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歲從外地打工回農村老家,想做自媒體,三農自媒體怎麼玩?

三四十歲從外地打工回農村老家,可不可以做自媒體掙錢補貼家用,三農自媒體怎麼玩?

三四十歲從外地打工回農村老家,想做自媒體,三農自媒體怎麼玩?

今年大環境不好,而且會越來越差。越來越多的城市打工的人回到農村老家發展,大部分選擇回家務農承包幾十畝甚至上百畝土地,種菜或者養殖。這類人有個特點,見過城市的大世面,一些腦子靈活的知道大城市的發展是怎麼回事,一些有技術有想法的年輕人正值年輕想做一點自己的事業。有些人就會問三農自媒體好不好做,可以不可以自己做一個自媒體來補貼家用。

現在來說,以今日頭條為代表是在大力補貼三農自媒體,現在來做三農自媒體其實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那麼三農自媒體應該怎麼做呢,三農自媒體的普遍行情是什麼樣子的?

三四十歲從外地打工回農村老家,想做自媒體,三農自媒體怎麼玩?

幾個三農自媒體的例子

今日頭條系列的,巧婦九妹,華農兄弟為代表都是通過今日頭條火起來的三農自媒體,巧婦九妹已經成為一個當地名人,各大鄉鎮只要有水果賣不出去就想著九妹來幫忙銷售。侄子本身就是有視頻拍攝製作經驗的

華農兄弟是兩個人,一個村兩個人在當地開了一個竹鼠養殖場,兩兄弟的樸實收穫了千萬粉絲還上了綜藝節目,一位小哥負責出鏡,一位負責拍攝剪輯。

美食作家王剛,以前是某飯店廚師長,依靠簡單粗暴的做菜視頻也是百萬粉絲。

還有一個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山東新媒體村農婦做自媒體月收入過萬元,這個負責人是個大學生回鄉創業,其實所謂的農婦最低都是高中學歷大部分也都是大學生在老家帶孩子然後做的自媒體。最開始老闆是八百一個月開工資,到後來運營了幾百個自媒體賬戶做到了月薪過萬。

當然還有很多快手火起來的廣西表哥,其他各類重金屬等等,這樣的例子很多側面反映了自媒體其實前景是不錯的。

三四十歲從外地打工回農村老家,想做自媒體,三農自媒體怎麼玩?

三農自媒體怎麼做?

1. 有相關產業,三農自媒體要結合自己的產業。不建議自媒體為了自媒體為了流量為了粉絲去做自媒體,電商現在目前很發達,不管養殖也好,蔬菜莊稼也好。電商的潛力是很大的,自媒體的核心內容應該是圍繞自己的產業去做,內容=品牌=銷售,把整個產品講成一個故事弄成一個段子深入人心,讓產品說話。比如我們華農兄弟竹鼠,把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自己要認可自己,再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有希望能收穫自己想要的。

2. 懂技術,其實現在自媒體門檻已經很低了一個手機一個視頻剪輯軟件就可以做自媒體。正是因為較低的門檻導致行業本身質量參差不齊,本身如果一點技術不懂寫出來或者拍出來的東西毫無特色,到時候不光自己的粉絲不願意看,自己也會堅持不下去。做每一個內容的時候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到最好,認真思考每個鏡頭,認真思考每個內容是最自己事業最起碼的尊重。無形之中提高自己的技術,打造自己的風格,形成自己的特色。

3. 內容選擇,內容以別人看不到的為主,真實是三農自媒體最大的特點,大鍋炤臺黑乎乎的燒,畫面雖然不是很好。但是會給別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拍農村放牛的場景,讓別人隔著屏幕聞到牛屎味,就說明你這個視頻做的好,放棄華麗的場景追求最簡單真實的生活還原,偶爾再加上一點炫技,如果你的方言別人聽不懂加上字幕是對觀眾最起碼的尊重。

三農自媒體的盈利方向

1. 自媒體平臺的分成,

所有的自媒體平臺都有分成,沒有分成的自媒體平臺不是好的自媒體平臺,如果你的視頻有的幾十萬粉絲你就可以申請平臺與你簽約,既能做自己的工作還能得到平臺的收益,要知道為什麼要做自媒體,自媒體沒有區域限制。

團隊一百個人跟你團隊只有一個兩個都可以做出來三分鐘的視頻,那些大團隊的如果不能堅持。觀眾就會去看發的內容。農村環境堅持一個事情的成本要比城市低的多,一個團隊兩個人一個月就算只掙兩千塊錢在農村你也可以活下去,城市就不行,隨便一個視頻團隊一個月沒有兩萬,大城市成本要翻好幾倍。這個其實就是農村自媒體的優勢,可以堅持一件事情很長時間,做自媒體隨便再做點別的工作心態會很輕鬆,更容易出好作品,更容易被簽約獲得平臺收益分成。關於平臺收益分成可以看看我之前的一些內容,比較清楚。

2. 電商收益,三農電商最大的問題就是規模化跟質量問題一般大收購商想收購都是希望按照規模來收購的,村鎮都會集合農戶做聯合生產,但是一旦人多聯合生產問題就會出來。不是所有人生產出來的東西就會達標,不達標價格就會談不妥。一旦談不妥,收購商每次收太少就懶得上門,導致很多農產品滯銷。我的意見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做到小而美,能給大家提供最好最優質的產品,農村電商才有意思。要考慮兩個問題:1.沒有銷路如何打開銷路。2.有銷路了能不能控制產品質量。自媒體+電商沒有什麼不可能,據猜測巧婦九妹賣水果一年是千萬收入,就算這個數據有水分,百萬以上肯定是必須的。

3. 其他收益,廣告收益等這類收益我不建議去過分追求,有就接一些沒有也隨緣。以自己的主業為主,過分追求副業耽誤了主業其實是得不償失的,網紅火起來都是一陣,過分把自己商業化了其實很危險,一個廣告收益可以解決暫時的問題但是一旦過分了粉絲就會失去自己的市場。前車之鑑太多了,且行且珍惜。

寫在最後,創業從來都不是腦袋發熱,互聯網讓現在人們距離更近,如果有耐心把自己事情堅持下去,農村自媒體肯定是大有可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