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的老家,手機上的年—我的歸鄉記

手機上的老家,手機上的年—我的歸鄉記

回老家過年,這簡單的一句話裡,飽含了太多情感,包括對父母的思念,對家的渴望,對單純的親情、友情的思念。這裡面有說不完的話和聊不完的事情,但今天我換個視角,順著手機捋捋手機對家鄉生活的改變,對年的改變。

一、手機叫車,改變整個出租車行業

下了高鐵回家,我一般都會用滴滴叫一輛私家車,極少叫出租車。主要原因還是私家車主素質更高、衛生更好、守時;而這些都是本地出租車欠缺的。在日常的交流和觀察中,我發現手機叫車對本地人員出行以及行業人員就業都產生了很大的衝擊。1、出租車牌照的交易價格由頂峰時期的50萬元/輛,降至現在的25萬元/輛(各地的出租車數量都是限制);2、催生了專職私家車滴滴司機,月入4000元以上,在本地屬於中上收入;3、出租車司機素質有所提高,文明用語和守時、守歸的意識提高,競爭的壓力促進了整體環境。

二、手機支付,已經成為基本的交易工具

從叫車回家後的支付開始,老家的移動支付就開始了。早上起來,我去吃早飯,桌子上是支付寶、微信;偶爾陪老媽買個菜,賣菜的大媽身邊也放著移動支付;中午跟朋友吃飯,同樣是移動支付;晚上K歌也是移動支付;基本上,一天下來,除了給乞丐兩個鋼鏰,在老家也跟上海一樣,不需要用現金,一部手機即可生活。不過,在移動支付上,我發現了新的進入者:銀聯移動支付;商家更希望我用銀聯移動支付,因為他的提現和轉移更方便,也不需要收到支付寶、微信較低的支付額度以及0.1%的服務費。也許,到了互聯網下半場,銀行們開始用自己的優勢重新搶回失去的用戶群體?

三、手機賣場,左vivo右OPPO

在老家縣城,尤其鎮鄉這一級手機賣場,經常可以看到,中心街區的馬路兩邊,左邊是vivo的專賣店,右邊是OPPO的專賣店;或者同一側,兩者中間隔著一家門店緊緊相連。而兩款手機憑藉著出色的性能,確實搶佔了大量的小鎮青年用戶。現在看來,段永平老闆的經營策略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真正瞭解用戶需求,瞭解市場,而不是坐在會議室裡畫PPT。可以回想一下,一款千元級別的手機,它的用戶群裡一定不是北上廣的精英群裡,而是小鎮青年,那麼針對他們有效的宣傳方式和營銷手段必須要符合他們的特質和生活場景才好。而不是搞了1款價值千元得新機型,就開個發佈會;那是高端用戶的玩兒法。

手機上的老家,手機上的年—我的歸鄉記

四、手機閱讀,今日頭條、趣頭條用戶數激增

今日頭條傳聞中的750億美元估值不是沒有道理的,趣頭條2年3個月的上市速度也是有基礎的。老家的親戚朋友之間,使用百度閱讀的大幅下降,使用今日頭條的佔到了幾乎一半,尤其以30-50歲居多,還有個別使用趣頭條的。微博在15-20歲的年輕人中比較多,但使用抖音的時長更長。有過簡單的溝通,大家覺得今日頭條的信息跟自己關聯度更高,還有抖音視頻可以看。

手機上的老家,手機上的年—我的歸鄉記

五、手機理財,基金大行其道

智能手機的普及那是相當的恐怖,現在連60、70歲的老先生老太太都已經開始配置並熟練的使用智能手機了。我家對面就是建設銀行、工商銀行、郵儲銀行,從我的日常觀察看,進入這些網點的用戶中,老年人佔據了大多數,至少在70%以上;為此我有意到網點看過一次,發現銀行的保安是一女一男,女的在40歲左右,基本充當的是溝通、介紹、照顧的角色,我評估了下,安保作用主要在於一身制服的威懾。而實際上小鎮青年的理財是很旺盛的,我身邊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做投資,平時總會理財的需求跟我溝通。基本上,沒有人在主動投入P2P和股市,大家把這兩類的風險劃分到了最高;而對應基金的熱情度十分高漲,幾乎人人都會買一點。但是,確實很心疼他們,看他們買的基金幾乎都是XX油氣主題、XX醫療養老、XX成長,按照我的建議配置寬基的人和比例比較低,我預感未來1-2年,這些基金也會虧的跟狗一樣。我看了下這些主題基金,買賣頻率很高,需要用戶無形之中付出大量的手續費;風險度特別高,尤其是行業性主題投資,類似醫療、醫藥等,這次集採造成的行業性估值重塑,損失非常大;買這樣的窄基、主題性基金跟買個股究竟有多大區別呢?中國的財商教育還早。

六、唯有靈魂,尚未上線手機

手機終究只是一個工具,它改變的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溝通途徑,但它跟蒸汽機把我們帶入工業社會一樣;可以改變社會運營軌道,但改變不了家和親情,這才是整個社會的"靈魂"。雖然有了手機,可是一家人坐下來吃頓飯,媽媽充滿慈愛的撫摸,孩子口裡的爸爸,妻子的擁抱,都讓這個家那麼值得守護和期待;一句句鄉音,偶爾出現的爆竹聲,老朋友的一句:出來喝酒,都讓這個年充滿了特別的味道;這大概就是年,就是家的味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