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清代赵藩撰成都武侯祠“攻心”联的深意?

财经岁月


攻心联为清末赵藩所书。赵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学者、诗人和书法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运动,历任众议员,南方军政府交通部长。赵藩在政治上不是很有建树,但文学成就较高。赵藩体察百姓疾苦,是个好人。


赵藩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是他在武侯祠留下的“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此联称得上是武侯祠第一联。

此联的创作背景为:1901年冬,四川农民起义不断,清政府任命岑春煊为四川总督,令其镇压起义。岑春煊上任后,杀戮无数。赵藩曾经当过岑的老师,但当时只是岑的下属,不便规劝,就以讽谏之笔,撰写了这副著名的“攻心联”。刻好后挂到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中。随后,请岑到武侯祠赴宴,让岑看到对联。委婉地规劝岑要审时度势,不要杀戮过重。

这副对联翻译成白话文意思为:用兵要以攻心为主,这样才能彻底的消除隐患。自古以来真正知兵的将领都是厌恶战争的。不能审时度势的看待问题,政策不论宽严都会出差错,四川后来的当政者一定要深思这件事情。

后世有人觉得这副对联是歌颂诸葛亮的,甚至联系到“七擒孟获”之类的,我感觉结合创作背景以及对联的意思,这是不对的。攻心联其实是就是委婉地批评了诸葛亮不顾当时三足鼎立的客观形势(魏蜀吴三家实力相当,谁也灭不了谁)逆天道而行,六出祁山皆无功而返,穷兵黩武,不知休养生息,给蜀地人民造成了很大负担。此联,毛泽东甚为欣赏,他曾对要到四川来工作的领导同志说:“你到四川去工作,你一定要到武侯祠去读这副对联。你读了这副对联,你就知道你的工作应该怎么做了。”如果这副对联是歌颂诸葛亮的,毛为什么不让四川的领导同志去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呢?自古以来,诸葛亮都是作为极正面的人物来颂扬的,极少有人敢说他怎样怎样,这副攻心联,既委婉又勇敢地说明了诸葛亮的不足之处,内容很值得后人深思。结合岑春煊在蜀地的所作所为,写出这样一副对联来劝谏,也是需要勇气的。

赵藩是个好人。


戒莒斋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1950年代末,“大跃进”的种种弊端开始露头。为应对困难的局面,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专门举此联开导部下。自此以后,这副对联身价暴增。凡游武侯祠者,必在主殿门前的廊柱下停留片刻,吟颂此联一番。我猜普通人之中似懂非懂者居多,而能嚼出个中“三味”者,必是在人生中有一番历练的人。

当年,撰此联者不过是要借诸葛孔明治蜀的得失,来告戒后来的为政者,要知道“攻心为上,攻城次之”的道理,也要审时度势地掌权、用权。

当年孔明先生治蜀时,是否真的对孟获使用过“攻心”之策,实难评价。不过,从《三国演义》的情节看,孔明先生实在是深知“攻心为上”的道理,应用起来娴熟自如,“七擒”莫若“七戏”更准确些。孟获之人,身处边陲,自是“山高皇帝远”惯了。其不知好歹,不讲信用,既愚鲁又好斗,不打到他无计可施、无路可走,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与其说是诸葛亮对他采取了“攻心”之策,不如说是让他领教了先生的“神人”风采。所谓“不打不相识”,孟获就是需要用这种方法敎育、帮助他,“攻心”也可以与“攻城”并用。

美国唯一一对“父子总统”,在对付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时,采取了截然相反的两套战略。老布什1990发动“沙漠风暴”战役时,快刀斩乱麻,打赢了就及时收手。战后,美军高调宣称此役釆用的是中国“军中宝典”《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确实,联军并未长驱深入伊国境内,既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又维持了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十年后,而其子小布什就要鲁莽得多。不仅武力摧毁了萨达姆武装,而且摧毁了伊拉克这个国家。占领到是容易,摧枯拉朽,使命必达。但治理却要花上千百倍功夫,把石头搬上山远比把石头推下山难得多!

这就要说到审时度势。诸葛亮既知攻心为上,为啥不知审时度势呢?我怀疑真有《出师表》一文。 以诸葛孔明的智慧和远见,应该不会发动劳心费力的六出祁山的“北伐战争”。可是,身为蜀国丞相,他确实连续不断地亲率大军,六次北上,最后死在五丈原!

按说,“打仗就是打钱”,依他的精明,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可是,他就是这样一意孤行地坚持,虽然落下“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美誉,但也授人以柄。千年后,清末治蜀的官员就写了“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名联,告戒后继者要汲取孔明先生的教训。 如此看来,诸葛亮不是个“神人”,而是个充满矛盾的人。既知“攻心为上”这样的柔性战术,为何在国家发展的根本战略上却不知“审时度势”呢?

人们都说他是被累死的。司马懿闻其深夜不睡,还在查问对一个小校的处罚之事,就断定他必定会速死。作为一个千军统帅,如此过细过劳地处理杂务,如何能够高瞻远瞩地抓住军国大事呢? 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看,孔明先生患有严重的强迫症。

他强迫自己要完成先帝的遗愿,无休无止地把蜀国拖入“北伐中原”的消耗战中。这一过程中,他真的认为自己有获胜的把握吗?恐怕未必。 但是,他是一个老派的读书人,自有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何况,“北伐中原,匡扶汉室”的谋划,可是写在他出山时递给刘皇叔的《出师表》之中的!如果目标不能达成,不是显得我诸葛亮空负盛名吗?所以,无论如何,我也要北伐到底,不达目标绝不罢休!这就是典型的“强迫症人格”!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当时蜀国人口只有九十多万人口,也就是今天一个大县人口。正常来说,蜀国只能维持8万左右的部队。依靠这点部队,想要北伐成功基本不可能。

再说“宽严皆误”,也是强迫症的表现。马谡失街亭,诸葛亮用人不当才是首罪。他明知马谡只当过参谋,没有实际领兵的经历,却依然派他领兵出征。终至战败,产生了一连串的后遗症,又不得不“挥泪斩马谡”。所以,后人讥他“宽严皆误”,徒留笑柄。当初他坚持派定马谡,心中一定有一套道理说服自己,暗示自己“这是正确的决定。”这种自我暗示,会不断地强化,以致坚信不移。这不过是自我迷恋的病态而巳!

中国人心地善良,厚道待人,本无不妥。可是,对于诸葛亮这样的“神人”、关羽这样的忠义“圣君”,却总是“为遵者讳”。因此,许多能人、贤人不能从前人身上学到教训,对附在那些先贤、壮土身上的华丽外衣,虔诚地顶礼膜拜。遗憾的是,一代代的圣贤雅士的见识与做为并未见得提高了多少,重复别人的错误成了一道道不变的风景。而我们的吃瓜群众,却总是依然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一出出与己有关的滑稽戏,傻傻地笑着。 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病态的自我迷恋的强迫症吗?!(2.2.2019,己亥🐷年正月二十)


太平洋之遠


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上联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这里的解释可以解释为,能使人心悦诚服,那么反叛你的心理就会自然的消除了。

从古知兵非好战;这里解释可以解释为,从来会打仗懂得打仗,拥有军事实力的人或者国家都懂得战争的危害,不到必不得已不会轻言战争,动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那么我们可以说说这上联的深意,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台湾问题,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近代历史原因造成了我们今天这样的两岸关系。那么我们现在的做法是,让台湾同胞深刻的理解到只有祖国统一,回归大陆的怀抱才是正确而且唯一的道路。我们要告诉他们,我们是真心、用心对待台湾同胞,并且是真心希望台湾回归能赶上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这列快车,让我们齐头并进,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和分享这美好的未来。

还要说明一点的是我们今天的军事实力、政治实力、经历实力都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一贫如洗、任人宰割的旧中国了,我们现在的军队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现代化军队。不管是军事人才、军事装备、后勤保障都远胜于台湾。所以我们更知道台湾人民在建设台湾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如果一旦和大陆发生战争那么台湾将会沦为一片废墟。我们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拳头有多硬,才不轻易出手,否则是会死人的,所以不要一味的试图挑战我们的底线。

下联说不审势即宽严皆误,这里可以解释为,不根据当前的形式、实际状况来分析处理问题那么所做的决定都会是错误的。

后来治蜀要深思。杜牧《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那么我们可以说说这下联的深意,比如说为什么当年总说“两个凡是”坚持马列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固然是没错的,但是也要像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既马克思去世那么多年了,他不可能活过来针对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来给我们具体决绝的方案,他的分析只是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的判断而已,毛主席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这样的讨论我们才能彻底的解放思想,彻底的将革命进行到底,建设有我们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的进行改革开放,这也是我们的领导人一直在坚持不懈做的事情,事实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我们要以史为鉴,每次做出决定前都要深刻的从历史上找问题,根据历史的发展和客观性来分析,来处理一些现在遇到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不忘历史,我们曾经被侵略的屈辱史,时刻警示我们要我们有危机感,在每次做重大的决策前,想理性的、综合性的分析每一步该怎么走,不要重蹈覆辙把来之不易的今天带回解放前。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肤浅的理解。


九砖学士


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不审事,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人赵藩为成都武侯祠撰写的这幅对联被称作“攻心联”,他以史为鉴,借古论今,对当时四川总督岑春煊进行劝诫。关于这副对联所涉及到对诸葛亮本人的认知,对他在蜀汉政权作为的评价,学界一直在这方面有研究论述。


一般认为上联“攻心”,攻的是“反侧之心”,就是怀有不安分的心,那在蜀汉政权里,谁最不安分跃跃欲动呢?这得剖析蜀国的政权结构,会发现刘备集团从荆州入川后,荆州势力一直是诸葛亮等仰仗的主要政权力量,而益州本土人士处在士大夫阶级最底层。

这种社会阶层矛盾,诸葛亮并不是不清楚,但是他的工作重点始终没有放在争取益州本土人士的支持上面。相反诸葛丞相“安内必须先攘外”,通过北伐战争的手段来转移社会矛盾,对蜀汉长期进行军事化管理,对于益州人来说是处于高压政策之下。


所以作者在上联下半句认为,只要处理好益州本土阶层的利益,蜀汉的所有危机就用不着用战争的手段来化解。内政的困扰从益州人的利益处考虑,不应该采取对外战争的办法,否则只能徒劳无功,加速死亡。

下联的“不审势”当然从字面上通俗理解是“不识时务”,谁不识时务,怎么算识时务,后人只能揣测赵藩的意思,所以有很多看法。

蜀汉政权高举“兴汉”的大旗,只是可惜在当时,在益州这种论调已经过时,尽管刘备,诸葛亮等人不愿面对,不愿承认。曹丕已经称帝,他祭出的“九品中正制”很好地得到了士族的支持,曹魏的政权坐稳当了,另外江东孙权是最早有意识地把江东豪族和东吴政权捆绑在一起。

这两处地方的各阶层士大夫都充分参与政权建设和运作,只有蜀汉在用人制度上产生严重偏差,使蜀汉只是荆州集团的蜀汉,在士人中人为制造利益切割。既然益州本土和政权利益无缘,不管蜀汉政权如何操作,是严格也好,是宽容也罢,他们会如何等待蜀汉的掌权者呢。只有袖手旁观,高高挂起,即便敌国兵临城下,只有劝降的,没有誓死效忠的。

对联警示后来人要注意蜀汉政权碰到的问题,“蜀人治蜀”的必要性。从现代角度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政权基础一定是建立在当地人士或代表广泛利益的人员上,否则一旦风吹草动,因为基础不牢就地动山摇。

所以特别是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当地自治,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也是同样道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看遍山川


自古蜀国治理不易,清朝更是如此。要知道蜀地也就是四川,少数民族多,无论谁主政四川,都要面对民族团结这个问题。满族和汉族,少数民族之间还是有隔阂的。乾隆期间,大小金川两次战役,至少减弱了清朝一半的国力。


张医仙010


审时度势!求同心即是攻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