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件被盜文物珍品彙聚國博,每一件背後都驚心動魄!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喜歡就點關注吧!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導語

長安君(ID:changan-j):

近日,《眾志成城 守護文明——全國打擊防範文物犯罪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此次展覽包含了14個重點文物犯罪案例,750餘件公安機關追繳的文物珍品。

近年來,文物安全形勢嚴峻,各類文物犯罪活動高發,文物犯罪手段不斷升級,呈現集團化、暴力化、智能化趨勢,作案愈加隱蔽,監管更加棘手,在此形勢之下,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文物局等部門聯合向文物犯罪“亮劍”。政法幹警和“摸金校尉”鬥智鬥勇的驚險故事,都在這珍貴的展覽中一一呈現。

“關外第一盜墓高手”是如何落網?

紅山文化發源於內蒙古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化最早的痕跡之一。中華民族向來以“龍的傳人”自居,紅山文化的龍形玉器就見證著中國人“龍”文化的起源。這裡的玉龍有著“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然而,一件件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之源的文物,卻被盜墓分子挖走,淪落為賭桌上的籌碼。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玉龍(約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

遼寧朝陽“11.26”系列盜掘古文化遺址

古墓葬案追繳一級文物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玉龍(約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

遼寧朝陽“11.26”系列盜掘古文化遺址

古墓葬案追繳一級文物

姚玉忠曾被稱為“關外盜墓第一高手”,是盜墓界的“祖師爺”。從2008年就開始對紅山文化文物下手。

“他盜墓為的是在賭場上一擲千金。”辦案民警對中國長安網記者介紹,姚玉忠在河北某賭場欠下七千多萬的賭債,來不及出售文物換錢而又急需賭資時,直接拿文物抵押。“值一百萬元的他要五十萬,甚至不看價格,直接十萬元一件,當場抵押掉,鮮有贖回。”

數年的犯罪經驗培養了姚玉忠小心謹慎的性格,這使得抓捕他的工作異常艱難。

2013年下半年某個夜晚,遼寧省朝陽市公安局文物保衛分局局長王紅巖帶隊提前布控,對此異常敏感的姚玉忠嗅到危險,迅速跑到苞米地裡。一會兒過後,民警聽到了一兩公里外的摩托車響:“姚玉忠跑掉了!”

後來王紅巖才得知,當晚姚玉忠不小心掉溝裡了,把肋骨摔斷了三根。去住院之前,姚玉忠害怕被跟蹤調查,特地去找人打了一架,然後去醫院說是打架把肋骨打斷的。

2014年12月7日凌晨三點多,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天義鎮天義賓館,朝陽市公安局有組織犯罪案件偵查大隊大隊長張金寶接到通知:“隊長,嫌疑人用自己的身份證開了兩個房間,目前尚不清楚他本人住在哪一間!”

這是一次對姚玉忠的抓捕行動。張金寶接到報告後下令抓捕隊分為兩組,同時對兩個房間進行搜捕。就在此前,辦案民警甚至都弄清楚了賓館房門是採用防盜鏈還是防盜栓。

“砰”的一聲,賓館兩個房間的門同時被打開。“不許動!”民警們迅速撲上前,將姚玉忠摁在床上。

這位被稱為“關外盜墓第一高手”的“祖師爺”終於落網了。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姚玉忠被押上庭

連泥帶土,175名犯罪嫌疑人,10個摧毀盜墓、倒賣文物犯罪團伙相繼落網。追繳文物1168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5件(套)。有專家說,這些文物市場拍賣價格逾5億元。此案也就被稱“共和國涉文物第一大案”。

一同落網的另一個盜墓成員馮強(化名),他身上文滿了紋身,前胸是龍,後背是四大天王,左肩是楊戩,右肩是彌陀,左腿是耶律休哥,右腿是哲別。

他曾對辦案民警狡辯說,自己小時候喜歡聽評書,憧憬古代的人物故事,就去挖墓。“有時候挖完墓,就會想古代人到底怎麼生活,“他說:“他們跟咱們現代人,我感覺沒有太大區別。”

“那你到底為什麼盜墓?”民警問。

“……還是為錢。”這個大盜最終坦承。

深挖黑惡“保護傘”,掃除盜墓“無間道”

山西聞喜,地下文物豐富,不僅有仰韶、龍山時期和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還有春秋戰國、漢、唐、宋、清等時期的多處古墓群。多年來,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犯罪一度十分猖獗,大量珍貴文物被盜挖、販賣。

這片國家文物保護區不僅被盜墓分子挖得“千瘡百孔”,而且,這裡還有黑社會、“百家樂”網絡賭博以及販毒吸毒的社會毒瘤,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這裡有的警察還和犯罪分子同流合汙。

聞喜這淌汙水之深,超乎尋常。

2016年,山西聞喜縣公安局局長張少華安排了一出“聲東擊西”的戲碼——表面上帶著整個刑警大隊偵破一起盜竊案。實則,行動真正目標是抓捕民警張選忠。張選忠被人舉報盜墓,已經在逃近一年。

每次抓捕張選忠,張少華都親自坐鎮,可足足五次,還沒等行動,就走漏了風聲。這讓張少華感到可怕——局裡必有耳目,但又不知隱身何處。

經過偵查,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另外的“臥底”居然是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的一位女協警。她本應該監控保墓區,然而她卻將攝像頭對準了張少華的辦公室,把張少華的行蹤實時發送給跟著張選忠在嶺上盜墓的丈夫。此外,她還負責觀察墓葬附近警車進出情況。

事發後,這名女協警被刑拘。審訊時,她突然吞了戒指。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獸面紋青銅鼎(約公元前16世紀—約公元前11世紀)

山西聞喜“6.03”系列盜掘古墓葬案追繳一級文物

2016年4月17日,張選忠落網。然而張選忠只是聞喜盜墓集團的冰山一角,他服務的對象是山西赫赫有名的“侯氏家族”,侯家以血緣關係為基礎,以家族勢力為支撐,控制毒品、賭博等行業,形成穩定盜墓犯集團的黑社會集團。

以侯家為首的黑社會,追債慣用酷刑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當問到受害人之一張金珠,他當初到底受到怎樣對待時,他的雙手顫抖,掩住雙眼,嘴唇不停顫抖,說“我不敢想”。

2012年底,為了追討90萬賭債,侯家老三侯金海用刀切了張金珠的大腿,又叫醫生給他縫上。然後,又讓手下把張金珠吊起來,用老虎鉗把六根鋼針一根一根扎進張金珠的腳趾縫。除此以外,他每天都被吊起來,棍棒相加。

這一切都發生在聞喜縣神柏的一座獨立院落,是侯金海專門買來關押欠債人的,院內安裝了監控,並配有自制的手銬、腳鐐。民警發現這個院子時,窯洞內牆上還有四個大鐵釘,上面掛著綁人手腳的鐵鏈。

面對這種非人的酷刑,沒有一個受害者敢報案,是因為侯家兄弟“上面有人”,此人正是聞喜縣公安局副局長景益民。

景益民“保護”侯氏家族黑社會活動已有多年。辦案人員查到景家、侯家家族的銀行卡有上百張,可戶頭裡都是空的。而從交易流量來看,其銀行流水達到了1000億元。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青銅觚(約公元前16世紀—約公元前11世紀)

山西聞喜“6.03”系列盜掘古墓葬案追繳一級文物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懋青銅尊(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

山西聞喜“6.03”系列盜掘古墓葬案追繳一級文物

一路查下來,該案牽出了局裡的多名民警,有巡邏隊員、中隊長、大隊長、甚至副局長。這一仗的艱苦程度超乎想象。兩年多來,局裡似乎出現了某種“倒錯”,小的抓老的,下屬審領導。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案子越擴越大,赫赫戰果背後,暗湧著危機。張少華說“打黑的案子,反撲和報復是必然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公安局的大門口,總停著盯梢的無牌車輛。張少華母親家門口,突然出現了一疊冥幣。一晚,張少華開車時,一輛尾隨的無牌越野車突然加速,試圖側身撞擊。張少華連開三槍,才逼退對方。

“我們微信群裡,兄弟們都會在固定時間報個平安,就幾個字:我還活著!”張少華說。

2016年6月3日下午,侯金髮被公安局抓獲。年底,李曉東、景益民等陸續到案。今年2月,侯氏兄弟涉黑案公開宣判。其兄弟4人共涉10罪,不但有盜掘古墓葬及倒賣文物犯罪,還有開設賭場、敲詐勒索、非法持槍、非法拘禁、故意傷害等罪名。侯二、侯三被判處無期徒刑;侯老大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侯四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左圖:押解被告人到庭。右圖:山西運城市人民檢察院專案組審查案卷和視頻材料。

破解張獻忠沉銀之謎:

對抗高科技的隱蔽盜墓

古今中外,很多歷史傳奇故事中遺失的財寶,令無數盜墓賊垂涎不已。此次展覽中,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展出的文物,就是因一個三個多世紀前的歷史傳說而浮出水面。

相傳公元1646年,大西皇帝張獻忠面對來勢洶洶的南下清軍,便帶著掠奪來的金銀財寶逃進川南,卻不巧被自己的死對頭楊展伏擊。張獻忠中計後敗走撤回成都,並把船隊所帶的財寶悉數沉入江底。這“江口沉銀”的謎團雖為野史記載,卻一直在當地廣為流傳,有童謠唱:“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2005年4月,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修建飲水工程時在江口岷江河道發現一段木鞘,內藏7枚銀錠。江口岷江河域有沉銀的消息不脛而走。

2014年初,數十名文物盜賊蜂擁而至,像嗅到肉香的老鼠開始伺機而動。紅外夜視儀、金屬探測器、三維立體成像探測儀等先進設備和信息技術手段被盜墓分子廣泛利用,潛入江底瘋狂盜掘。

彭山警方經初步調查,隨後成立專案組展開秘密調查。2014年12月的一個夜晚,辦案民警騎著摩托車,進入岷江大橋前,他關閉了車燈。在離江口鎮政府還有數百米之外,他靠邊停車,步行前往。

深夜12點的江面一派熱火朝天,雖然船隻都沒有開燈,但船上有人打手電筒,他藉著微弱燈光發現,一公里長的江面上,居然有二十多艘漁船。岸上古街邊的居民二樓上,不少中年人正在打望,據警方推測應該是下水盜寶者的父母。後經調查,確實是家族式作案。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四川眉山“5.1”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盜墓分子作案用的金屬探測儀等工具

經過多次這樣的夜巡,辦案人員搞清了下河通道、船隻數量、人員組成等情況。反覆偵查後,打掉犯罪團伙10個,摧毀倒賣文物網絡9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0名,追繳涉案文物1000餘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額達3億餘元人民幣。

此次案件追繳的核心文物,便是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金印印面陽文九疊篆書“永昌大元帥印”,印背右側陰刻楷書印名,左側陰刻楷書“癸未年仲冬吉日造”。印背上裝飾虎形鈕。有學者認為這就是張獻忠用印。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公元1643 年)

“四川眉山5.1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追繳一級文物

此案的偵破也讓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終於得到了證實。

與此同時,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眉山市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聯合組建考古隊,開始了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的搶救性考古發掘的工作。

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全國公安機關和文物部門利劍出鞘,堅決打擊文物犯罪。在2018年7月開始的為期半年的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中,截至11月15日,共偵破文物案件704起,打掉犯罪團伙14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247名,追繳文物5558件(套)。有效打擊和震懾了文物犯罪活動。

然而,到案的文物僅冰山一角,大量的國寶還流失在外,等待歸巢。

盜墓影視中“摸金校尉”擁有各種絕技,理論知識從陰陽八卦到山水走勢;裝備儀器從羅盤、繩索到強光手電和高倍數望遠鏡,加上酷炫的特效,看的人眼花繚亂。還有傳奇色彩的男女主角,觀眾自覺將“盜墓者”帶上“英雄主義”的色彩。看看展覽,便可知現實中的“摸金校尉”竟是涉黑涉暴、為財取命。

展覽解說員告訴中國長安網記者:

“當前,打擊和防範文物犯罪工作取得輝煌戰果,但文物安全形勢依然面臨嚴峻挑戰,防範和打擊文物犯罪工作任重而道遠。守護好、傳承好祖國珍貴的文化遺產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是我們每個人的事。”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750件被盗文物珍品汇聚国博,每一件背后都惊心动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