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黎巴嫩被稱為中東瑞士?

專業看笑


曾經的黎巴嫩,的確與歐洲的瑞士非常相似啊。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黎巴嫩金融業與工農業繁榮,人均收入位居中東之首,也是整個中東最富有的國家。

因為法國殖民的影響,其首都貝魯特被稱作“中東巴黎”,甚至後來的迪拜也是按照貝魯特來建設規劃。


就好像瑞士被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包圍,近代“遺世而獨立”一樣。地處中東腹地的黎巴嫩,當時風景秀麗而且經濟發達。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與混亂不堪的西亞其他地區相比,美麗富庶的黎巴嫩如同是一座安全島,不同意見與群體都能夠和諧共處,這裡被冠以“中東瑞士”的美譽。

即便是奢華之都迪拜的海濱,大量的阿拉伯美女也只能全身包裹嚴嚴實實。而黎巴嫩,卻是個“頭紗與比基尼共存的國家”,也被認為是最開放的阿拉伯國家。


比如,黎巴嫩的總統由基督教徒擔任,總理屬於伊斯蘭教遜尼派,而議會的議長則交給伊斯蘭教的什葉派。

禁止酒精的伊斯蘭世界,黎巴嫩卻是著名的葡萄酒產地,每年出產葡萄酒超過500萬瓶,40%以上用於出口。

黎巴嫩也是著名的美女之鄉,黎巴嫩卻又是個例外——嘉寶莉、茱兒等,都是國際著名的美女。世界上幾乎所有有名氣的阿拉伯美女,大多來自於黎巴嫩。

上世紀70年代,因為戰爭的影響使得黎巴嫩迅速衰落,而隨著戰爭結束,黎巴嫩又迅速恢復元氣——真實的黎巴嫩與印象中的黎巴嫩完全不同。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曾經被《紐約時報》等評為“世界十大必去城市之一”,貝魯特國際遊艇展聞名世界。黎巴嫩面積不大,而山脈南北貫穿全境,這裡也擁有非常奇特的旅遊景觀——山上能夠滑雪,山麓是度假的果園,而山腳下的海灘能夠欣賞地中海的美景。

如今,這片“中東瑞士”似乎不聞外界喧擾,一心一意恢復自身。


澹奕


  它曾被稱作“中東瑞士”,又被國際輿論直指為“四分五裂的國家”;“但它蓬勃開放,為難民、持不同政見者和現代阿拉伯提供立足之地,基督徒和穆斯林在此共存。”

黎巴嫩共和國地處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面積1.04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20公里。

全境地勢總體東高西低,多山脈、谷地。按地形分為四個南北走向的地理區域,自西向東依次為狹窄的沿海平原、貫穿南北的黎巴嫩山脈、肥沃的貝卡谷地和東北部的前黎巴嫩山。境內水源較充足。全境屬夏熱冬溼的地中海式氣候。黎巴嫩山冬季多降雪,海拔高處積雪最長達半年,在古希伯來和腓尼基語中,“黎巴嫩”意為白色(高山),峻峭山嶺、皚皚白雪愈發映襯國樹雪松之挺拔堅韌,賦予國家以濃郁的文化內涵。

黎巴嫩是個族裔同質性國家,全國人口600萬(2016),95%為阿拉伯人,另有亞美尼亞人、土耳其人、希臘人等。它是唯一不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阿拉伯國家,穆斯林和基督徒分別佔60%和39%,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法語、英語。由於地理和多元開放等原因,境內僑民眾多,上世紀以巴勒斯坦人為主,敘利亞危機後來自東鄰的難民激增,2014年底已逾百萬。另一數據耐人尋味,海外黎巴嫩人是本國人口3倍多,他們在全球標誌形象只有一個——精於生意,活躍於中東、非洲、南歐、美洲等地,同理,黎巴嫩是世界少見的華裔小商販難以立足之地。

族群一致,卻不能彌合源自教派、家族和政治的分歧。一般意義上講,黎巴嫩社會被劃分為穆斯林和基督徒兩大宗教族群,細分為前兩者加德魯茲三大派下屬17個不同派別。穆斯林中什葉派佔60%,多居南部務農;遜尼派約佔3成,集中在沿海城市,多從事商貿和政府行政;德魯茲人約佔10%,聚居舒夫山區,社區聯繫緊密。黎巴嫩基督徒則更復雜,20世紀40年代其人數佔全境51%,由於穆斯林極高的生育率和基督徒遷居他國而降至當下不足4成。其中的馬龍派與法國關係密切,上世紀90年代前在黎政治經濟中影響最大,人數佔基督徒的3/4,再有亞美尼亞東正教、希臘正教會、希臘天主教、新教等十多個教派。

 

黎巴嫩以腓尼基後裔為自豪。公元前3000年起,腓尼基人(希臘對迦南人的稱呼)居住在地中海東岸,他們發明了拼音字母,並跨海在北非建立迦太基。此後,這裡先後在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馬其頓、羅馬、拜占庭等的版圖內。公元7世紀,它進入阿拉伯時代,同時也是黎巴嫩多元宗教的塑造期,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分支、派別,像馬龍派、希臘天主教、德魯茲派等進入這塊地理相對封閉的宗教“避難所”,歐洲十字軍東征又讓基督教影響擴大。1516年開始奧斯曼帝國統治時代,黎巴嫩處於半自治地位。19世紀40年代由馬龍派和德魯茲派主導北、南分治。一戰後,法國託管該地。1920年9月,法國決定成立以貝魯特為首都的大黎巴嫩(史上黎巴嫩與敘利亞長期在一個地理範圍內)。1943年11月,黎巴嫩獨立,1946年底,法、英軍隊全部撤離。

黎巴嫩以“政治教派體制”為治國之基本,1943年,兩大教派政治領袖達成被稱作“民族憲章”的君子協議(亦稱“國民公約”,未成文),確認1、權力分配:總統、總理、議長分別由馬龍派、遜尼派、什葉派人士出任,議會席位和公職均按比例在各教派中分配;2、阿拉伯國家性質與同西方聯繫並行不悖;3、既不置身西方,也不與任何阿拉伯國家合併;4、在阿拉伯國家間衝突中保持中立。該憲章構成黎巴嫩政治生活的主線,由於穆斯林人口高增長帶來權力要求,1989年“塔伊夫協議”做出相應修改。

20世紀60年代,巴勒斯坦游擊隊轉移到黎境內,招致以色列多次入侵,東鄰以“大敘利亞之夢”和抗以需要在黎駐軍3.5萬。1975—1990年內戰期間,外部干預、國內80多個黨派團體、30多支武裝力量將國家撕扯得四分五裂,殺戮、爆炸與暗殺成為常態,竟有“殺死一個人並站在他的送葬隊伍中”之說,受害者波及各教派和外來者,包括總統、總理、政要、族長、宗教領袖、成千上萬巴勒斯坦難民、241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2005年,前總理哈里里成為內外勢力爭鬥的犧牲品,不幸的黎巴嫩,永遠都是比其國土大得多的國際衝突中的失敗者。

 

它被視為“中東的瑞士”,是一個有山、靠海、有錢、有多種文化的國度。貝魯特被稱作“中東巴黎”,很多中上層家庭日常會話使用法語。黎巴嫩女性在阿拉伯世界中最開放,不必戴面紗,可以參加選美,海灘上比基尼女郎屢見不鮮,就連黎巴嫩餐飲也登“大雅”,它是唯一叫得響的阿拉伯正餐。2016年該國實現GDP475億美元,預期壽命79.6歲,貧困率27.4%。

形勢比人強,以、敘駐軍不再,沿海油氣報捷。關於重建和復興,人們抱有美好的設想和祝願,一些人把它視為中東的新加坡,是地區經濟和商業中心,另一些人想使它成為一個更具世界性的國家,重現昔日地中海璀璨明珠的光彩。

黎巴嫩信心滿滿,這源於“黎凡特”,古代法語“升起”之意,指太陽昇起的地方,中東歷史一個泛指地中海東岸的地理名詞。作為一種觀念乃至精神,黎凡特寓意不同種族、教派、村莊固有的相處方式,共處、包容、共生、繁榮,它鼓勵黎巴嫩人相信,他們能夠建立一個融合17種不同的基督徒、穆斯林和德魯茲人於一體的現代阿拉伯國家。

一如阿拉伯女歌唱家庫勒蘇姆《歸來吧,貝魯特》中的詠歎,恰似文學藝術大師紀伯倫《朦朧中的祖國》之傾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