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番五次被意大利“挑衅” 法国政府这次“飙”了

三番五次被意大利“挑衅” 法国政府这次“飙”了

意大利副总理迪马约1月19日表示,以法国为首的国家导致难民离开非洲,希望欧盟能够对它们采取措施。在他看来,这些国家“从未停止对非洲十几个国家的殖民政策”。(图片来源:法新社资料图)

【欧洲时报网】法国于2月7日召回该国驻意大利大使,以抗议意大利副总理、反建制派极右政党五星运动领导人迪马约的“别有意味”之举——日前在巴黎会见了“黄衫”运动相关代表人物。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首次召回驻意大利大使,同时标志着法意关系跌至冰点。

当前法国与意大利关系紧张,引发关注。法国外交部当地时间2月7日宣布召回法国驻意大利大使,使得两国的紧张关系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法国外交部当日发表了一份措词严厉的声明,声明称,法国“遭到了反复的指责和毫无根据的攻击”。声明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这些攻击是“前所未有的”,是“令人无法接受的挑衅”。声明称,上述这些行动引发了对意大利政府是否尊重与法国关系的质疑。鉴于“这种前所未有的局面”,法国决定召回驻意大利大使。声明最后呼吁意大利采取行动,恢复基于友谊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法国媒体报道称,迪马约与法国示威者代表进行了会面,引发了法国方面强烈不满。而意大利副总理兼内政部长萨尔维尼此前批评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言论也被法方认为激化了两国的矛盾。

针对法国外交部宣布召回驻意大利大使一事,迪马约8日对此进行了回应,他表示,法国政府不应该对意大利“发飙”,这样做“不合适”。他说,法国政府对我们“发飙”,这样做不合适。我们过去以及将来,都一直在与法国政府合作,共同解决涉及意大利、法国以及全欧洲利益的问题。我们从未停止与法国接触,如果说与法国接触却又不能与任何政治力量对话,我认为这是错的。迪马约当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指出,一个“无边界的欧洲”不仅仅在于人员、商品以及服务的自由流通,还有政治力量的自由流动。而萨尔维尼发表声明回应称,意大利并不希望与法国发生冲突,还表示愿意与马克龙举行会晤。

意大利前总理真蒂洛尼通过社交媒体批评迪马约和萨尔维尼,并认为意大利由此可能更加陷入孤立。迪马约和萨尔维尼分别领导意大利五星运动党和北方联盟党,这两个政党被认为极右翼色彩浓重,对于法国内外政策多有批评和反对之声。

无论如何,法国召回大使表达了自身强硬的外交姿态,而这已不是近期以来意大利对法国的首次“挑衅”。

意大利三番五次“挑衅”,两国积怨已久

意大利副总理迪马约于1月19日表示,以法国为首的国家导致难民离开非洲,希望欧盟能够对它们采取措施。在他看来,这些国家“从未停止对非洲十几个国家的殖民政策”。 法意外交风波由此拉开序幕。

紧接着在1月22日,萨尔维尼针对法意外交风波回应表示,希望法国人民能够尽快摆脱一位“很差劲”的总统。他指责马克龙执政方案同人民利益不符,甚至发出“他越早回家,法国情况会越早会变好”的声音,呼吁马克龙辞职。

此外,意大利政府呼吁法国能够向意大利遣返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逃难到法国的14名涉嫌恐袭人员。1月20日萨尔维尼还表示自己可以同马克龙会面,探讨这一问题。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决定不会遣返上述人员,但后来希拉克对该议题有所松动。如今法意外交矛盾不断加大的前提下,该事件再次提上议程。

萨尔维尼同马克龙第一次交锋,要追溯到去年6月份。当时意大利拒绝接受一艘难民船,被马克龙批评“不负责任”,意大利财政部长后取消了法国之行。意大利外交部还传召法国驻意大使,让事件上升至外交层面。

那么,意大利三番五次“挑衅”法国,意欲为何呢?

从“亲密无间”到分道扬镳,法意“话不投机半句多”

法国和意大利同为欧盟创始国,近70年来传统关系亲密少间,特别是双方在欧债危机中“同病相怜”,2013-2017年又同为中左派政党执政,强势联手整合欧洲左派阵营,制衡德国主导的欧盟紧缩政策,并在“多速欧洲”趋势中加紧建设“巴黎-罗马轴心”,聚拢南欧阵营。

然而,2017、2018年法国和意大利先后大选后,两国新政府不仅无法维系亲密关系,更开始分道扬镳,自然话不投机口角多。

北京中国网援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周谭豪的话称,一是政治理念大相径庭。法国总统马克龙代表中间派亲欧力量,主张顺应全球化、一体化潮流,在改革中博采、交融传统左右两派之长,聚焦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治本之道,更把欧盟建设作为法兰西民族复兴的基石与抓手,并怀抱全球治理、多边外交理想。意大利总理孔特背后则是民粹政党五星运动与极右翼政党联盟党,反全球化、反一体化、反欧盟、反移民旗帜鲜明,排斥传统主流政党,改革意图是通过增加财政开支、提高民众福利等方式搞“选票政治”,对非周边外交兴致索然。因此,孔特政府刚刚组阁,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就毫不客气地直呼其为“民粹主义新政府”,“威胁欧元区稳定”,从一开始就为双方关系定下负面基调。

三番五次被意大利“挑衅” 法国政府这次“飙”了

图为法国驻意大利大使马塞(Christian Masset)。 (图片来源:法新社资料图)

二是权利争夺不断加剧。经济上,两国复苏均主赖外力,前几年受世界经济整体复苏及欧洲央行量宽、国际油价下跌等外部利好烘托,两国经济总体触底反弹、“渐入佳境”。但2018年国际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异常聒噪,经贸投资环境迅速恶化,欧洲一体化停滞乃至局部倒退,均增大法国和意大利经济下行压力,意大利2018年下半年更重新滑入负增长。两国产业结构与水平相似度较高,彼此竞争意识强化,在争取欧盟政策倾斜方面更加紧角力。近来两国能源巨头撤销在利比亚石油行业的合资企业,并在欧盟就政府预算问题互怼等,皆是例证。

政治上,双方扭住欧洲一体化往何处去明枪暗箭。面对德国走向“后默克尔时代”、英国忙于脱欧、欧盟机构干劲消退的乱局,法国和意大利各有十足心思。马克龙竭力通过为法德合作注入“法式内涵”的方式再平衡法德轴心,在此基础上加强以欧元区为核心的一体化建设,最终重塑欧盟内“权力平衡”。孔特政府则鼓吹“不再向布鲁塞尔下跪”,寻求夺回更多自身已让渡主权,并让欧盟及其他成员国向意“输血”。意大利更公然走近中东欧疑欧国家,如近日法德签署《亚琛条约》后,萨尔维尼却呼吁“用意大利-波兰轴心对抗法德轴心”,并组建疑欧派联盟,冲刺2019年欧洲议会选举。

安全上,爱丽舍宫和基吉宫均不同程度把当前自身面临的移(难)民、极端恐怖主义等外来安全威胁及周边危机归咎于对方。如在难民问题上,法国不顾意大利承重压多年的实际,而是收回前任奥朗德政府适当分摊与援助一线的政策,一味强调法律义务;意大利则不顾欧盟人道主义基本价值观,以难民生命要挟欧盟更多援助,甚至多次坐视难民船在海上遇险。此外,2018年以来,两国还多次发生由军警越境执法诱发的主权争端,并在对俄制裁、利比亚重建等方面分歧日深。

三是外交拌嘴不留余地。外交如同商业谈判,讲究你来我往、千回百转、斗而不破,最不济也要“买买不成仁义在”。马克龙与孔特政府交锋时,却往往直接搞成领袖间的新媒体骂战,结果不论言辞轻重、层级高低还是知悉范围上,都难有回旋空间。如马克龙指责意大利在难民问题上“厚颜无耻”,迪玛约称马克龙“或为意大利头号敌人”,萨尔维尼则直言希望马克龙下台。两国围绕现实问题“杀成一团”还不过瘾,更翻出密特朗时期、殖民时代乃至拿破仑战争的旧账,让双方矛盾越来越复杂深刻。

法意口角虽属双边关系范畴,但亦显示民粹主义对欧盟的影响提升到了新层次。民粹主义首次在欧盟创始国更是五大核心国(英、法、德、意、西)上台,且迄今不仅未明确显露建制化、主流化迹象,还进一步打破欧盟原有的东西、南北、左右政治格局,并在外部民粹势力支持下,加紧拉拢、力挺其他疑欧、反欧力量。

意大利民粹政府上台后,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匈牙利、波兰、瑞典、德国和比利时等国民粹势力接连对本国政坛施加重要影响,表明不论欧盟愿不愿意、承不承认,民粹主义都恐非“一阵风”,而是俨然已成当前欧洲政坛的一支重要、长期力量。这支力量想好了自己不要什么,却未想好自己要什么,在可预见的未来亦尚不足以颠覆欧盟,但很大程度将改变欧盟行进的方向、道路、理论与节奏。或许,这些年的民粹浪潮最终将重塑欧洲政治生态,传统政治与民粹政治将成欧盟新的左右政治。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言,民粹主义是一股“结合了经济与文化的强大全球力量”,还远未到退潮之时。

三番五次被意大利“挑衅” 法国政府这次“飙”了

迪玛约会见黄衫运动代表团。(图片来源:迪玛约官方推特)

三番五次被意大利“挑衅” 法国政府这次“飙”了

法国总统马克龙。(图片来源:新华社)

迪马约行为指向明显,意大利自己先乱了阵脚?

北京《新京报》评论道,随着“黄背心”运动的发展在法国趋向恶化,严重影响了法国国内的社会和政治稳定,特别是“黄背心”运动的领导人还想参加欧洲议会的选举,进而试图影响欧洲一体化的方向和进程,迪马约会见“黄背心”运动相关人士的举动,就变得让法国难以容忍。用法国外交部的声明来说就是,“这一挑衅行为让法国作为意大利的邻居和欧盟伙伴国,无法接受。”

迪马约的行为指向明显,而同为欧盟内部紧密合作伙伴的法国反击力度不轻。如今,意大利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在寻求修补。

▶总统马塔雷拉:必须立刻恢复与盟友间的信任

欧洲时报意大利版微信公众号“意烩”报道,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对意法外交危机回应道:“我们必须立刻恢复与盟友之间的信任,我们高度重视两个国家的共同利益,并对任何一个国家面临棘手形势(“黄马甲”运动)表示理解。目前的形势十分令人担忧。我们同法国之间的宝贵友谊与合作应该得到捍卫和保持。”

▶总理孔特惶恐:迪马约并不代表整个意大利

据意政府内部消息透露,法国宣布召回驻意大使让当时身在黎巴嫩的总理孔特感到非常不安,他表示,联盟党和五星运动党的挑衅必然会造成困扰。一位政府代表肯定道:“此事必会引起轩然大波。”

孔特在黎巴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在发生该外交事件后尚未与法国总统取得联系,“意大利和法国关系悠久深厚,不应该因这些偶然事件而受到批判和质疑”。孔特说。

报道指出,面对记者,孔特虽表现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但却很难掩饰他内心的不安。为了撇清关系,孔特还特别强调,在最近发生的迪马约会见“黄马甲”事件里,迪马约仅代表意大利一个政党(五星运动党),并不代表整个意大利。

▶意大利工业总联合会:政府正在制造大麻烦!

“他们(意大利政府)的行为令人无法理解,他们不明白,他们正在给国家制造麻烦,尤其是在经济上。这是意大利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意大利工业总联合会(Confindustria )主席Vincenzo Bocci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他的担忧。

“有的人周一还是部长,周二就只是五星运动党的领袖了。目前萨尔维尼正试图走上正轨。我希望意大利同法国的关系正常化,因为当前形势对意大利没有好处。公共债务、经济发展放缓是我们国家的大问题,政府越早意识到越好。我们需要一个团结的欧洲来面对全世界,而不是各国只关心自身利益。但很可惜,意大利在政治上是个‘矮子’。”

Vincenzo Boccia还指出,这次外交危机将会给意大利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对出口的潜在损害将是巨大的,因为法国是德国之后,意大利的第二大商业伙伴,意大利是法国的第三大进口国。法国在意大利的投资达600亿欧元,意大利在法国也有250亿欧元投资。(这次外交危机)很可能在情感上引发法国民众对意大利产品的反感。一旦法国减少购买我们的商品,我们将立刻感受到危机的来临。”

“一个国家的部长跑去另一个国家支持反对政府的运动,这在其他国家可能发生吗?这个党派的宣传活动完全不着边际。迪马约说法国民众跟他在一起!他想干什么?在法国参加大选吗?” Vincenzo Boccia在采访最后如此质问道。

事发后,萨尔维尼和五星运动党均出面澄清。

▶萨尔维尼:我们不想跟任何人吵架

“我们不想跟任何人吵架。我们是脚踏实地的人,我们维护意大利民众的利益。”副总理兼内政部长萨尔维尼说,“我非常乐意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及法国政府开展对话。”

五星运动党:与“黄马甲”代表见面不是挑衅!是民主!

“同几名‘黄马甲’代表的会面并不代表对法国政府的挑衅,这只是一次简单的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对话,我们探讨了一些重要的话题,尤其是民主问题。”迪马约领导的五星运动党在欧盟委员会的议员Filippo Scerra说道,“这次对话是一次民众之间的对话,不管在法国还是其他国家,和所有党派的民主行为一样,这次对话是完全合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