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到底有多大的权力,那么多人忽悠他,希望推翻雍正皇帝?

羽菱君




首先,我们讲一下岳飞的情况。其实,在明朝统治时期,朝廷公认的文圣人是孔夫子,武圣人则是岳飞。但是在清朝入关以后,由于岳飞抗击金国的问题,而清朝之前的国号也是大金,因此武圣人改成了关羽。岳钟琪虽然是岳飞的后代,但已经是几百年之前的事情了。在清朝统治的前期,西北准噶尔部是清朝的心腹大患,岳钟琪的命运和准噶尔部有很深的关系。准噶尔部虽然只有5万多骑兵,但从沙俄进口了大量的火器,有一半左右的准噶尔骑兵都装备了火器。由于机动性和火力都很强,因此清朝对准噶尔部很头疼。



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准噶尔部一路南下,占领了西藏地区,而且准备染指四川地区。清朝当然不会坐视准噶尔部做大,随后便派遣大军反击。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岳钟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岳钟琪被康熙皇帝提拔为四川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随着康熙皇帝的去世,清朝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由于老十四胤禵的威胁太大,雍正皇帝为了自己地位的稳固,命令亲信年羹尧接替了胤禵,负责整个西北地区的军务。虽然清朝击退了准噶尔部的进攻,但并没有彻底消灭准噶尔部。随着康熙皇帝的去世,青海的蒙古贵族又发动了叛乱。



年羹尧负责西北地区的防务以后,利用2年的时间,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但年羹尧出现了居功自傲的情况,而且越来越目中无人。事情发展到了最后,雍正皇帝对年羹尧忍无可忍。但西北地区的战事还需要有人负责,雍正皇帝想到了岳钟琪。年羹尧被罢官之后,岳钟琪接替年羹尧出任抚远大将军。当时,四川、陕西、青海、甘肃等地的驻军都归属岳钟琪节制。为了对付准噶尔部,清朝又从其他地区调动了大量的军队。在兵力最多的时候,岳钟琪能够指挥的军队超过20万,这是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



从雍正皇帝上台以后,关于雍正皇帝的传言就非常多,连雍正皇帝自己都知道一些。例如雍正篡位上台、极度好色等等,这些传言影响了很多人,尤其是那种对清朝有不满情绪的文人。曾静就是这样的人,他听信了传言以后,给岳钟琪写了一份信件,希望岳钟琪能够效仿当年的祖先,推翻雍正皇帝的统治。岳钟琪看到这封信以后,立刻把送信人押往京城,表明自己和这件事没有关系。但雍正皇帝还是对岳钟琪产生了怀疑,开始逐步削弱岳钟琪的权力。毕竟对于雍正皇帝来说,汉人官员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实,曾静过分高估了岳钟琪。虽然岳钟琪能够指挥20万军队,但这些军队都是朝廷的。如果岳钟琪要造反,这些军队肯定不会服从命令。更何况,在这些军队中,有一部分属于八旗军。按照雍正皇帝的性格,全国主要官员的身边,肯定都有情报人员。后来的事实证明,岳钟琪的身边确实有粘杆处的人。如果岳钟琪没有立刻汇报这件事,估计就不是撤职这么简单了。虽然很多人希望岳钟琪造反,但岳钟琪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胆量。这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曾国藩身上,很多人总希望曾国藩造反称帝。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k古史


岳钟琪多次被人忽悠,主要是因为岳钟琪是清朝中期实力最强的汉官,其次是因为岳钟琪是抗金英雄岳飞的后人。因此,岳钟琪的存在,让一些志在反清复明的汉人看到了希望。

岳钟琪是在清朝打击噶尔丹的过程中崛起的,汉八旗的年羹尧被雍正处理以后,岳钟琪接任年羹尧成为陕甘总督,并在军权上有节制甘肃、陕西、四川三省的巨大权力,麾下兵力近20万人,是清朝中期汉官中实力最强的封疆大吏。

由于岳飞抗金的关系,一些汉人认为以岳飞的忠义,其后人在对待金国后裔清朝的态度上,是同仇敌忾的。因此,他们寄希望于岳钟琪能够“反正”,利用手中的实力反击清朝。

比如1727年,彼时岳钟琪升任川陕总督仅2年的时间。当时就发生了一件怪事,在总督府外面,一个蓬头垢面的人,在街道上高声呼号,见人就说,“岳钟琪要反了,岳钟琪要反了”,闹得满城风、人心惶惶。结果此人抓住后,被审问的结果是一名疯子。不过,该疯子是否是真疯,还是被抓以后才疯的,根本无法考证。这种情况为什么发生在岳钟琪身上,并不可能是空穴来风。

1728年,“疯子案”的第二年,靖州秀才曾静派人劝说岳钟琪反清,引发了清朝时期著名的“吕留良”案。这个事情在清朝的反响比较大,对于岳钟琪的影响也比较大。岳钟琪因“吕留良案”而产生的知名度,甚至比其军功还更为人所知。

曾静派人劝说岳钟琪反清,其实主要还是看中了岳钟琪是岳飞后人的身份。不过,在这个事情上,岳钟琪的做法其实非常不厚道。其先是假意答应曾静的计划,并由此顺藤摸瓜、牵扯出了已经去世长达半个世纪的吕留良,最终导致吕氏后人的灭门之灾,让雍正时期的文字狱达到了一个高潮。


苏绽


岳钟琪被雍正誉为“当朝第一名将”。

不仅雍正给予岳钟琪极高的评价,乾隆更是称赞他为“三朝武臣巨擘”。岳钟琪原是甘肃人,后随祖母落籍成都。若按祖籍,岳钟琪是岳飞后人。

岳钟琪从下随父亲在军营中长大,耳濡目染下喜欢玩军阵游戏,因此军事天赋极高。岳钟琪擅长长途突袭和迂回攻击,很少有正面突破的硬仗。他最辉煌的战争便是“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对于这场战役,后人评价,岳钟琪只用15天天,将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土地全部收复。

除了军事才能,文治上,岳钟琪也颇有成就,如推行“摊丁入亩”和“改土归流”。

但后来,他在新疆作战失利,被罢免,甚至定为斩监侯。直到乾隆三年才被重新启用为总兵,参与平定“大金川土司叛乱战役”。

乾隆十九年,岳钟琪病逝,时年六十八岁。

曾静为何要鼓动岳钟琪反清,推翻雍正统治,主要是借用他为岳飞之后的忠良名头,外加他极高的军事才能。


五味社


因为岳钟琪的祖先是岳飞

岳钟琪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军事将领,自称是岳飞的第21世孙,出身武将世家,是个官二代。其父岳升龙康熙朝的四川提督,曾随军参与过平定吴三桂和噶尔丹的战事。

岳钟琪的家世算是相当不错的,家境也比较殷实,在他刚刚成年之时家里给他拿钱捐了个官,因此岳钟琪最开始是做文官。

不过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岳钟琪非常热爱军事,而这时又恰逢西北战事吃紧,于是岳钟琪就相仿班超,投笔从戎,当了一名武将。

(岳钟琪画像)

因为亲爹就是个高级军官,所以岳钟琪一开始就被授予游击一职,起点比较高。当然岳钟琪的军事才华也确实很厉害,他曾跟随大将军王胤禵和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征战青海,并且战功卓著。到雍正三年时,年羹尧被刺死,岳钟琪接任川陕总督。而在此之前他已经被封为三等公爵,人生到达了巅峰。

在清朝中期,汉人封公者屈指可数,只有年羹尧和岳钟琪曾获封公爵。但年羹尧属于汉军旗人,而岳钟琪则是纯汉人,他获封三等公已经是相当出格的事情了。要知道,曾经帮助清廷力挽狂澜的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也不过只是得到一个侯爵,清末重臣李鸿章生前也仅仅是一个伯爵,死后才被追封为侯爵。相比之下,岳钟琪的待遇已经非常不错了。

但是岳钟琪毕竟是个汉人,而且他还是岳飞的后代。岳飞是什么人?南宋著名民族英雄,在明代岳飞的地位极高,明代的武圣就是岳飞,全国各地的岳王庙数量跟孔庙不相上下,就连东厂大堂都供着岳飞。

岳飞之所以被汉人所敬重,就是因为他孤身抗金,力图恢复中原,被汉人视为民族英雄,而金人就是满洲人的祖先,因此岳钟琪备受许多满洲权贵的忌惮。

当岳钟琪当上川陕总督后,权倾西北,因此遭到许多旗人的攻击,而岳钟琪也是如坐针毡,处事小心翼翼。(《雍正王朝》中的岳钟琪形象)

雍正六年,一个叫曾静湖南秀才,受吕留良华夷之辩思想影响,派其学生张熙前往西安找到岳钟琪,希望岳钟琪能够继承先祖的遗志,起兵反清,为宋、明二朝复仇。

面对前来游说的张熙,岳钟琪差点就吓尿了。先不说岳钟琪对大清有多么忠心,就算岳钟琪想造反,他也没那个实力。

中国的封建制度发展的清朝已经十分完善了,地方武将佣兵作乱的事情已经很难发生了。而且清代防汉如防川,军权一般都是握在旗人手中,即便是岳钟琪手中掌控有川陕两省的绿营,但是当地的八旗并不归岳钟琪节制,岳钟琪如果造反,跟送死没啥区别。

岳钟琪在看过张熙送来的书信后,立马将他绑了起来,严刑拷打,询问事后主谋。可张熙就是宁死不招,岳钟琪于是假意同意与张熙合作,将他请到客室中会谈,并立刻通知陕西巡抚满人西琳前来在邻屋旁听,为自己作证。

而张熙毕竟是年轻,不知是计,于是将曾静给说了出来。在获得口供之后,岳钟琪立即将张熙押赴进京,而朝廷也寻去派人去湖南抓捕了曾静。这件事就是著名的“曾静大案”。

此事爆发之后,雍正对于岳钟琪进行安抚,加封他为宁远大将军,赐少保衔,但是雍正对于岳钟琪的信任已大不如前。

雍正十年,雍正以岳钟琪以误战机为由将他削官降爵召回北京受审,而兵部对岳钟琪的审问长达两年时间,最后判了个“斩决”。

雍正拿到审判决议之后,犹豫了半天,最后念在岳钟琪往日战功上,改判为“斩监后”。

乾隆上台后,岳钟琪被释放出狱。到乾隆十三年时被任命为四川提督,重出江湖。此后岳钟琪带兵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乾隆十九年,岳钟琪病逝于四川任上。

岳钟琪的一生比较坎坷,仕途几经沉浮,但结局总算是善终。比起年羹尧,岳钟琪要低调许多,也要聪明许多。(《雍正王朝》中的岳钟琪与年羹尧)


千佛山车神


岳钟琪能推翻雍正?这是不可能的,岳钟琪想都不敢想,更别说他去做了。



岳钟琪作为岳飞的直系子孙,算是岳飞后代里唯一能和老祖先比肩的军事将领了。不过一个抗金,一个是抗准葛尔部。其实老岳家的祖先岳飞的地位在大清朝以前是很高的,文有文圣——孔子,武有武圣——岳飞!只是大清朝时期,因为岳飞是抗金名将,大清的前身国号也是“金”,后称后金,大清统治者觉得这个武圣不适合当时的政治环境需要,于是就把武圣改为了关羽。所以关羽作为武圣其实时间不长的。

岳钟琪在康熙年间都一直为将,且很有建树,特别是在四川,西北一带,对蒙古,西藏,也曾经随康熙皇帝出征葛尔丹。雍正皇帝登基后,对西北大军不放心,用年羹尧替换了他的十四弟,统管西北大军,年羹尧在西北针对准葛尔部的战争中很有作为,也把准葛尔打得没脾气了,但是年羹尧膨胀了,人又很骄横腐败,雍正皇帝实在看不下去,就把他这个家奴给办了。



年羹尧倒台了,但西北大军总要人带,仗总要人打啊,于是雍正就启用了岳钟琪。岳钟琪在西北大营很争气,也深受雍正皇帝的重用,要钱给钱,要兵给兵。岳钟琪最多时候统领了大清二十多万的主力。

这个时候,山东有一个书呆子叫曾静的,给岳钟琪写了一封信,说你祖先岳飞为抗金民族英雄,你现在手握二十多万精兵,完全可以起兵造反,推翻大清朝,恢复华夏汉人统治。



岳钟琪二话不说,直接把人绑了,连信带人押送到北京城交给雍正皇帝了。雍正虽然不相信岳钟琪会造反,但还是对作为汉人将军的岳钟琪有了防范,慢慢的削弱了他的权力。

现在回答题主,岳钟琪有没有那个实力推翻雍正,可以付责任的说——没有!别看岳钟琪统兵二十多万,但是绝大部分是八旗骑兵,你让满人去造满人的反,谁愿意?他们好不容易从关外冰天雪地里打进春暖花开的中原大地,你让他们跟着一个汉人去推翻满人统治,谁愿意?



再者,岳钟琪真有那个心思,雍正会不知道吗,雍正皇帝一朝是大清少有设立特务机构的时期。粘杆处,大家可能没怎么听说,血滴子总听说过吧,那就是雍正皇帝的锦衣卫。据说岳钟琪军中是有粘杆处的人的,也就说岳钟琪的一举一动都在雍正的监视之下的,他还能造反?

岳钟琪是大清朝少有的杰出的汉人将军,他是完全没有那个心思和实力去造反的。至于清末时期的汉人将领曾国藩,他是有那个实力去造反的,但他又中儒毒太深。


沉墨9527


真正岳飞的后代都改姓了,就是丘山上下颠倒一下成山丘,但这个字我整不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