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思維導圖:宇宙航行

通過萬有引力的學習,我們知道,地球的引力使物體不能離開地球,進入太空。那麼,怎麼樣才能使物體克服引力的影響,讓物體繞地球飛行,甚至進入太陽系進行宇宙航行呢?今天,我們通過宇宙速度的計算,將會解開這個疑問。


劃重點:

1、第一宇宙速度:物體在地面附近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其大小為7.9km/s。(第一宇宙速度的計算見微課視頻和講義)

2、第二宇宙速度:使物體掙脫地球引力束縛,成為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衛星或飛到其他行星上去的最小發射速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其大小是11.2km/s。

3、第三宇宙速度:使物體掙脫太陽引力束縛,飛到太陽系外的宇宙空間去的最小發射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其大小為16.7km/s。

4、人造衛星的發射速度和運行速度。

(1)對於人造衛星,其在軌道上運行的速度,叫運行速度。其大小隨軌道半徑的增大而減小。

(2)人造衛星發射時的速度,是發射速度。由於在人造衛星發射過程中火箭要克服地球引力做功,所以將人造衛星發射到距地球越遠的軌道,在地面上所需的發射速度就越大。

高中物理必修二思維導圖:宇宙航行

高中物理必修二思維導圖:宇宙航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