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來勢洶洶,這些謠言你可別信

流感病毒來勢洶洶,這些謠言你可別信

咳嗽、發燒、流鼻涕……最近,得流感的人有點兒多。“從元旦開始,全家進入流感季,一個接一個流鼻涕、發燒,這周光醫院就跑了三趟。一打聽,周圍像這樣的還不在少數,建議以後全國各大醫院也能推出‘假日大酬賓’‘全家優惠套餐’這樣的優惠活動。應該會很受歡迎。”有網友如是調侃。

流感病毒來勢洶洶,除了跑醫院,很多人也會嘗試各種防治流感的偏方,這些方法是否有效?關於預防流感又有哪些謠言?

謠言1 吃維C能增強抗病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服用維生素C抗流感是流傳度甚高的偏方,很多人認為它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維生素C只是微量元素,補充它不能讓機體形成病毒‘防火牆’。因此,起不到預防流感的作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感染和微生物醫學科主任谷麗說。

“補充維生素C對人體健康有諸多裨益,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人在患流感時,體內過氧化物及自由基會增加,維生素C充當了稱職的‘清道夫’。適量的維生素C使血液中的白細胞數量增加,吞噬流感病毒和細菌,縮短流感病程。所以若在缺乏維生素C的情況下,適度補充可以預防流感,而當這一前提改變即對於不缺乏維生素C的人來說,補充維生素C並不能預防流感。相反,如果人體長期服用大量維生素C,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樊新榮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謠言2 服板藍根可起到預防效果

板藍根是大多數家庭小藥箱的必備品。孩子上火了、嗓子疼,家長常常選擇給他們服用板藍根。

作為中藥,板藍根是常用的清熱解毒藥,它性味苦寒,可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我國古代藥物著作《日華子諸家本草》中對板藍根的描述是:“治天行熱毒。”說明古人很早就開始用板藍根來治療流行性“熱病”了。

樊新榮指出,板藍根性味偏涼,對於大多熱性疾病有效,但對風寒流感、體虛流感和其他類型的流感,則不宜使用。此外,若長期大量服用板藍根,容易損傷脾胃,出現胃痛、畏寒、口淡、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就此問題,也有專家認為,板藍根的功效主要是清熱解毒、涼血,用於治療風熱流感、咽喉腫爛、流行性乙型腦炎、腮腺炎等疾病。板藍根並不能預防流感,過量服用還會引起消化功能和造血功能的不良反應。

謠言3 用醋蒸燻可殺滅病菌

迎戰流感,很多老人會選用醋燻房間這種方式,認為這樣可以殺菌。事實果真如此嗎?

樊新榮表示,用醋燻房間來預防流感,這是個流傳已久的偏方。其大致想法是,食醋含醋酸,醋酸可殺菌,因此用燻蒸食醋的方法能殺滅病菌,起到預防流感的效果。

“其實,這種做法有幾點謬誤。”樊新榮說,首先,引發大規模流感的“元兇”大都是病毒,而不是細菌,燻醋是殺不死病毒的;其次,食醋中含有的醋酸濃度很低,不能殺滅空氣中的細菌;另外,醋酸揮發出來使空氣酸化後,會對人體呼吸道有一定刺激,可能引發呼吸困難、噁心等症狀。

對此,谷麗指出,燻醋不能使空氣中的病毒滅活。一般來講,流感病毒不耐熱,在100攝氏度的環境中一分鐘或在56攝氏度的環境中30分鐘就失去了“戰鬥力”,其對常用消毒劑和紫外線比較敏感,這些方法都可以使流感病毒滅活。

謠言4 保持喉嚨溼潤能預防流感

“多喝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對流感預防來說,也起不到直接作用。”谷麗說。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李鋒此前表示,通常上呼吸道(鼻、咽)黏膜上皮細胞是最初的感染部位。流感病毒進入呼吸道上皮細胞內並繁殖,產生炎症反應,與喉嚨乾燥無關。不能否定“多喝水”對身體的益處,但沒有確切的醫學依據證明通過多喝水、保持喉嚨溼潤能預防流感。

在樊新榮看來,不論是健康或患病狀態,多喝水是調節改善身體狀態的不變法則。水是重要的營養素,人體的體溫調節、血液循環、新陳代謝都離不開水這一溶劑。對預防流感來說,適當間斷性地多喝水,可加快新陳代謝,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咽喉不適等症狀,保持咽喉黏膜溼潤。不論是患上普通感冒還是流感,多喝水都是適用的。但網傳“保持喉嚨溼潤可預防流感”的說法並無科學依據,二者沒有直接聯繫。

謠言5 得過流感就對其免疫了

樊新榮表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病毒具有變異性,即每次發生的流感特性都不盡相同,所以每年的流感疫苗也都有所不同。因而,預防流感最緊要的是及時接種流感疫苗。而曾經感染過流感的人,也可能再次感染新病毒。因此,最好不要抱有僥倖心理,每年定時接種流感疫苗才是上策。

“得了流感之後,機體產生的抗體效價會逐漸下降,到第二年流感季暴發時,就再難起到保護作用。因此,為預防流感,高危人群每年在流感季前都需接種疫苗。”谷麗說。

謠言6 流感可不治自愈

“流感不等於普通感冒,它比普通感冒更為嚴重,發燒溫度更高、病程更長,且流感的併發症多,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樊新榮強調,很多人或多或少有患感冒後不治而愈的經歷,於是想當然地對於流感不予重視,認為流感也能如此。其原因除了將感冒與流感的概念相互混淆外,更有著對流感這種疾病的錯誤認知。

流感特指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通過毛細血管出血可引起出血性中風和梗塞,且流感病毒本身攜帶的毒素對肝臟與腎臟也有致命影響,症狀嚴重者還會併發肺炎、支氣管炎、哮喘、心肌炎、心包炎等危急重症。

因此,流感不治而愈的幾率可想而知。故流感和感冒任何時候都不能被相提並論,患了流感絕對不能“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