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這些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竟是假的!草船借箭另有其人?

提到三國曆史,大家肯定會說得上幾個熟悉的故事,但是,你可知道,你瞭解到的這些故事大多是假的嗎?實際上,

我們所熟知的這些故事大多來源於《三國演義》或民間傳說,但在歷史上,很多故事根本並不存在或者是張冠李戴了,今日我們就來列一下這些真假難辨的故事。

驚呆!這些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竟是假的!草船借箭另有其人?

《三國演義》劇照

桃園三結義

在《三國演義》開篇就有一個對後人影響深遠的篇章故事“宴桃園豪傑三結義”,說的是劉關張三人結為異性兄弟的故事,實際上這個故事純屬杜撰,歷史上只是說三人感情很好,親如兄弟,《三國志》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 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但卻並沒有其他更多的故事了。

驚呆!這些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竟是假的!草船借箭另有其人?

桃園三結義

溫酒斬華雄

提到關羽,肯定會想到溫酒斬華雄這個故事,但是實際上,這件事並不是關羽乾的,華雄是孫堅殺的!,《三國志·吳書·孫堅傳》說“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三國演義》為了更顯得關於英雄,硬是把這個故事安到了關羽的頭上,實際上這種故事在小說中並不少見。

驚呆!這些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竟是假的!草船借箭另有其人?

京劇《溫酒斬華雄》

三英戰呂布

這也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情節了,伐董卓聯軍苦於呂布武功高強,兄弟三人合力在虎牢關將其打敗,在袁紹、曹操等人面前大出風頭。但是實際上,這個情節是完全虛假的。不但伐董卓聯軍沒進虎牢,就連劉、關、張是否參加過伐董亦成問題,正史根本就沒有記載。

驚呆!這些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竟是假的!草船借箭另有其人?

三英戰呂布

過五關斬六將

這是《三國演義》中關羽最為知名的故事之一,但其真實度基本可以判定為零。故事背景是關羽假降曹操後,得知劉備消息準備投奔,曹操不放人,關羽不得已強行過五關斬六將。

在歷史上,關羽的確投降過曹操,但是在其得到劉備消息後準備投奔時,曹操卻是十分大度,三國志記載,“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操卻直接表示“彼各為其主也,勿追也”,所以可以看到關羽投奔劉備一路上根本就是一帆風順,完全不用“過五關斬六將”,這也不過是羅貫中為表現關羽忠義強行加上去的。

驚呆!這些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竟是假的!草船借箭另有其人?

過五關斬六將

草船借箭

這個故事在歷史上的確是存在的,但是主人公錯了!歷史上草船借箭的並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而且這件事情時發生在是比之戰後。《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所引《魏略》雲“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將其硬安在了諸葛亮的頭上。

驚呆!這些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竟是假的!草船借箭另有其人?

草船借箭

舌戰群儒

《三國演義》中關於赤壁之戰的內容大部分都是虛假的,其實在《三國志》和其他史書裡,這一場戰爭描述得都很簡略,但是羅貫中精心佈置,衍生了八回合的故事。其實歷史上諸葛亮只是面見孫權而已,根本沒有舌戰群儒這麼燃的場面。

驚呆!這些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竟是假的!草船借箭另有其人?

舌戰群儒

空城計

這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與司馬懿街亭對戰中最經典的片段之一,諸葛亮空城計的說法最早是晉朝一個名叫郭衝的人發明的,他大概是諸葛亮的小迷弟,將曹操對戰呂布時的空城計安在了諸葛亮身上,後來羅貫中就用了這個梗。實際上,當時對戰時,司馬懿遠在洛陽,攻克孟達後回駐宛城,和《三國演義》中所說的戰爭地點街亭相隔千里,和諸葛亮對戰的是張郃,孔明見街亭敗績,迅速撤回漢中。這整個故事都是虛假的。

驚呆!這些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竟是假的!草船借箭另有其人?

空城計

七擒孟獲

這個故事也是真中有假。歷史上的確有孟獲這個人,諸葛亮也的確親諸國孟獲,但是“七擒七縱”這種說法是小說中的戲劇化演義。《漢晉春秋》記載:“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

驚呆!這些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竟是假的!草船借箭另有其人?

七擒孟獲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很多內容來源於真實,也虛構了很多故事情節。不過正是這許許多多的故事讓諸位三國英雄的形象更為立體,家喻戶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