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西游丨干了这碗鸡汤——哪些事件决定了孙悟空一生的命运?!

孙悟空,妖怪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实在是比成功人士还要成功的 “猴士”,他的励志故事,也足够熬一大碗鸡汤了。

都说 “性格决定命运”,那么 “成功猴士” 孙悟空早期有哪些性格特质帮助他走向 “猴生巅峰” 呢?

抓住机遇,敢于挑战

孙悟空虽然是天父地母,但是落生以后的生活却和普通猴子没有区别,也就是在山里边摘摘果子,打打秋千,理理毛发,捉捉虱子什么的。但是一个偶然事件,却给了孙悟空扬名立万的机会,这就是大家熟知的 “瀑布跳水事件”,这也是孙悟空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漫谈西游丨干了这碗鸡汤——哪些事件决定了孙悟空一生的命运?!

瀑布跳水

不就是跳个水吗?猴子们经常跳来跳去,这个只是他们玩儿而已。

是这样吗?我们看原文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描述——“连呼了三声”、“忽见”,为什么孙悟空不直接跳出来说“我进去”呢?他需要等待,等待确认这是个机会,你跳进去了人家不承认怎么办?通过连续三声的呼喊,确认这个提议得到了猴群的认可,既然达成了公约,那可以确定这是个机会,然后孙悟空当机立断站出来表示自己愿意跳进去,此处孙悟空的表现既沉稳又果断,真可谓“有勇有谋”了。

但是,机遇背后也有风险,孙悟空本来不习水性,万一跳进去没有水帘洞那就是葬身水底的危险了,他也清楚这一点,但是对比 “猴王宝座” 的巨大收益,这个险是值得冒的,孙悟空决定冒险一试,他成功了。

我们时常感叹生活中缺少机会,但是当机会真的来临时,你真的有能力、有信心、有胆量抓住吗?

行动果决,目光长远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敢想敢干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本领高强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在他刚刚出世之时就可见一斑。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

......

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

上述对话就是著名的 “水帘洞谈话”,也就是在这次对话的第二天,孙悟空真的辞别花果山,孤身一猴,漂流海外,西渡求法。

漫谈西游丨干了这碗鸡汤——哪些事件决定了孙悟空一生的命运?!

西渡求法

需要注意的是,孙悟空在无忧无虑的日子里想到日后会死掉,不能继续这种快乐生活,可见他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

更值得我们佩服的是,此前在花果山的幸福时光已经过了“三五百载” 了。我们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孙悟空在花果山,是万万猴之上的猴王,水帘洞绝对是他的安乐窝。但是,他毅然舍弃安逸的生活,走出舒适圈,开启了大海漂泊的冒险之旅。要知道,此时他只是一只普通猴子,等待他的是未知的危险,然而正是这种勇敢果决对他今后打下一番天地大有裨益。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水帘洞谈话”的另外一个角色——通背猿猴,他自然早就知道要长生就要拜访神仙,悟道修行。但是他自己却没有这么做,一方面自然是他没有这个胆量和勇气去做,另一方面恐怕就是他不愿意舍弃现在安稳的生活。

这只通背猿猴就像生活中的我们,抱着 “小富即安” 的心态墨守成规,畏缩不前,即使知道可能成功的路径也不敢冒险尝试,生怕走出舒适区。这样,我们的生活圈子只会越来越小,最终把自己困死其中。

追求理想,自信笃定

孙悟空离开花果山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先漂到了南赡部洲

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正是那——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于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余。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

孙悟空在南赡部洲的花花世界徘徊了 “八九年余” ,但始终不忘初心,追求自己的理想,毅然放下花花世界再次踏入茫茫大海,这是很不容易的。

对比我们自己,多少人曾怀揣梦想,但是,不用“八九年余”,只是参加工作两三年就开始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就像诗文中所说的目光短浅、只为衣食劳碌,梦想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孙悟空到西牛贺洲之后,得一位神秘樵夫指点,找到了菩提祖师,成功拜在门下。做了七年砍柴打水的工作,终于被祖师赏识,决定传他道术。祖师先后跟他说了“术”、“流”、“静”、“动”四门道法。照理,师父垂怜,徒弟应该感激涕零,但是孙悟空却很理性,都是一个问题回复师父—— “似这般可得长生吗?” ,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他都决然的说 “不学不学” 。他对自己理想的不苟同不放弃实在让人佩服。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三击头事件”

祖师生气,当众打他三下,背手走了。所有的师兄弟都认为祖师生气了,但是孙悟空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是祖师要夜授秘技,给他暗示,这才最终得到了长生不老的秘法。

漫谈西游丨干了这碗鸡汤——哪些事件决定了孙悟空一生的命运?!

夜授秘法

试问,当全世界都指责你错了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如此自信,坚信自己的看法呢?当周围人都保持一个意见的时候,有多少人可以不从众、不跟随,保持独立的思想和原则呢?这需要惊人的胆识和超绝的自信,而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现更是难上加难!孙悟空做到了,而这一次他又对了。

凭着 “抓住机遇,敢于挑战,行动果决,目光长远,追求理想,自信笃定” 的性格特质,孙悟空一路历经磨难,艰苦修行,最终修成正果,他的这些性格特质更值得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深思和学习。

当然,孙悟空学成本领后,他的性格缺点也很快暴露出来,比如好勇斗狠、无事生非、冲动易怒、爱慕虚名等等,这些性格特点也给他带来不小的麻烦。

咱们下回再谈。

漫谈西游丨干了这碗鸡汤——哪些事件决定了孙悟空一生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