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正主是孫權,不是諸葛亮

在羅貫中《三國演義》的“草船借箭”中,主人公是諸葛亮,這是在赤壁之戰時的一個謀略,周瑜為了解自己心頭之恨,原意想給諸葛亮設下陷阱,令諸葛亮十天之內製作出十萬支箭。但是諸葛亮卻說只需三天,並立下軍令狀,在周瑜看來三天怎麼能製作出十萬支箭,諸葛亮這是必死無疑呀!

“草船借箭”正主是孙权,不是诸葛亮

諸葛亮就去向魯肅借來船隻、兵卒,去向曹操騙箭,順風順水,共得箭十幾萬支,魯肅稱諸葛亮為“神人”,諸葛亮則對魯肅說:自己不僅通天文,識地理,而且也知奇門,曉陰陽。由於在民間諸葛亮的膽識才智受到讚美,因此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也是神化,連劉備也是,大多數人都將大一統的天平傾向了劉皇叔。

“草船借箭”正主是孙权,不是诸葛亮

而歷史上真正的“草船借箭”是在赤壁之戰(公元208年)第五年才發生的,事情是這樣的,公元212年10月,曹操集結四十萬大軍,以華歆為軍師,南征孫權,以報赤壁之仇。

公元213年,曹操進攻濡須,孫權在濡須口築城據守。由於孫權手下呂蒙等奮勇抵抗,曹操久攻濡須不克,曹操見難以速戰速決,隨即撤兵。

“草船借箭”正主是孙权,不是诸葛亮

在這次戰役中,裴松之在注《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時,曾引用《魏略》說:“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可以看出“孫權借箭”並非事先策劃,而是一次偶發事件,也並無準備“草船借箭”中的“稻草人”,箭是直接射於大船的木板之上的。

故曹操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