下豪杰营救他,或是以他为由,聚众闹事,东山再起。

四是清朝政府总是用凌迟酷刑处死反抗朝廷的人。洪天贵福当然也不例外。凌迟本意是“缓缓的山丘”,用于死刑的名称,则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让受刑人痛苦地慢慢地死去。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

1864年11月18日。洪天贵福,被清军绑上牛车,四根大钉将他的四肢与牛车上的木桩钉在一起,惨呼之声不绝于耳,两个刽子手,每割十刀,吆喝一声,共计1003刀处死了他。哀号之声响彻整个市曹,其开膛后的肚肠和割下的肉块都被人买走,传说睾丸和眼睛可入药,早已被人高价订购,其骨架抛尸荒野,任由野狗分食。

除了洪天贵福被凌迟处死外,还有太平天国将领林凤翔、李开芳,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翼王石达开等将领都是被凌迟处死的。

封建王朝之所以使用凌迟这种残酷的死刑,就是想要威慑人心,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同时也反映封建王朝内心恐惧,落后野蛮,凶残暴戾的本性。但是苛法酷刑终究不能挽救封建王朝的灭亡。因为它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背道而驰的,终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荒原拓夫


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说太平天国,仅代表我个人意见。

太平天国运动,给中国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无法计算,死了1.6个亿人,户口锐减40%,这比二战加起来死的人都多。

洪秀全这个货出门坐64人抬的轿子,他的嫔妃多的数不过来,只能数字化管理,1号妃2号妃。。。太平天国最轻的刑法就是死刑,挖鼻,掏眼,点天灯等等也全都是酷刑。

我们认识了洪秀全统治下的太平天国,再来说洪天福贵。他是皇太子,14岁继位,15岁被凌迟,临死之前怂的不行?莫说他只是个初中生,就算是成年壮汉被刮1000刀试试!他是典型的祖宗暴虐,报应在他身上了。

最后我再回答楼主问题,古代酷刑很多,它的目的就是杀人诛心,起到震慑作用,凌迟处死这种极刑,主要是对待政治犯,例如大太监刘景,被刮3000刀,据说头一天刮了1000多刀,没有死,晚上还喝了一碗粥,第二天接着刮。。。嗯,不论哪种酷刑,都是反社会,反人类的,是不被民主国家允许的,是被文明国家唾弃的!





lc意欲何为


许多太平军将士被清妖俘虏受剐刑,这是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后到蒙城(永安)建制,采用文武兼职的异姓王混世魔制,天王、东王、北王、翼王等各王都想当万岁,自相残杀(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必然失败的必然结果。历史上搞异姓王政体的君王,都会彻底失败,有:项羽大封异姓王,最后汉王杀了项王。大西帝张献忠大封四养子为异姓王,最后张献忠被清军豪哥(顺治帝同父异母大哥)部射死,四养子争权夺利自相残杀。清初摄政王多尔衮大封吴三桂等汉姓藩王,最后吴三桂等汉姓异姓王皆反,康熙好不容易才平定三藩王之乱。洪秀全大封一千多个异姓王,各王或都想当万岁,自相残杀,或割据不听调令,被清军各个击破。太平天国就是亡在洪秀全在永安建制制定的异姓王体制上的,小天王被剐,也就是必然结局


作家谢金敏


历代统治者对于所谓的逆臣贼子的打击和镇压,从来都是毫不手软的,而"凌迟处死",可算是死刑中最残忍最能摧毁犯人意志的方式之一了。

由于这种处死方式的过于残暴和血腥,所以历史上,只有那些被认为确实犯下了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的滔天大罪的犯人们,才会被判决这样的极刑的。

但我觉得,这个洪天贵福受到的剐刑,决策者显然是在滥用刑法。毕竟他只有十五岁,父辈的善恶,根本不应该牵扯到这个基本上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身上,他只是成了封建社会株连制度之下一个可怜的牺牲品而已!

诚然,对于当时那些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而不择手段的暴君们来说,从来都没什么道德法律可言的,那个悲剧少年如果心存怨恨的话,他只能怨恨自已不该诞生在那样的家庭里,和不该生活在那样的年代中……


青青木子2


记得之前看过一句话,说是文明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从当时清政府角度来看,本来就岌岌可危的政府,遇到太平天国这个劲敌更是千疮百孔,苦不堪言,既然剿灭了这些反动分子,自然也是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更要行酷刑,定民心,死到警示民众的作用,是酷刑中稳定政权。

从百姓角度讲,太平天国后期也是无恶不作,令百姓苦不堪言,百姓对于这个组织是憎恶的,直接连带到个人,不由想到鲁迅先生写的带血的馒头,在当时环境下的民众大多数时候是从众的,是被统治者牵着鼻子走,大多数关心的都是自己的温饱问题,没有多余的同情心。

洪天贵福当时是16岁,对于现在社会而言,16岁还是个孩子,而在当时,16岁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应该是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按照父债子还的传统理念,在当时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

凌迟处死,这种刑罚,对于我们现在这个文明社会而言,太不人道,更是残忍。


屋顶上的竹节猫


也就是一说,真要是割,有几刀人就死了。伤口也会感染。


阮景东


很多事我们接受不了是因为现在受教育程度高了,那时候的人比较蒙昧迷信,思维方式和现在也不一样!往往心里的阴暗面是没有经历过的人不理解的,就像鲁迅先生所写的看客一样,算是那时候老百姓的一个小缩影。你觉得残忍,但执行的人和老百姓可能都习以为常,反而觉得看的很刺激,有的东西看多了,就习惯了。


地心作家


这个刑法的残忍性谁都知道!惨绝人寰。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其它方面的问题。

清朝正史里有记载,江西巡抚沈葆桢奏折言:臣看该逆贼发剪短,紧留数寸,目观望,口操粤音,,,,其为伪孽无疑。验明正身,供词确凿。

然而,根据当地以及很多人研究证实,沈葆桢所称的幼天王洪天贵福是个假的,是预设的替身,洪天贵福在南昌街上凌迟,没有经过朝廷,是匆忙而为之,怀疑的地方挺多,有以下五点值得推敲。

一,外貌看来,洪天贵福身材瘦弱,目光惊恐无神,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思绪混乱,答非所问,写的字也是歪歪斜斜,文理不通,语句不通,自身籍贯也说不清。是典型刚书写一年的人。

二,从洪天贵福逃跑路线来看,天京到浙江湖州后,踪迹全无,或死活藏,无人知晓,而干王洪仁,黄文英等在江西被俘后第十七天,所谓幼天王被寻获,所有俘虏都称果幼主,而且是在石城荒谷寻获,清军几万竟然能让他藏匿。

三,沈葆桢奏折,漏洞百出,十余人皆缚而一人独免,四日而不死,说有个白衣人给他饼吃,但不见白衣人,沈葆桢为了搪塞冒功,当时俘虏的幼天王的身边人给出的相貌,和这个十几岁的小孩一点也不同!但却清楚地得知幼天王或死于乱军之中!故而他随便找来年龄相仿的孩子冒充幼天王,同时还把四岁的李秀成的幼子弄到一起,以证确凿!

四根据记载,洪天贵福的替身很多,当初突围时,到达句容南乡时,有乡人亲眼见到,天王年纪15岁左右,与其年龄相仿者十五六人之多,相貌一样。

五,有事去了,没时间讲了!再见!


牛魔王的棒棒糖


1864年的清朝还对一个16岁的孩子,在公众面前实行剐千刀的凌迟之刑,座实了野蛮落后的国家形象,姑且不论人道不人道,在清朝对外战争屡战屡败之际,如此恶行实非国家之福。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朝已彻底沦为一个任由外国列强宰割的王朝,沙俄割占了满清的祖地东北的一半,此时大清不思变法图强,还有心思去剐一个毫无用处的少年一千余刀,让洋人咒骂,由此可见,大清无药可救了。


丰都判官33号


暴行!残无人道的暴行!对一个未成年人实施这样的暴行说明了在那个社会制度的落后与残忍!说明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统治阶级没有一点人道主义,没有保护广大群众,特别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只有以保护统制阶级利益为准绳的残忍刑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