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68037215
按照這個問題來說,古代的第一個戰神是蚩尤,處於三皇五帝的時代,是九黎部落的首領。蚩尤,光是名字就讓人感到恐怖,蚩,按照甲骨文的意思解釋,下面的蟲是蛇的意思,上面是止,就是腳指頭的意思,蚩,就是蛇咬腳的意思。尤則是災難、罪過、怨恨、責怪。
而九黎這個部落的名稱,本身就有“蛇災地區的人”的意思,所以從字面上理解,蚩尤,九黎部落,本身就有著讓人生畏,恐怖的意思在裡面了。歷史記載中的蚩尤,銅頭鐵臂、刀槍不入、呼風喚雨、騰雲駕霧,讓黃帝十分頭疼,召喚了天上的九天玄女助戰才打敗了蚩尤。
雖然蚩尤在與黃帝的戰爭中戰敗,卻得到了勝利者的最高禮遇和尊重,被尊為“兵主”,在後來的封禪大典中,是繼“天主”和“地主”之後第三個被祭祀的神,也是歷史上真正的第一個被封為“戰神”的人,沒有爭議。
Avivid248
在先軫之前,其實就出現許多著名的軍事家。比如夏朝的寒澆,是類似項羽般的猛將;比如商之商湯,十一戰而無敵於天下;比如周之姜太公,是中國兵法的祖師爺;比如春秋初期的鄭莊公,幾乎打敗周邊的所有對手,雄霸中原。不過,以上諸軍事家,由於史料簡略,對其軍事謀略的具體情況,我們並不太知曉。而先軫指揮的兩場著名的大戰:城濮之戰與崤之戰,史料均有詳細記載,因此說他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戰神,也說得過去。
城濮之戰:晉國霸業的決定性一役
城濮之戰,是先軫指揮藝術的代表作。
這場戰役是在城濮這個地方展開。先軫指揮晉軍,部署如下:中軍由元帥先軫指揮;上軍由狐毛、狐偃統領;下軍由欒枝、胥臣為正副司令。楚軍的部署是:令尹子玉指揮中軍,為楚之主力部隊;左軍由司馬子西指揮,統領申、息兩邑的軍隊:右軍由鬥勃所統率,主要是陳、蔡兩國的軍隊,戰鬥力不強,這是楚軍的弱點所在。
針對楚軍的佈局,元帥先軫作如下安排:以欒枝與胥臣的下軍迎戰楚軍團中的右軍,即楚軍最薄弱的環節,其餘兩軍先按兵不動,等待先軫的命令。
能否擊敗強大的楚軍,關鍵在於擊垮楚軍中實力最弱的右軍兵團,即陳、蔡聯軍。晉軍下軍副司令胥臣率先發動進攻,陳、蔡兩國的軍隊本來戰鬥力就不強,在晉軍的猛烈攻擊下了手腳,很快演變成一場潰逃。
在晉軍下軍與楚軍右翼兵團開戰的同時,雙方最強大的中軍都沒有輕舉妄動。為了攪亂楚軍總司令子玉的判斷,晉軍總司令先軫連續實施三個欺騙手段。
欺騙之一,右翼的上軍司令狐毛掛起中軍元帥的旗幟,讓子玉錯誤地判斷晉軍實力最強的中軍乃是位於右翼。
欺騙之二,狐毛、狐偃的上軍假裝畏懼後撤,營造晉軍內部混亂的假象。
欺騙之三,下軍司令欒枝在晉軍陣地後方,讓一部分士兵用戰車拖動砍下的樹枝奔馳,揚起漫天飛塵,製造逃跑的假象。
晉軍一系列軍事欺騙戰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楚軍總司令子玉觀察到晉軍右翼出現撤退的混亂局面,接著又是在陣地後方揚起漫天塵埃,判斷是晉軍士兵開小差,駕著戰車逃離戰場。他必須抓住這個機會,展開全面進攻。
子玉果斷地下令左軍司令子西出擊,奔襲晉軍的右翼。
子西急著搶下頭功,命令楚國士兵全力進擊。晉軍右翼的上軍兵團只是佯裝退卻,當楚國左軍戰車以迅雷般的速度發起衝鋒時,上軍司令狐毛下令全體戰士調轉車頭,做好戰鬥準備,迎擊楚軍。
先軫誘敵深入的計劃取得成功。此時晉軍右翼的上軍兵團偽裝撤退,位置在中軍兵團之後,而子西的楚軍在進攻時,必然要穿過晉中軍的右側,才能對上軍兵團實施攻擊。就在子西穿過晉中軍的右側時,先軫見楚軍已經進入晉軍的夾擊範圍,他果斷投入最精銳的部隊,對楚國左軍實施攔腰截殺。
楚國的中軍仍然按兵不動,子玉本以為晉軍已喪失鬥志,但他沒想到,晉軍的撤退根本是個圈套,致使子西兵團遭到晉中軍與上軍的夾擊。子玉一看大勢不好,趕緊命令楚國中軍兵團向前推進。
然而戰場的形勢已經變化,晉國人掌握了主動權。
楚軍右翼的陳、蔡兵團已經退出戰鬥,落荒而逃,子玉兵團右翼已經失去保護,如果貿然突進,後路很可能晉軍所截斷,那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此時楚國左軍在晉國上軍與中軍的夾擊下,完全招架不住,很快被擊潰。
子玉的中軍已經成孤軍,如果不能撤出戰鬥,勢必被晉國的三路大軍合圍殲滅。勝負已判,子玉長嘆了一聲,無力挽回敗局,他下令中軍全線撤退。
此役,楚國的三個軍被打垮兩個軍,除了陣亡人員外,被俘虜一千多人,被繳獲的戰車一百輛,陳、蔡兩國軍隊損失要多一些。這一戰,是晉楚兩大強國的第一次交鋒,確立了晉國的霸權。
崤之戰:秦國的滑鐵盧之役
一代雄主秦穆公為了東進中原,派出孟明視、西乞術等將軍率遠征軍偷襲鄭國。然而,這次遠征卻給秦國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在晉國首都絳城,晉襄公主持軍事會議。會議的核心議題,就是要不要消滅這支秦國遠征軍。
三軍統帥、一代名將先軫是最堅決的主戰派,他力排眾議道:“秦國是不講道義的國家。對於不講道義的國家,消滅他們的機會來了,這種機會不是經常有的,稍縱即逝,如果再爭論下去,就沒有機會了。上天要讓他們的遠征軍栽在我們手中,我們是不可以違背上天的,放過敵人,就是留給自己災患。”
先軫的意見獲得大多數將領的支持,為全殲秦師,晉襄公決定不宣而戰。
戰場選擇在殽山,這是秦軍返回途中必經之地。
先軫發佈軍事動員令,並邀請長於山地戰的姜戎(戎人的一支)參加。晉軍主力與姜戎部隊陸續進入殽山區域,埋伏起來,等待秦軍鑽入預先設定的大口袋。
四月十三日(公元前627年),西行途中的秦國軍隊行進到殽山最險峻的地帶,遭到晉軍的伏擊。晉國人以逸待勞,以眾擊寡,更控制了險關隘口與制高點,再加上一代戰神先軫親自出馬。無論天時、地利或是人和,晉國人都佔據上風,秦國人何以抵擋呢?
殽山之戰,秦軍全軍覆沒。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員大將全被俘虜。這是秦國曆史上最慘重的失敗,秦穆公東進中原的美夢被徹底打碎!
君山話史
先軫,姬姓,先氏,因封邑在原,又稱原軫。作為一代名將,他以謀略著稱,晉文公曾考慮讓他做元帥,統帥晉國六軍,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有元帥頭銜而且還做出元帥戰績的軍事統帥。
在城濮之戰中,先軫不斷出謀劃策,從軍事對戰建議到政治外交方面的權謀之術,全都用上了,最終助晉國取得勝利,大敗楚國,楚國統帥子玉因此而自殺。此戰過後,晉文公召集諸侯會盟,周襄王命晉文公為侯伯(諸侯之長),晉國霸業就此確立,楚國只能躲在角落裡默默痛哭了。
“城濮之事,先軫之謀”,這句話說明了先軫在城濮之戰中的功勞,同時也充分反映出他高超的戰爭藝術,謀戰從此登上歷史舞臺,反間、佯攻、詐敗、誘敵等等戰術,先軫用的得心應手。
城濮之戰後,先軫受到了晉文公及之後國君的重用,也帶兵打了好幾次仗,其中最重要的是崤之戰。
城濮之戰的對手是楚國,而崤之戰的對手則是秦國,與楚國不同的是,秦國並不是晉國的書面敵人,而是盟友,所謂秦晉之好,指的就是秦晉兩國經過多次聯姻以鞏固兩國的同盟友好關係。但是,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在利益面前,盟友也是可以丟棄的。
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晉文公逝世,其子晉襄公繼位,不久鄭國國君也死了,秦穆公見兩國新喪,覺得有機可乘,便派軍偷渡晉國進攻鄭國。秦軍走了幾個月才越過晉國來到滑國,正想進攻鄭國時卻被鄭國商人弦高用計騙過,以為鄭國有備,於是就滅滑而還。
可秦軍統帥也不想想,晉國的偵察能力有那麼弱嗎?他們的行蹤早已經暴露了。晉國得知秦軍踏上歸途後,召開了一場會議,由於先軫力主,晉襄公決定設伏吞掉秦軍,伏擊地點選在崤山,因為這裡是秦軍的必經之地,同時地勢險隘,很適合打埋伏。
雖然是盟國,但是一聲招呼都不打就跑到人家國內是很不禮貌的,是隨時可能捱揍的,秦軍本應時刻保持警惕,卻因為來的時候太順利而掉以輕心,殊不知,這只是晉國的誘敵之計而已。
秦軍大大咧咧地抵達崤山,沒有任何防範,就在統帥的帶領下進入了狹窄的通道,結果被晉軍一前一後包了餃子。為了一戰殲敵,晉襄公穿著喪服就上了,國君親自督戰,晉軍士氣大漲,嗷嗷叫著往前衝,秦軍全軍覆沒,只有統帥孟明視三人被俘。
崤之戰對秦國的霸業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也成功維護了晉國的霸業,所以一路上晉襄公心情都不錯,打算把那三個秦將帶回去祭天,告訴老爹自己打了勝仗。
晉襄公的想法,也是先軫等人的想法,可晉襄公的老媽不這麼想。雖然她是晉國國母,但同時她也是秦國公主,秦穆公是她的父親,看到秦晉兩國聯盟破裂,母國將領就要身首異處,她傷心不已,決定救下這三人。
她跑來兒子面前,請求把三將放回秦國,說反正秦穆公也會殺了這幾個敗軍之將,此舉多少還可以彌補一下兩國關係,以免兩國結怨過深,讓楚國得了便宜。面對母親的再三勸說,晉襄公動搖了,答應釋放三人。
命令下達,孟明視等三人走出了牢房,這三人都不傻,知道自己為什麼能夠出來,也知道自己將面臨什麼,所以他們連囚服都顧不上脫,撒腿就跑,一下子就跑沒影了。
很快先軫朝見晉襄公,問及三人,晉襄公如實以告,先軫聽了大為光火,大怒道:“武將費盡心力才在戰場俘獲他們,一個婦人的幾句謊話就能讓他們離開國都,你這是毀傷戰果,長敵人的志氣,晉國必亡!“
說完,先軫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頭也不回地走了。(不顧而唾)
晉襄公愣愣地站在原地,沒想到平時忠順的先軫竟然能做出這種行為,不過他也不是昏君,被先軫一頓大喝,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立即派人去追,但為時已晚,那三人已經跑回秦國了。
得知秦將已經跑了,晉襄公也沒辦法,還跑去向先軫道歉,先軫之前一時怒火湧上心頭,所以出言不遜,現在他也為自己的失禮舉動後悔不已,見晉襄公還來道歉,就更加自責了。此後,先軫內心積鬱,從自責變愧疚,由愧疚轉心死,越來越走向極端。
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年),狄人進攻晉國,先軫率軍迎擊,在箕地大敗狄人。這場戰役對霸主國晉國來說並不算大戰,但卻出了意外,元帥先軫戰死。
在戰鬥中,原本在中軍後方指揮的先軫見勝局已定,脫下身上的甲冑衝入狄人軍隊,這是自殺式攻擊,先軫毫無意外地陣亡。這位名將最終還是耐不過內心的煎熬,以死明志,同時也以死謝罪。
先軫死後,狄人有感於先軫的忠勇,將他的屍身和頭顱送回了晉國軍營,晉襄公感慨不已,下令先軫的兒子繼任中軍統帥,算是對這位熱血元帥的補償。
平沙趣說歷史
先軫是在晉國發生“驪姬之亂”後,隨公子公重耳逃亡他國的五個隨從之一,十九年後重耳在宋、楚、秦三國的幫助下回晉國繼位,是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而晉國之所以能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是在於它打敗了當時華夏最厲害的兩個國家楚和秦,這是在中國春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兩場決定性戰役:城濮之戰和崤之戰,而指揮這兩場戰鬥的人正是先軫。城濮之戰挫敗了楚國佔據中原問鼎天下的雄心壯志,而崤之戰讓野心勃勃妄圖東出函谷關逐鹿中原的老秦人付出血的代價,隨後秦國改變策略轉而向西北西南進取,佔隴右據巴蜀這才為最後統一六國夯實了基礎。再加上城濮之戰一改以往諸侯約期列陣征戰的死板,採用靈活機動的用兵策略,避強擊弱,佯退誘敵,各個擊破,同時戰場之外離間、嫁禍陰謀詭計無所不用,從此徹底改變了戰場上的戰鬥形式。而在之後與秦人之間的崤之戰又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殲滅戰”,將出函谷關的兩萬精銳秦軍一網打盡,還生俘三名秦軍主帥。對後世戰爭形態的影響和對當時各國形式的改變來說,先軫可算是有史以來中華第一個戰神。
有意思的是先軫這個人不僅上陣打仗是一把好手,在個人品德方面也是十分完美。當年隨重耳逃亡,背井離鄉一逃就是十九年,要知道古人壽命可比當代人低的多,在過了三十歲就自稱“老夫”的古代這就是小半輩子了,可見這個人是多麼重情重義。而崤之戰之後,當時的國君晉襄公因為聽信了嫡母懷贏的話放走了俘虜的三名秦軍主帥,先軫盛怒之下怒斥晉襄公,最後甚至“不顧而唾”。事後先軫冷靜下來,十分後悔不該不顧君臣之禮,雖然晉襄公並沒有責怪他還反而向他道歉,就是這樣也沒能讓他釋懷。不久狄人攻打晉國,先軫在箕谷設伏大敗狄軍,眼見戰鬥已經結束,先軫卻脫下頭盔衝入敵軍陣中,最終力戰而死。原來先軫認為只有這種方法才能洗刷侮辱君主的罪名,也只有這種方法才能讓他這個軍人死得其所。
無恥之徒31
先軫:春秋晉文公晉襄公時期的晉國軍事統帥,統兵指揮了晉楚的城濮之戰並大勝,是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機動作戰;統兵指揮了對秦的“崤之戰”並大勝,是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伏擊戰!
相比其他春秋時期優秀軍事家,先軫:生不詳,卒於公元前627年;孫武:生於公元前545年,卒於公元前470年;吳起:生於公元前440年,卒於公元前381年。因此,先軫是中國春秋時期最早的優秀軍事家!
由於周朝存留的史料不多,對周朝的軍事家歷史介紹很少,可以說先軫是有比較完備史料記載的第一位優秀軍事家,“戰神”只是現代人們對優秀軍事家的別稱,所以也可以說,先軫是中國歷史出現的第一位“戰神”!
先人性後理性
第一位戰神是九天玄女,她率領本族,征戰的核心地區應該是河西、河套,邊緣地區可能到達天山南北、崑崙山,從接連不斷的戰鬥中提煉了兵法。黃帝部落向張家口地區北遷時,或許和玄女部落有過接觸。
另一位個人武力空前絕後的人物是提梃氏,他率領太湖一帶族人(那時太湖一帶範圍很廣),提著一根梃,橫勇無敵,記載中好像這麼寫的: “提梃而治,天下始君”。
飄渺9913
先軫遇晉文公而為戰神,遇晉襄公而亡身,幹事業,看老闆。
錢君談史
這世界早先沒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