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狀元、探花、榜眼在當今是什麼文憑?

巴山老區


其實這是無法比較的。就好像拿現在全國高考的一二三名去比較,只能說能力或者水平有一點差距,實際上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進入的都是頂尖大學,有什麼可比性呢。

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殿試。

科舉創建於唐朝,武則天首開殿試先河,但是那時候只有狀元而無榜眼和探花。直到宋朝才首次出現這兩個稱呼,並固定為第二第三,同時固定了殿試製度。到了元朝把參加殿試獲得成績者按成績劃為三甲,狀元榜眼探花同為一甲,也就是說,在古代,狀元榜眼探花似乎可以看做是全國最優秀的三個人。

但是古代的科舉相對現在的考試製度來說要不公平得多,在鄉試會試裡面。受賄,夾帶,代考這些暫且不說,很多人甚至只是因為衝皇帝名諱就被剝奪了參加科舉的資格,最有名的就是詩鬼李賀。實際上殿試也好不到哪裡去。

在宋太祖時期,就有官員李仿在朝堂上公然弄虛作假,“用情取捨,”錄取38人,但是有兩人在對答的時候表現太差,加上落第的士人徐士廉擊鼓鳴冤,事情才敗露,宋太祖複試發現落選的195人中有101人可被錄取,可見殿試之黑暗。之後皇帝親自主持之後,雖然稍有好轉,但是因為沒有客觀的評判標準,皇帝可一言獨斷,隨意更改結果。

考官和皇帝全憑個人的喜好,考生的性格字跡長相全都成了評判的標準之一。就曾有過不少因為長得醜而錯失狀元的有才之士,例如黃巢。所以真要說狀元榜眼探花和其他進士有什麼高下之分,恐怕是有些牽強的。

如果這個問題修改成秀才舉人和進士對應的文憑,那就可以比較了。

按照湖南大學李冰教授的分析,秀才相當於本科生,舉人相當於研究生,進士相當於中科院院士。

據記載,清朝有士人階層20萬人,而士人階層的門檻最低也就秀才。那個時候,全國有接近4億人,可見秀才的難考程度,比一般本科生可是難考多了。秀才三年考兩次,每次錄取2萬人左右,也就是一年一萬三,也就是大概現在排名靠前的985院校的文憑水平。

而舉人就更強了,三年才考一次,一次不過錄取三四千人,平均一下,一年不過一千人,大約是清北博士後的水平。而進士三年不過錄取200多人,一年不足一百人,現在也只有中科院院士可以相比了。

硬要比較一下狀元榜眼探花的話,大約就是中科院裡面排名靠前的院士了。


無筆史官


據統計,中國歷史上,科舉制度發展了1300年,共計誕生11萬名進士,也就是說平均每年84人,而科舉制度中,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人,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

按在古代的科舉制度,前三甲可以直接進入翰林院擔任修撰,可謂是前途一片光明,幾乎是侍郎、巡撫、御史等官職。

狀元類似於如今高考的榜首,並不是省份榜首,而是全國榜首,但是因為如今每個省份的高考制度不同,其主要是考題不同,說現在很難區分,甚至就連每個大學對每個省份的錄取人數也不同,分數也存在差異,也就沒有全國第一的說法。

古代則不同,要取得全國第一,也就是狀元,首先要經過童試,童試又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之後再是鄉試,接著才是會試,只有會試之後才到殿試,殿試試題由內閣預擬,再由皇帝選定,或者是皇帝直接出題,明清時期才分三甲,一甲三名,由皇帝分別選出狀元、榜眼、探花。

如果以學歷文憑定位的話,狀元、榜眼、探花應該是同等文憑,只是分數高低不同而已,有人統計出相對應的對照表,如圖所示:

這樣看的話,古代的狀元對應的就是院士,榜眼就是博士後,探花就是博士,但是這種對比著實沒有意義,古代每個時期每個階段就出現一甲三人,也就是說狀元、榜眼、探花在同一時期就各一人,然而今天的博士、院士一大把,如何對等?

況且古代能夠擠進前三甲的人,就算再沒有能力、運氣再差,一輩子都進不了京城為官,但是至少也能夠在地方上混個五品知府什麼的,幾乎相當於現如今的市委書記,而現在的博士甚至是院士都未必有這樣的地位。

而狀元更不必多說,出閣入相也不稀奇,榜眼也未必比狀元差,有的狀元在為官仕途方面還不如榜眼,但是探花有個規定,也就是必須長得俊俏,至少不能太醜,我們經常會看到京劇中所謂的探花郎。

所以不能同等並論,畢竟不一樣的晉升制度,只能自己感覺,現在還出現許多中考狀元、高考狀元,亦或是本地狀元,那和古代的狀元根本就沒有可比性,但是就涉及的知識面應該是沒有現在讀書人廣泛的,所以實在難以比較。


羽評郡主


隋煬帝少有的一件成事,便是發展了科舉制,寒門便有了盼頭。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改變命運。


科舉制成熟後分為六級:童生(第一級縣試)、秀才(第二級府試)、舉人(第三級院試)、貢士(第四級鄉試)、進士(第五級會試)、探花(第六級殿試第三名稱探花)、榜眼(第六級殿試第二名稱榜眼)、狀元(南宋以後,殿試第一名稱狀元)。

若是誰家兒郎中了個狀元、榜眼或者是探花,真可謂方圓幾里都要跑來賀喜的大事。范進中舉竟喜極而瘋可以看出其重要性及艱難程度。

這古人為之瘋狂的狀元,在當今又是什麼文憑?

很多人認為狀元是一種官職,其實不然。糾正一下人們的錯誤觀念,中了狀元只能說你有了一個當大官的資格。至於你的官位到底如何,還得看皇帝賞識。

不過,一般能當上狀元的,皇帝必定賞識,做大官的幾率也很大。在此,我們著重分析文狀元。
▲古代考試

狀元,即進士一甲第一名。狀元一般出任翰林院修撰,是從六品官(一般情況)。我們這裡補充一下,狀元是沒有官職的,官職和品級都是皇帝后封的,皇帝給你幾品,那就是幾品。

不要覺得狀元的官職小,在翰林院可是傳統社會中層次最高的人士群體,在這裡很容易升官發財。

但是一般狀元很難升至宰相。值得一提的是,皇帝是不會因為高興就把公主嫁給狀元的,這是後人的無稽之談。

榜眼,即進士一甲第二名。 榜眼一般可能成為翰林院編修,是正七品官職,官位較狀元自然要次一點。

有時榜眼也會成為外放縣令,這個官職自然不然在翰林院裡安逸。做縣令不僅更累,而且升遷之路比較坎坷。別看在翰林院也是個芝麻大官職,可是升遷之路通暢,可謂平步青雲。▲古代考試放榜


而探花是古代科舉考試中對位列第三的進士的稱謂。這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原本只是一種戲稱,和名次無關。

據史料記載,唐代進士及第後有隆重的慶典,其一便是在興花園舉行探花宴,事先需要選取同榜進士中最為出色的兩位擔任探花史。

唐《秦中歲時記》中這樣寫道:

“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罰。”

由此可以看出最早的“探花”一詞只是指慶典活動中的兩位年輕的進士。

直到清朝,從趙翼寫的一文中可以看出從明朝開始,狀元專指殿試第一名、榜眼專指第二名、探花專指第三名。而早在南宋後期,第三名進士改稱為探花。狀元、榜眼、探花,他們作為三鼎甲,合成於南宋。


狀元、榜眼、探花均是由殿試選舉而出的。在古代,狀元出任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出任翰林院編修。

我們知道,翰林院是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作用主要在於培養人才。在各朝各代,翰林學士一直是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

在現今,翰林院的地位則相當於是中央黨校加上中科院和社科院。

它的性質有點像為中共中央服務的秘書一樣,如果被重用,到可以說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狀元、榜眼、探花在現今的地位就差不多相當於是院士級別的人物。

同樣的,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狀元、榜眼、探花只是排名,對應的分別是在科舉考試中取得的第一、第二、第三名,如果被投入翰林院,他們則是官員。因此,與其說對應什麼學歷,不如說對應什麼官職。


科舉考試是選官,而當今的教育目的則是為了選拔人才投入到國家各個行業。因此,它的性質更加偏向於公務員考試這樣的國考。

而狀元、榜眼、探花,他們的地位就相當於公務員考試中對應的第一、二、三名。這也就是說並不能將狀元、榜眼、探花看作是學歷,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非要來一個學歷對比,也不是不能對比,只能說按照相同的知識體量來看待。不管怎麼說,今天的本科生是遠不能及的。

如今的大學生,相當於在每個領域都有所涉獵,然後通過各種選拔,最後才能進入到大學。在這一點上面,和古代的秀才有得一拼。

但是如果把大學生真正拿到古代,可能就連秀才都考不過。不過秀才之於古代,文憑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生,但是知識量最起碼是研究生。古代的狀元、榜眼、探花,他們除了在各方面領域都有所建樹之外,還在某一方面有著非常高的造詣。如果按照這樣相比,我們的博士生、博士後可能對應於他們的這一層次。


史之策


根本是兩回事情。

狀元榜眼探花,是全國高級公務員考試的前三名。如果一定要和學歷掛鉤,則他們都是第一等的進士,也就是一甲,算是博士,二甲進士算是碩士,三甲進士算是本科,舉人算是高等大專生,秀才算預科畢業。

不過,從知識量與寬度來說,科舉人員的水平都是文科,面窄但具備深度。科舉需要背誦四書五經,熟記詩詞韻表,牢記本朝典章,才能學習八股文。因此,明清進士的平均年齡是34歲,需要自5歲啟蒙後苦讀30年,經歷數十場艱難考試,才能獲得出仕資格。


四川達州


類似問題回答了不少,再次重申一遍:科舉考試不是學歷教育,而是官員選拔制度,和學歷文憑沒法比。如果硬要和當今比較,只能勉強和公務員考試中的國考比一下。

科舉制度是我國官員選拔制度,起源於隋,完善於唐,成熟於兩宋,盛極於明清。

科舉考試是全國性的考試,以明清時期為例,需要經過三個層次的考試。

一是鄉試,又稱發解試,由省一級組織,鄉試合格者稱舉人,又稱舉子,鄉試第一名稱解元,即發解試的第一名。當初唐伯虎就中過鄉試第一名,因此得名唐解元。

通過鄉試中了舉人,表示你獲得了進京參加會試的資格。明清以前,發解試僅是資格考試,舉人一般不能做官,但在明清時,舉人也可以做官,所以范進中舉後才會陷入癲狂。

二是會試,由禮部組織,明清以前稱省試,每年一次;明清時稱會試,三年一次。會試合格者稱進士,因此各地舉子進京參加會試,也稱為考進士,會試的第一名稱會元。只要考中進士,別管第幾名,都可以直接做官。

三是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本質是會試的一部分。皇帝親自測試會試合格的進士,根據成績取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即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因此所謂狀元、榜眼、探花,本質上還是進士。

所謂三甲,指的是進士中的三個等級,至少有數十上百人,並非指成績最好的狀元、榜眼、探花這三個人,人們常用“名列三甲”指代考試前三名,是一個用詞錯誤。

無論哪一級考試,科舉考試都是朝廷選拔官員的考試,而不是類似高考的學歷教育,我們如今的公務員考試幾乎和科舉考試一個模子刻出來,只不過科舉考試是全國組織,公務員考試卻是分級組織,科舉考試更像公務員考試中的國考。

古代沒有現代完善的學歷教育,大多數知識教育是通過私塾、書院等完成的。從北宋開始,朝廷從中央到地方設立太學(國子監)、州學、縣學等一系列官辦學校,但這些學校並非為社會培養知識型人才,也不是如今的學歷教育,仍然是為朝廷培養官員的。

綜上所述,古代科舉考試的進士、舉人、秀才,跟現在的小學、中學、大學等學歷教育沒有任何可比性。如果硬要比較,古今的知識結構、知識層次完全無法同日而語。比文學經典,古代完爆現代;比科學知識,現代完勝古代。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狀元、探花、榜眼其實是同一級別的考試中,按照排名而出的前三名,三者都是進士。進士是古代科舉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科舉考試並不是考取文憑,而是選拔政府官員的一種考試,與現在考取文憑的中高考、研究生等考試具有這本質的區別。

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弄明白科舉考試和現在的文憑考試之間的差別。

在現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已經把高考與科舉相提並論,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儘管二者在形式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兩者存在本質差異,科舉考試本質是人事考試製度,考選出來的人,有資格被皇帝選派到各個地方擔任官員,一般來說,只要考中進士,到地方當一個縣令是很正常的。

而文憑考試中的高考制度,實際上就是教育系統中的升學考試制度,科舉以當官,高考是為了繼續學習,高考考的再好,也不能去當官,只不過能選擇一個好一點的大學,在大學讀完之後,還有更高文憑的考試,比如研究生、博士生的考試,然而即使在博士生考試後,依然不能去當官,說到底,文憑考試是對學員學歷的評定。

科舉考試其實和現在的公務員考試有一定的相通之處,科舉考試後一旦中了功名是可以上崗工作的,公務員考試也是如此,考中公務員崗位,也是成為國家公務人員的,二者都屬於國家選拔官吏的一種資格考試。

但是二者之間依然不可等同,之間存在很多差別。

科舉≠文憑

古代的狀元、探花、榜眼什麼的,跟文憑根本就不掛鉤,文憑指的是受教育的程度,而古代是指做憑證的官方文書,也就是說古代根本就沒有現在意義上的文憑。

舉一個簡單點的例子,古代各行各業的手藝人都是師徒相傳,出徒就能上崗,然而,現在國家對於技工都劃分等級,通過考試和工齡來提升自己的技工等級,比如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等,而這個技工等級在古代是絕對沒有的。

從古到近,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總有人喜歡把古代的職位、職務、職業拿到現代來比對,實際上很多東西都發生了本質的改變,又比如很多人將古代的仵作當作現代的法醫,其實也是不對的,古代的仵作只是負責檢查屍體,而由驗屍官寫成報告,仵作頂多算個小吏,並不屬於官員,現在的法醫從身份上就是公務員,根本不可相比較。

至於拿現在的大學生跟古代的秀才,碩士生和舉人,博士生和進士相提並論,其實根本是無稽之談,沒有可比性。


史論縱橫


<strong>狀元、榜眼和探花是古代科舉考試殿試環節的前三名。考中進士本就是科舉考生的最高追求,而進士又分為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三人,二、三甲若干人,狀元、榜眼和探花就屬於進士一甲,賜“進士及第”,這是何等的榮耀。

古語說“學而優則仕”這句話就能很好的說明科舉考試的本質,即朝廷通過科舉考試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官吏。現在的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和科舉考試很像,但科舉考試並不能和文憑掛鉤,即科舉考試的意義不在於教育,而在於選拔官吏,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文憑則注重的是教育本身。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倒是如今的公務員考試和科舉考試更為相似。

一般認為科舉考試起源於隋朝,完善於唐朝時期,不過對於隋朝有沒有正式開設進士科還存在爭議。隋朝之前,世祿世卿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等都曾是選拔官吏的制度,只是都脫離不了世家大族的把持,出身是主要的,能力有沒有反而並不重要,因此官員的水平是參差不齊。

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投牒自進的個別情況,這是科舉制度的萌芽,但在隋朝時期,雖然九品中正制被取消,但察舉制依舊是主流,科舉選士在個別情況下開始實行。而到了唐朝時期,科舉制度真正成為一種通過考試選撥官吏的定製。由此打開了百姓和庶族進入官場的唯一通道。

622年的科舉考試是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科舉考試。當時的第一名也就是狀元名為孫伏伽。孫伏伽在隋朝就是一名小官吏,參加了大唐的第一場科舉考試,狀元及第,後任大理寺少卿,最終官職大理寺卿和陝州刺史。

當時的考試科目種類繁多,但大體上比較受歡迎的就是進士科和明經科,其中又以進士科最為重要。科舉考試的第一名名為狀元或者狀頭,意思是投牒自進考中的第一名。

在唐朝時期,還沒有出現榜眼和探花,不過卻有探花郎(探花使)的存在,考中進士後,同榜 的進士要湊錢來舉行慶祝活動,先從進士中選出兩名年齡最小的俊美少年,然後兩人遍訪名園,探採名花,再到瓊林苑賦詩,用鮮花將狀元請出來,一起慶祝這一人生的快事。這就是所謂的探花郎,可以看出,這個稱謂與名次並沒有關係。

但到了宋代以後,探花開始用於科舉考試的進士名次,其中榜眼為第二名,探花為第三名。

實際上,狀元、榜眼和探花雖然在科舉考試中是極致的榮耀,到卻不代表在後來的官場上如魚得水,歷史上狀元大約有七百多名,榜眼和探花相對來說少一些,這些人在位居高位的不多,能在史書上留名的也很少,反倒是一般的進士出身,在宰相中佔一定的比例。

對於參加科舉考試的人來說,進士只是官場的敲門磚,進入官場之後還是要看個人的修行,這放在現在同樣適用,在學校裡考了第一名,不代表進入職場之後就很出色,職場又是另一個考場,如何交出滿意的答卷,端看個人的修行。

唐朝初期,進士科考試是選拔官吏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有不少宰相都是進士出身,世家大族則主要是靠門蔭入仕。但到了中晚唐時期,皇室衰微,科舉考試被世家大族主宰,能不能做狀元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家世以及和當朝權貴的關係,所以狀元的光環也不是那麼的迷人。

而且著名的牛李黨爭在一定程度上也與科舉考試有關係,以門蔭入仕的李黨與靠科舉考試進入官場的牛黨之爭,持續了數十年。

但不可否認的是,科舉考試確實為大唐輸送了大量的人才,至於隨著時代的進步,科舉考試進一步發展和改變,逐漸就形成了八股取士的制度,讀書人真就成了讀書人。


蕭曉四姑娘


不光是狀元、榜眼、探花,古代科舉考試的所有功名都與今天的文憑是兩碼事。



科舉考試是在幹什麼?實質上它是一種選官制度,放在今天來說,就是由國家主持的公務員招錄考試啊。一旦考中進士一級的功名,考生就可以直接做官,參加工作了。當然,同樣是考中進士,究竟能以怎樣的起點開始自己的仕途,最後又能做到什麼官職,這很難說,但有一點是確切無疑的,他們基本上都能成為國家體制內的公務員了。即便是那些折戟於會試或是沒有能力再參加會試的舉人們,他們其實都是有希望做官的,只是希望比較渺茫而已。



這就是古人那句“學而優則仕”的含義。



而文憑,也就是學歷,是能夠代表一個人知識和學習能力的體現,是近現代學歷教育出現後才有的概念。要說文憑跟找工作沒關係,那不可能,用人單位為了節約招工成本,通過文憑來尋找有可能具備較高工作能力的從業者,國家招錄公務員也有學歷要求。但從沒聽說過一個人拿著大學文憑乃至於碩博文憑,出來就能直接得到工作的,還是要再經歷一個選拔過程的,而更高的文憑在這個選拔過程中確實是更有優勢的。


達摩說


科舉制是我國古代官員的選拔制度,起源於隋,完善於唐,成熟於兩宋,明清時期達到頂峰。

在明清時期,考試一般是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鄉試

參加鄉試並獲得第一名的,被稱為解元。

第二步:會試

參加會試並獲得第一名的,被稱為會元。

第三步:殿試

參加殿試並獲得第一名的,被稱為狀元。

殿試是武則天開創的。

所謂殿試也就是皇帝親自在大殿上選人的一種舉措。

狀元也並不一定是最好的成績獲得者。最好的成績獲得者應該是“三元合一”的,也就是說鄉試獲得了第一,會試獲得了第一,殿試還是獲得了第一,這是非常厲害的。

探花也是出自殿試,是在殿試中考取第三名的人,探花這個稱謂和位置是在北宋晚期確立的。

榜眼也同樣出自殿試,是在殿試考試中考取第二名的人。

殿試第一名的狀元,第二名的榜眼,第三名的探花合稱為“三鼎甲”。

前三甲一般都是進翰林院,一般都是授七品編修,皇上喜歡狀元哥可能會高一點。給皇帝草擬詔書,三五年後再次進行分配,常見的是做太學老師,也有的去鴻盧寺做外交官,運氣好點的可以到禮部上班。

其實只是翰林院出身,就已經很不錯的了。有了十來年的工作經驗,一般都能到待郎級別,皇帝如果特別喜歡,甚至可以做個尚書,加上你所有的好運和能力,最厲害的就是進內閣,但是能做到的人是很少的,內閣不是一般的人能進的。

還有就是他們中會有很多被看上的,去當駙馬去了,這個確實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職位有了,女人也有了,可謂是一舉好多得啊。。。。。

其實狀元,探花,榜眼是殿試的前三名,並不是什麼學歷的文憑,和今天的文憑更是沒有什麼關係,如果非要這樣比的話,我覺得和今天的高考比比還是有點意思的。

全國高考的第一名類似於狀元,第二名類似於榜眼,第三名類似於探花。。。。區別就是高考完是去讀大學了,古代是做官去了。。。。

其實古代的文憑和今天的文憑是很難對比的,舉個例子吧:

古代的所謂“學富五車”和今天是有很大差距的,最早的時候古人是用竹簡讀書,那五輛車拉的竹簡和今天五輛車拉的書可是差了很多吧!就算後來是出了紙,但是字的大小也存在差距吧?書的內容繁簡呢?知識含量的多少呢?

所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今人的知識是和古人的知識難以比較的,時代是進步的,儲存知識,傳播知識,獲得知識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考試也有作弊的,有的考生會把提前準備好的額答案寫在寫在自己的衣服前襟上,古代的衣服不是前襟特別大嗎?方便藏。

還有就是古代的監考也是十分嚴格的,有專門的官員來回的巡視,考試有的時候也是有專門的房子的,用牆一個空間一個空間的隔開,有一定的公正性。


歷史試卷


狀元、榜眼、探花是殿試的前三名,為古時科舉制的最高榮耀,足可誇讚終身。可相當於當下是什麼文憑,真還不好比較。

古時三級考試製度,鄉試、會試、殿試,考試的範圍是差不多的,四書五經,策對等等。從童生開始就進行訓練,以免到了會試、殿試時出了洋相。這種反覆訓練到了清時已死板到了僅是“八股文”,也就是為更好“糊弄”皇帝。

而現代教育,小學、中學、大學是個知識漸進的過程,從啟蒙到基礎再到常識,到高考時,則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本能力和擅長方向的一個測試。進入大學選擇喜歡而有基礎的方向深入研究,之後的碩士、博士更是在細分方向作專業性研究,力求尋求突破和進步,這就不止是在學習了。

如果按兩個體系學習內容看,古代的會試應相當於全國的高考,殿試也就是重點大學的一次附加面試,只是面試官為皇上,參加了殿試,能博個“天子門生”的榮譽罷了。會試一共三甲,一甲、二甲都稱進士,一甲相當於現在能入排名前十的學校,二甲就是重點大學。三甲所錄人員最多,可名稱與一、二甲還是有區別,叫“同進士”,意思是“相當於進士”,這相當於現在的二本。有意思的是,進士從來看不起同進士,就如同現在985、211看不起一般本科一樣,在官職錄用時,同進士也是無法與進士同日而語的。

古時民間所述,中狀元,招駙馬,就是人生顛峰,其實不是這樣的。古時什麼年齡能中狀元,本不是靠譜的事,皇上是否有待嫁女兒,是否願意嫁給狀元,這更是不靠譜的事。可就狀元來說,絕大部份是一定不想當駙馬的。駙馬是個職業,當了駙馬就斷了從政之路,而科舉制就是選官制,參加考試是為當官的,作了駙馬卻等於斷了此路,沒幾個狀元願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