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每天都要开饭,明明够吃,为何一遇打仗总喊缺粮?

沈小米童鞋


不打仗的时候,士兵们每天也要吃饭,没见缺粮食;一打仗,就总是喊着缺粮食。咋回事?因为打不打仗,区别大了。


首先,一打仗,粮食的损耗率就高的惊人。

粮草被劫被烧的情况先不说,单单是运输环节的损耗,就是一般人想不到的。传说中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目的就是运输军粮更方便。

古代的运输能力十分有限,靠的就是人力畜力。运送一批十万士兵需要的粮草,需要“运输大队”可能就超过十万人。这十万民夫也是需要吃饭的,路上也要消耗粮食。

因为人力运输速度缓慢,遇到复杂地形更是举步维艰。如果遇到阴雨天气,还有可能导致粮食腐败变质……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出现。


其次,打仗意味着原本的产粮能力大幅下降。

从汉代开始就实行的屯田制,尤其是军屯制度,其实就是士兵们不打仗的时候种田,解决粮食问题。更重要的是,屯田制最初的想法,就是在边塞种田,可以解决打仗时粮食远距离运输的问题。

到了东汉末年,曹操的屯田制更为广泛、复杂、系统。不过,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不打仗的基础上,一旦打仗,参与粮食生产的士兵就要离开土地,远赴战场。这样一来,粮食生产就会明显下降。

不仅如此,打仗还会征召大量的青壮年,进一步削弱原本就脆弱的粮食产量。


第三点,一旦战争时间长,就会产生恶性循环。

战争初期还好,军队有储备的粮食,国家也有储备的粮食。但是一旦时间长了,粮食损耗又很严重的话,必然会波及到老百姓。

古代一打仗,老百姓是首先遭殃的,征粮还是次要的,就害怕打到自己家门口,乱兵流寇,杀人屠城。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逃往安全的地方。

所以,每到大战乱之后,总是有大片大片的荒地。

越打仗粮食越少,粮食越少越要想办法征粮抢粮……这种情况下,缺粮太正常了。


七追风


士兵在古代的时候,本来就是劳动力,他们不打仗的时候,就开荒种田。这样源源不断的劳力、收获,就会产生粮食的积累。

这种操作带来的结果就是,生产的粮食,不但够自己吃的了,而且还有可能会产生剩余,上交给国家。

但是,一旦发生战争,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逆转,粮食总是不够吃的。

之所以发生这种原因:一是劳动力减少了,毕竟去战场上打仗的人,就不可能在家种粮食了,这就直接导致了粮食的减产。

不但如此,这些人上战场上打仗的时候,不但不生产粮食了,还是粮食的主要消耗体。

他们在外常年的作战就需要,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

既然说到粮食的供应,就不得不说另一个一打仗就会断粮的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粮食要从储备的地方,运送到战场上,才可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打仗的时候,总是会出现断粮的情况,其实问题就是出现在了运粮这个环节上。

往往打仗的地点,不是粮食储备的地点,这期间的距离,只有通过运输才能达成。

要知道运粮的途中,会发生各种可能性。

那些运送粮食的人,或者牲口,在运送过程中,他们也要消耗粮食吧。还有保护运送粮食的军队,也要吃饭吧。

你也可以这么认为,运粮的人,若是运送十万人的口粮,他就必须要准备二十万人要用的粮食。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粮食的消耗体。

幸运的话,这些粮食能被运送到前线,解燃眉之急。万一不幸的话,被敌军给劫粮了或者断了粮道,那就必死无疑了。

曹操和袁绍打官渡之战的时候,他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是把袁绍在乌巢的粮食给烧了。袁绍的粮食断了,军心也就不稳定了。

所以,也就导致了他战争的失败。

还有,赵括打长平之战的时候,就是被白起断了粮道的。

粮食根本运不过来,你说在前线打仗的将士们没有吃的了,这个仗还能怎么打?

这也就是为什么打仗的时候,都不愿意打持久战的原因。

也是为什么一打仗,军队就缺粮的主要原因。


史学达人


这个问题大概说的是古代士兵的战争待遇和为开战前的待遇吧。实际上,即便是古代的士兵,他们的日常生活,不管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进行时。一日三餐都未必就很充足,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事情其实经常发生。

比如说明清交替之时的萨尔浒大战之前,即便是关外的辽东明军,也就是辽东地方的当地的军队。经常出现拖欠士兵薪水和粮食的情况,就更不用说在当时的大明帝国关内了,明朝中后期的福建地方,就有不少地方出现士兵没有钱粮拿的情况。


抗倭时期,漳州卫所的官军,三个月没有领到粮饷。同样的泉州地方的官兵,十一个月没有拿到自己的工资,甚至有地方二十个月没有领到薪水。

更不用说一旦爆发战事,这些即将成为战场前线地方的后勤情况会有多么糟糕了。而且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中国各个朝代都会出现过这样案例。一旦王朝进入衰落期或者是当地的行政机构被彻底破坏。那么,就算是这个王朝的军队来到这个地方作战,作战部队一旦没有粮食的话,失败是必然的。

北宋最后的生力军种师中所带领的种家军,最后可以说就是因为没有粮食而导致的惨败。在战场上,种师中和金兵进入相持阶段后,宋军每人能获得的口粮不过是一勺子豆子。就那一勺豆子,给一只鸡塞牙缝都都嫌少,更不用说给人了。


魏博镇节度使王前策


主要是运输问题,平时养10万军队,分别驻扎,粮食就近调配,损耗少,一个县住上1000士兵,没事还能屯田,就算不屯田,全县养1000个闲人也养得起,这1000人自己去把粮食拉走就行。但一开战,军队要集结到指定地方,远离远来供粮地,到作战地点去路上就把带的粮食吃完了,作战地点不可能准备那么多粮食让他们吃,只能从各地调运,假如都从原士兵驻地运往作战地点,这些士兵肯定不能自己运了,要专门调人给他们运,这些运粮人也要吃饭,随着路程远近不同消耗也不一样,越是远离驻地,消耗就越多,运送千里的话,路上就能消耗一半了,而且这些运粮人不能参与作战也不能参与生产,白白增加消耗,时间久了粮食肯定不够吃。

别说古代,现代打仗也一样,在朝鲜美军就发现中国军队没有持续作战能力,中国军队的进攻能力只能持续8-10天,时间一到不管胜利失败都会退走,美军不知道原因,但仅凭统计的材料总结教训就稳住战线进入相持状态。这就是因为初期中国军队没有重视运输,仅让士兵自带口粮造成的,后期特别组建大规模的运输部队,运输人力比前方作战人数还多,才能打下去。

打仗缺粮并不是没有粮,而是运输问题。


海中岩haha


装穷叫苦,是有社会历练的人的生存经验。妬痴心,是很多人与生带来的心态。“扯起招军旗,自有吃粮人”。古时候,生产力低下,当兵为了吃粮,能生存生活。军中有粮,军心稳;军中无粮,军心即散。粮食供给,全靠官府供给。碰上灾年,官府供给困难,今天吃饱了,明天不一定能吃饱。叫穷,多储备粮食,是军队指挥员平时惯用伎俩。军队作战时,更要多弄粮草。长途奔袭,10天路程,为防不测,也要带足20天粮草。多余10天粮草,要说难叫穷上级才能调拨。古时候的将军,在粮草上都是装穷叫苦的高手,变着法子从上级和国家那里多弄粮草。泠兵器时代,战争主要打后勤。1000人的军队,需要5000千人的生产,运输,伤病员治疗的后勤保障。在国家的大仓库里,各路神仙要多分一杯羹,最好的办法“装穷叫苦”。


情欢江川


这是因为平时和战时是不一样的,包括粮草消耗,粮草供应等!



粮草消耗在平时要少一点,就和人不干活一样,消耗的就少点,当然也不会差很多,战时就不一样了,需要准备好足够的粮草,要不然吃都吃不饱,怎么打仗!肯定越多越好,宁可多点不能不够!

再就是粮草供应,古时候粮草供应有专门人员负责,不是有作战部队直接负责的。皇帝也害怕拥兵在外的大将领举兵叛乱,都是有制约措施的,不可能一次性给你多少粮草,留着让你造反呢?顶多给你几天多余的粮草就不错了。所以说作战部队粮草储备并不多,有人专门负责源源不断的供应呢。

这是很好的办法。雍正王朝里面,康熙去世后,大家都担心十四爷起兵造反,但是就是因为年羹尧控制着粮草供应,十四爷即使带兵杀过来,没有充足粮草,军心必乱,不能杀到京城,队伍就散了,因为没吃的没喝的,打什么仗!

所以古时候打仗一是靠战斗力二是靠后勤供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

关注我,共同欣赏历史故事!


敏学讷言


这个很简单啊,就像橘子在南方摘下来送到市场就五角钱一市斤,而被运送到北京以后就变成两元钱一市斤了,这里面存在着运输和中间配发的费用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成本,而古代战争就更麻烦了,因为古代没有现代的交通网有些地方甚至都没有官道,运送物资去偏远地区耗费是很高的,举例从古代的京城长安向云南派十万兵这一路需要配合的军队的部门和组织很多所以需要的人力也不会少于几千人,运送的和个地方征缴的和配发的,这都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时需要高耗人力的,所以成本就会几倍增加。那么事情就很清晰了如果不打仗国家部队就原地待命只是吃喝,国家配给一块钱就吃一块钱,打仗了这一块钱除去如上所述的征缴配送费用剩下的就剩下几角钱了所以士兵不够吃了,这样国家就得提高费用配给来才能保证军队正常运转。


且珍惜169720057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古代军队并不是缺粮食,而是无法解决粮食运输问题。

古代所有军队的驻扎地,都是距离产粮区或者是交通要隘不远。

以北宋为例,为什么不选择西安作为首都,也不选择同在河南的洛阳,而选择开封呢?

这就是因为,运输粮食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如果选择西安作为首都,一定要在西安附近驻扎大军。

但陕西的粮食产量严重不足,而从粮食充足的中原运输粮食到西安,有一个讨厌的三门峡。在古代,大规模的粮食运输必须依赖水运,依靠陆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而三门峡这里大船过不去,只能将粮食卸下转为陆运。这就需要经过山地纵横的豫西山区,花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但运到陕西的粮食仍然不足。

最终,北宋无奈,将首都设在河南。相比地理位置偏僻的洛阳,开封的位置更好,就选择在开封作为首都。

道理就是这样。军队一旦开战,其实各国都会储备大量粮食,关键在于如何运输到前线。

不要说古代,就算是近代。长征期间,国军围剿长城的红军,将其围堵在松潘一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然而,为了国军胡宗南的不过12个团,四川用了上万民工挑夫运输粮食。然而一担粮食,从成都平原跳到松潘一线,就被挑夫吃掉了一半。而且,民夫累死在路上的很多。

一线胡宗南的部队极度缺粮,一天只吃一顿饭。高原反应加上饥饿,胡宗南部还没有和红军交手就病死了数百人,野战医院每天都有人死去,士气低落。

在古代,如果作战离开水运县,又原地己方地盘,那么即便本国存放可以维持几年的粮食,如何运到一线就是极大的问题。

即便是淮海战争,为了60万解放军作战,后方根据地动员“支前民工(包括随军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高达543万人,几乎是10个人维持1个军人。

要知道,解放军也是有汽车的,还有机动动力的船只,尚且如此。


在古代,就更可怕了。长平之战期间,强大的秦军粮食也极为困难。战争后期,秦昭襄王亲自赶到河内郡(黄河以北,太行道以南),上次所有郡民爵一级,命令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支援长平前线,这才勉强渡过难关。

其实说白了,古代的大规模战争就是后勤战。如果双方实力差距并非很大,一旦陷入持久战就看谁能够保证粮草的供应。

近代出现了铁路以后,才彻底改变了作战模式。以往的作战主要是围绕着水路前进,二战则是围绕着铁路前进。


萨沙


古代士兵每天开饭,明明够吃,为何一遇打仗总喊缺粮,原因有二:


1.缺行军粮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有时候士兵并不缺平时吃的粮食,缺的是行军粮,要知道古代打仗要么急行军,要么一战拖数月,再加上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就会导致粮食不够吃,而士兵在战前备足了粮食,也等于说活下来的几率也更大一些。

2.缺救命粮

有时候被对手围困是最惨的结果,容易造成断水断粮的境地,而如果备足了粮食,还有反击的可能,反之要么只有投降,要么全军被歼灭,此时,可以看出多备粮食的重要性了。



打仗一靠士兵的士气,二就要靠以食为天的粮食,自古以来,只有饱了的人才最闹腾,挣扎在生存一线的人没那么多想法,只有吃饱的欲望。


紫草蒲


不知道提这个问题想表达什么?

人只要活着就要吃饭,无一例外。无论是古代士兵还是现代战士,打不打仗都要吃饭。

所以你的问题等于白说。

还有说一打仗就说粮草不够;这又从哪得出的结论?

打仗确实耗费巨大,但那些聪明的将领,有远见的军事家,都会解决这个问题。你说的这种情况并不是普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