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思维导图:宇宙航行

通过万有引力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的引力使物体不能离开地球,进入太空。那么,怎么样才能使物体克服引力的影响,让物体绕地球飞行,甚至进入太阳系进行宇宙航行呢?今天,我们通过宇宙速度的计算,将会解开这个疑问。


划重点:

1、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其大小为7.9km/s。(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见微课视频和讲义)

2、第二宇宙速度: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卫星或飞到其他行星上去的最小发射速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其大小是11.2km/s。

3、第三宇宙速度: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到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去的最小发射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其大小为16.7km/s。

4、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

(1)对于人造卫星,其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叫运行速度。其大小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2)人造卫星发射时的速度,是发射速度。由于在人造卫星发射过程中火箭要克服地球引力做功,所以将人造卫星发射到距地球越远的轨道,在地面上所需的发射速度就越大。

高中物理必修二思维导图:宇宙航行

高中物理必修二思维导图:宇宙航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