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的焦虑顶不过乡村的安逸——我的归乡记

1911年那场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变革发生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并没有太多的异样;过年了,大户人家的对联还写着"皇恩浩荡、帝德乾坤"云云。仿佛这一切都只是城里老爷们自己的狂欢和利益纷争,平头百姓们似乎并不是太清楚,也不是太感冒,远不如三九的一场冬雪带来的期盼令人喜悦。唯一引起他们兴趣的,是哪些剪去了辫子的学生伢以及他们身上的服装。是呀,再大动静,到了农村好像就没什么感觉了。

整个2018年关于经济层面的问题和讨论,从来没有这么激烈和热切过。康波周期,美联储紧缩,P2P、股市连续暴雷,2019年最后一次财富机会等等,焦虑与焦躁,让北上广的人们行色匆匆、压力倍生;就连床上那最后的激情喷涌之后,都要点上一颗烟:哎,没想到新领导上台后,连2个小时的上升都没坚持住,股市的康波周期还早啊。

北上广的焦虑顶不过乡村的安逸——我的归乡记

而多年来往返家乡,我发现家乡的人们似乎对此并不关心,即便关心,也只是知道几个宏观的事情,比如中美摩擦、双十一、P2P暴雷等等(如同知名的吴晓波、罗振宇一样,只跟你谈论焦虑,不会教授你任何技能;更不像我,冒着被打脸的风险,分析个股、建立宽基组合提供参考;讨论大势,从来都是指点江山、好大气派,具体到投资,言无一物)。除此之外,大家并没有时间和认知,去讨论这些让北上广无限压抑的问题,颇有一点"惊涛骇浪只在海上,狂风暴雨自停岸边"的意思,北上广的焦虑顶不过乡村的安逸。这次借着这次征集活动,谈谈对老家的观察。

一、120万人口的繁华县城,人口已经十年没有增长

我的老家在鲁西南,民风淳朴的让人感动,官威雄壮的让人望而生畏,嫣然平行的二维世界。这座10年前就号称120人口的县城,目前在百度百科上的人口是115万。2008年之前,每到年初会议的时候,爱看《城市乡村都市报》的我,总能听到"今年全市人口XXX万,计划生育完成110%目标,减少人口xxx万",但从2009年开始,似乎就很少听到关于人口的大规模宣传了。我能知道的,公开渠道已经查询不到具体每年的人口变化数量及年龄、民族组成了,能听到还是十年如一日的"120万XX人民很幸福"。也确实没错,改革开放这40年,我的家乡确实千变万化,最底层的百姓的利益,确实得到了更好的维护;愿意努力奋斗的人,都有了更好的改变,机会比以前变得更多。

二、房子不只是最好的安全套,还是最光彩的身份证

我们实在也没什么更好的资产保值升值的手段,房子是最稳妥的物件儿了。所以,虽然本地县城新城区的房子已经7000—8000元/平方起步了,可是稍微有点经济基础的人,还是想咬牙买一套,基本上身边的朋友都是2套在手,再多也不敢买了,也买不起了。老朋友们见面,只要聊起了房子,持有新城区房子的人,自带光环。

本地人均工资在3000元/月以下,7000元/平米起步的房价实在最好的安全套、避孕药;由于2016、2017年两年的抢生潮,本地的三甲医院增加1倍产房,但2018年并未如前两年一样持续增加产妇,床位难求的场面不见了,保持了一种低平衡。生孩子这事儿放开后,敢生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不过,分化比较严重,一类是家世殷厚的高收入阶层,一类是农村低教育水平的家庭;受过中高等以上教育,又是普通工薪阶层的人,几乎没人敢主动备战二胎,想想动辄100万起步的房子,谁能承担的起呢?

三、人口开始外流,老龄化加速

本地的人口外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教育程度比较高、专业能力比较强的年轻人,有能力在北上广寻求立足之地,希望能够在一线城市找到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一类是由于本地煤炭资源萎缩,大量被调往陕西、内蒙、新疆煤炭新区的从业人员。以至于,过年这几天,开发商、地产中介在高铁、火车站附近支起了专门的买房摊位,在关键路口大量铺设广告,上书:一票抵万金;凭返乡机票/车/船票购房,可立减10000元云云。

北上广的焦虑顶不过乡村的安逸——我的归乡记

而老年人是没有办法离去的。中午晒太阳的时间,一样望去,墙角下、公园里,老年人成了主力军。路上倒是碰到了几位宣传养老院、老年人日间照料院的人员,出现了很多民办养老院,是一个不错的商机。

四、移动支付已经普及,互联网进入下半场

北上广的焦虑顶不过乡村的安逸——我的归乡记

现在在老家,跟在上海一样,只需要带着一部手机就可以行走了。从菜市场、餐馆、超市、消遣等等,除了年纪特别大的,几乎都希望你能手机支付,而不是付给他现金。如同王兴先生的判断,整个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了,国内人口数量市场的增量已然没有了;即便是今日头条、趣头条这类号称下沉三线以下新崛起的互联网企业,至少在数量增长这个浅层次上,已经到了瓶颈期。

五、改变不会一蹴而就,但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如同1911年变革一样,当时并没有对低纬度城市、乡村产生冲击,但时间久了,改变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1937年开启的抗战,那可是真的全民战争,不再有人作壁上观了。

老年人是守成,不要指望也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们的思维和想法,能够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所有人的期望;真正观察县城人的思想还是要看年轻人,尤其是35岁以下的人。大致上有2个发现:一是年轻人普遍认可跟一线城市居民的差距在思维层面,就是大家考虑问题的方式不一样,这是根本差距;二是年轻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比一线城市的工薪更加用心和到位,各种兴趣班和对文化的继续高压,远远好于上海这些地方所谓的素质教育。另外,大家都会选择合适的机会带着孩子去北上广走走,对于未来孩子的求学和工作规划,都是希望去一线城市,这种错位竞争,也许是下一代孩子们可以利用的优势之一。总得来看,互联网加速的信息传递,极大的改变着低纬度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但是这一代人跟一线的差距不会缩小,而下一代人不管到哪里去,他们都更加值得期待。

最后,用一副春联结束本记:时过境迁起伏无足轻重终现形;否极泰来贵贱一目了然自轮回。

求横批一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