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的老家,手机上的年—我的归乡记

手机上的老家,手机上的年—我的归乡记

回老家过年,这简单的一句话里,饱含了太多情感,包括对父母的思念,对家的渴望,对单纯的亲情、友情的思念。这里面有说不完的话和聊不完的事情,但今天我换个视角,顺着手机捋捋手机对家乡生活的改变,对年的改变。

一、手机叫车,改变整个出租车行业

下了高铁回家,我一般都会用滴滴叫一辆私家车,极少叫出租车。主要原因还是私家车主素质更高、卫生更好、守时;而这些都是本地出租车欠缺的。在日常的交流和观察中,我发现手机叫车对本地人员出行以及行业人员就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1、出租车牌照的交易价格由顶峰时期的50万元/辆,降至现在的25万元/辆(各地的出租车数量都是限制);2、催生了专职私家车滴滴司机,月入4000元以上,在本地属于中上收入;3、出租车司机素质有所提高,文明用语和守时、守归的意识提高,竞争的压力促进了整体环境。

二、手机支付,已经成为基本的交易工具

从叫车回家后的支付开始,老家的移动支付就开始了。早上起来,我去吃早饭,桌子上是支付宝、微信;偶尔陪老妈买个菜,卖菜的大妈身边也放着移动支付;中午跟朋友吃饭,同样是移动支付;晚上K歌也是移动支付;基本上,一天下来,除了给乞丐两个钢镚,在老家也跟上海一样,不需要用现金,一部手机即可生活。不过,在移动支付上,我发现了新的进入者:银联移动支付;商家更希望我用银联移动支付,因为他的提现和转移更方便,也不需要收到支付宝、微信较低的支付额度以及0.1%的服务费。也许,到了互联网下半场,银行们开始用自己的优势重新抢回失去的用户群体?

三、手机卖场,左vivo右OPPO

在老家县城,尤其镇乡这一级手机卖场,经常可以看到,中心街区的马路两边,左边是vivo的专卖店,右边是OPPO的专卖店;或者同一侧,两者中间隔着一家门店紧紧相连。而两款手机凭借着出色的性能,确实抢占了大量的小镇青年用户。现在看来,段永平老板的经营策略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真正了解用户需求,了解市场,而不是坐在会议室里画PPT。可以回想一下,一款千元级别的手机,它的用户群里一定不是北上广的精英群里,而是小镇青年,那么针对他们有效的宣传方式和营销手段必须要符合他们的特质和生活场景才好。而不是搞了1款价值千元得新机型,就开个发布会;那是高端用户的玩儿法。

手机上的老家,手机上的年—我的归乡记

四、手机阅读,今日头条、趣头条用户数激增

今日头条传闻中的750亿美元估值不是没有道理的,趣头条2年3个月的上市速度也是有基础的。老家的亲戚朋友之间,使用百度阅读的大幅下降,使用今日头条的占到了几乎一半,尤其以30-50岁居多,还有个别使用趣头条的。微博在15-20岁的年轻人中比较多,但使用抖音的时长更长。有过简单的沟通,大家觉得今日头条的信息跟自己关联度更高,还有抖音视频可以看。

手机上的老家,手机上的年—我的归乡记

五、手机理财,基金大行其道

智能手机的普及那是相当的恐怖,现在连60、70岁的老先生老太太都已经开始配置并熟练的使用智能手机了。我家对面就是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从我的日常观察看,进入这些网点的用户中,老年人占据了大多数,至少在70%以上;为此我有意到网点看过一次,发现银行的保安是一女一男,女的在40岁左右,基本充当的是沟通、介绍、照顾的角色,我评估了下,安保作用主要在于一身制服的威慑。而实际上小镇青年的理财是很旺盛的,我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做投资,平时总会理财的需求跟我沟通。基本上,没有人在主动投入P2P和股市,大家把这两类的风险划分到了最高;而对应基金的热情度十分高涨,几乎人人都会买一点。但是,确实很心疼他们,看他们买的基金几乎都是XX油气主题、XX医疗养老、XX成长,按照我的建议配置宽基的人和比例比较低,我预感未来1-2年,这些基金也会亏的跟狗一样。我看了下这些主题基金,买卖频率很高,需要用户无形之中付出大量的手续费;风险度特别高,尤其是行业性主题投资,类似医疗、医药等,这次集采造成的行业性估值重塑,损失非常大;买这样的窄基、主题性基金跟买个股究竟有多大区别呢?中国的财商教育还早。

六、唯有灵魂,尚未上线手机

手机终究只是一个工具,它改变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途径,但它跟蒸汽机把我们带入工业社会一样;可以改变社会运营轨道,但改变不了家和亲情,这才是整个社会的"灵魂"。虽然有了手机,可是一家人坐下来吃顿饭,妈妈充满慈爱的抚摸,孩子口里的爸爸,妻子的拥抱,都让这个家那么值得守护和期待;一句句乡音,偶尔出现的爆竹声,老朋友的一句:出来喝酒,都让这个年充满了特别的味道;这大概就是年,就是家的味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