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集团开年签下百亿大单 董事长透露2019内部机构改革

刚开年,中船集团就签下百亿大单。


中船集团开年签下百亿大单 董事长透露2019内部机构改革


1月28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船集团旗下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与PANGAEA、ZEAMARINE等多家公司分别正式签订了7个项目、共计36艘新船、总金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合同,标志着中船集团以融促产助推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操刀此次百亿大单合同的中船(香港)航运租赁公司目前正在香港IPO,预计今年3、4月份在港交所敲钟上市。

中船集团董事长雷凡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透露,2019年造船业料重组频发,外部有国资委牵头的央企造船板块重组,内部还有中船集团二级公司的多项机构调整,包括将把旗下多家动力系统进行整合,打造成一个业务板块。

百亿大单背后的产融模式

此次签订的新船合同涉及多个船型,中船方面人士表示,这些船舶将全部由中船集团旗下的造船企业建造,其中大部分是引领国际船舶市场发展的高端船型,部分船舶建成交付后将用于“一带一路”建设。

参与签约方太多,以至于签约场面太壮观,主席台满满当当挤满了人。大家微笑着,百亿大单的开年,对今年的业绩无疑助力颇大。毕竟过去十余年受国际船舶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造船业接单难,市场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2018年中船集团营业收入1145亿元,百亿大单相当于其营收近1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每一次签约,中船香港航运租赁公司的负责人均在场,而不像以往仅仅只是船东和造船厂直接的签约。中船香港航运租赁公司在这里扮演什么角色?

中船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南大庆表示,中船集团通过研判市场形势和船东需求,以中船租赁这家境外公司为先锋,瞄准高端船型,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集团整体优势,最终以产融结合的方式短期内一次性拿下了“百亿订单”。他认为此举将为推动船舶市场走出低谷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极大地提振了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发展的信心。

中船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所谓产融模式,是指一些高端船型研发投资上,因造价比较高而有可能令船东望而却步,则由租赁公司出资代为购入,然后以租赁方式提供给船东使用,既降低了船东的使用新型船型的资金成本,又让船厂得以拓展高端船型市场,同时租赁公司获得相关收益。与以往所不同的是,该租赁公司不是银行机构的,而是船厂自有的租赁公司。“银行的租赁是两头不着地,而我们则一头着地。”该中船集团内部人士道。

自2012年成立以来,中船(香港)航运租赁公司发展迅猛,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共拥有60艘船舶,包括46艘融资租赁安排的船舶及14艘经营租赁安排的船舶,平均船龄约为两年。

其招股说明书显示,中船航运租赁取得快速增长,2015年-2017年,实现收益分别为3.61亿港元、10.32亿港元、13.30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91.9%;利润分别为9.62亿港元、4.32亿港元、6.03亿港元。2018年上半年,实现收益10.41亿港元,同比增长60.1%;净利润3.99亿港元,同比减少10.39%。

仅就2017年收入而言,该公司在全球船舶租赁行业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3.1%,而在全球非银行船舶租赁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2.1%。

船厂出钱造船,又出钱买船来收租,是否会加大船厂本身的资金风险?由于很快将于香港上市,目前正处于缄默期,中船(香港)航运租赁公司的高管表示暂时不方便接受采访,但有中船集团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该公司会严密观测经济和行业形势,在市场低点出手而在高点减量,以保证体量在正常范围,风险可控。另外,该公司也会着眼于新型高端船型,并非所有船型都投入。

按照中船(香港)航运租赁公司在去年6月拥有60艘船计,此次百亿大单的36艘新船无疑将增加1/3的资产规模。料将在全球船舶租赁市场中的占比再进一步。

转型促内部改革

中船集团之所以坚定投入百亿大单开拓租赁市场,与其战略转型有关。

雷凡培表示,“160多年造船史航运史无不证实一个规律,周期波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成败。”雷凡培称解决这一命题的关键就在于实现高质量发展,跳出造船业务看船海发展空间,从造船集团向海洋科技工业集团转型,才能行稳致远。

雷凡培透露中船集团将实施更有深度的产融结合,加快牵引带动造船产业发展,加快实现海洋科技创新应用的产业化。“我们不是简单的做‘加法’,而是要实现四大主业的‘乘数效应’,要让产融结合的轮子转得更快更好。”

“实施更大范围的深化改革。”雷凡培还表示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大内部改革力度。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今年中船集团内部的动力系统会率先进行重组,他表示目前集团内部动力系统分散在五六家公司手中,资源分散,需要整合打造一个动力板块。据记者了解,此前雷凡培已经到沪东重机有限公司、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船动力有限公司、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等相关公司调研,预计重组工作将于今年开展。

雷凡培表示,今年中船集团还会实施更大程度的战略互动。坚持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发展相结合。加强跨板块战略协同,充分挖掘集团内部资源。论坛期间中船租赁与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工业智能、智慧海洋等领域进行战略合作,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开展海上科学实验的能力,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

这一举措便是雷凡培所认为的“战略互动”之举。雷表示,中船集团还将进行更大程度的开放发展,统筹利用全球资源,支持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发挥中船集团在产业基础、科研实力等方面优势,加强标准引领和品牌塑造。

至于外部盛传的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的重组传闻,雷凡培并没有直接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凡培坦承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今年央企负责人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高端制造、造船和化工行业进行重组调整,“但我不知道会怎么重组,不清楚是我们跟中船重工重组呢,还是把招商局与中远海运旗下的造船板块跟我们重组。”雷凡培笑道。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2018年在大幅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贸易840亿元的情况下,中船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45亿元,实现利润33.8亿元,同比增长32.4%,圆满完成国资委下达的第一档经营业绩任务。


中船集团开年签下百亿大单 董事长透露2019内部机构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