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成年人比嬰兒更需要擁抱

最近看兒童心理學相關的書,其中很大一部分教家長幫助兒童戰勝童年焦慮,說是家長,但目前關注兒童教育的人群中絕大部分還是媽媽人群,在採訪和交談中,發現我們有時候太為難媽媽了,丈夫角色的缺失,讓媽媽們在家庭生活中的不安全感和無力感加深,本身自身就缺乏關愛的媽媽如何做到全身心的感受孩子的焦慮,並且幫助孩子緩解焦慮呢。

所以在處理親子關係的時候,我會首先關注夫妻關係,夫妻關係才是親子關係的前提。

每個人都是從嗷嗷逮捕的小嬰兒成長來的,在嬰兒時期,我們只要通過哭鬧和賣萌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成年人的擁抱、撫觸(擁抱和撫觸是最原始的獲得安全感的方式,很多時候,孩子哭了,不是餓了,不是困了,僅僅是希望得到抱抱,來證明自己是被關愛的,受關注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青春期,我們跟父母之間的肢體上的接觸會越來越少,但是這並不表明我們就沒有這種需求了,青春期懵懂的早戀,與異性的肢體接觸,似乎又找到了嬰兒時期被擁抱,被認可的安全感,來自異性的擁抱,讓你認為你是值得被喜歡的,是被需要的。

過了青春期,進入婚姻狀態,生完寶寶後的媽媽們可以通過跟孩子肢體接觸,來滿足自己被需要的的心理需求,然而爸爸們呢,採訪過很多新手爸爸,有了寶寶後,自己有被忽略,被冷落的感受,妻子對自己的關注越來越少,他必定會從外面尋找認可,和被需求感,這個時候也是男人最容易出軌的時期。

父親角色的缺失,會造成媽媽安全感的缺失,她會從跟孩子親密接觸的甜蜜感中抽離出來,審視自己是不是不被喜歡了,開始變得異常焦慮,甚至會覺得是因為照顧孩子的分了心,有些還會產生對照顧孩子的厭惡感,會刻意迴避孩子的需求,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表現出的就是哭鬧,發脾氣,他們何嘗不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尋求關注呢。

如果在這一階段,不處理好夫妻關係,後續會延伸出很多問題,親子問題,婆媳問題,小三插足等等,這也是為什麼懷孕後與寶寶出生後家庭問題最突出的原因吧。

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所有的語言溝通你會發現變得異常困難,因為每個人都在表達自己的需求,缺很難聽到對方的需求,久而久之,會變成女方的歇斯底里和男人的冷漠無言,所有的語言溝通都變得無效。這時候為何不嘗試一下最原始的溝通方式呢,緊緊的擁抱對方,我不太喜歡大家對待成年人的方式,總是覺得成年人擁有多大的力量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成年人也是人,而且成年人還要面對離死亡的日子越來越近的恐懼感呢。

在療愈的過程中,我會建議感情破裂的兩個人嘗試不去想任何事情的,簡單的擁抱,較長時間沒有語言的擁抱,僅僅是感受擁抱時候的感覺,會發現他們抱的時間久了,會抱得更緊一些,我想他們彼此心裡應該都接收到了對方給與的愛的力量吧。,

OK,中年期的孤獨危機過去了,那麼到了老年呢。50歲-60歲的人可能還比較容易得到擁抱,跳跳廣場舞,老年交誼舞,還是可以得到陌生人的擁抱的(這個時候多數夫妻已經分床睡了,其實這個時候也是人們向外尋找擁抱的一個高峰期,這幾年中年人出軌的概率也在不斷高升)。

60歲以上的老人,我還沒有去採訪過,這是下一步採訪的重點對象,從我的判斷來看,特別是現在子女外出務工,外出留學,或者直接定居他鄉的情況下,這部分老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需要關注的,自身的衰老,社交圈子的縮小,子女的遠離,加上臨近死亡的恐懼,這些種種因素對人精神的摧殘並不比中年人面對高房價低工資的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