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不需要搭建舞臺,

不需要任何佈景,

不用化妝,

演出時間驚奇地長。

世間恐怕沒有任何一種戲劇能像藏戲一樣,

這麼天然,這麼野了吧。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每逢藏曆新年、雪頓節、望果節等節日,

藏族人民少不了的一項娛樂節目就是看藏戲,

只見身著華麗戲服,

頭戴面具的演員又蹦又跳地轉著圈圈,

時不時停下來唱兩句,

不懂的人,看起來就像是孩子們打鬧玩耍一樣。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圖丨劉期榮

橋因戲起?戲因橋生?


以前,寬廣的雅魯藏布江上沒有橋樑,山南的人們想要過河,只能依賴自己手工打造的牛皮筏子過河,江河變幻無定,總有人們命喪洶湧波濤之下。

有一位年輕僧人唐東傑布心繫蒼生,發願要在江上建起橋樑,可是他一無所有,人們聽說他的願望也只會恥笑。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拉薩藥王山上的唐東傑布像

這可難不倒聰明的唐東傑布,他走訪山南,在瓊結結識了一些能歌善舞的姑娘,將大家組織起來,改編一些歷史故事、佛經故事在民間傳唱,教化大家積德行善。人們紛紛為姑娘們的美貌吸引,為美妙的歌舞感動,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一座座橋橫跨雅魯藏布江......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人們見姑娘們個個美貌非凡,歌聲動聽,驚歎道:這莫不是仙女阿吉拉姆下凡了吧!從此,人們就將這種歌舞稱為“阿吉拉姆”,也就是今天的藏戲,唐東傑布也因此成為了藏戲的開山鼻祖。

一場夢成就了第一個藏戲團

傳說五世達賴時期,山南瓊結縣賓頓村一個放羊的孩子名叫格桑朗傑,他偶然做了一個夢,夢見藏戲鼻祖唐東傑布給了他三本藏戲腳本,讓他“唱藏戲去吧”。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格桑朗傑深感責任重大,於是在本村組織了一些喜愛歌唱,能歌善舞的人,成立了西藏第一個藏戲劇團——白麵藏戲瓊結賓頓巴(漢語叫七姐妹)。


自此以後,每到藏曆新年和望果節時,這支藏戲劇團就會載歌載舞地給四周鄉鄰帶來歡樂。而它所有的演員,都一定是選自賓頓村。從小培養到長大成材,傳承著最有代表的藏戲《曲傑諾桑》,一代又一代。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雪頓節,一個由純宗教節日演變為藏戲的節日

傳統的雪頓節以展佛為主要儀式,五世達賴特別喜歡藏戲,清順治九年,五世達賴率三千人赴京晉見順治皇帝,接受冊封,之後又輾轉內蒙古代嘎(今涼城),期間,他觀看了許多漢、蒙、滿等各民族藝術表演,深受啟發。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返藏後,他將藏戲歌舞加以改進和豐富,成立了專業歌舞隊——噶爾巴,安排在酸奶宴會上演出。自那以後,藏戲成了雪頓節上不可少的節目。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八世達賴時期,羅布林卡裡修建了格桑頗章宮,這裡逐漸成了的達賴夏宮。因此,雪頓節的主會場也轉移到羅布林卡內,並開始允許市民群眾入園看藏戲。

節日時,達賴要出來看藏戲,一年一換的鐵棒喇嘛也在這一天辦理交接手續。在羅布林卡和龍王潭公園內,藏戲每天從上午開始,直唱到暮色降臨。因為一出完整的藏戲需唱好幾天,節日時一般截取最精華的部分演唱,表演者自得其樂,觀賞者更是樂此不疲。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由此,雪頓節完成了從純宗教節日到以藏戲為主體的文娛慶祝節日的演變。

藏戲服飾豐富的色彩,表現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和藏族傳統服飾一樣,藏戲服飾也有各種明亮的色彩,而且也是遵循了藏族人對色彩的崇尚,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寓意。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各色面具充當人物臉譜

與中國其他戲劇不同的是,藏戲的人物臉譜一般用面具來刻畫。面具形狀多樣,顏色也十分豐富。

按塑造對象而言,藏戲面具分為溫巴面具、人物面具、動物面具和跳神面具。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溫巴面具是藏戲中最重要的面具。這種面具分藍、白兩種。藍面具由紙板或多層紗布粘合,上面裱糊藍緞製成。白麵具早於藍面具,由白山羊為原料,造型簡單,是藏戲早期的一種比較古樸粗獷的面具。

正戲角色面具是按藏戲中不同的角色繪製的不同色彩的面具。不同的色彩象徵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徵。內地戲劇以臉譜的紅白表示忠奸之分,藏戲面具則以不同的顏色表示人物身份。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深紅色面具的是國王,代表威嚴;淺紅的是大臣,代表忠誠;綠色面具的是王妃,代表溫柔;黃色面具的是活佛,代表吉祥;藍色面具的是武士,代表勇敢;白色面具的是善良的人,代表純潔;女巫的面具半黑半白;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而普通村民的面具則用白布或黃布縫製,眼睛、嘴唇處各挖一個窟窿......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動物面具常用於四川甘孜藏戲團中傳統的獅子舞和犛牛舞。

宗教跳神面具則採用較大的泥塑布制彩繪面具,繪塑得既具體實在,又形象誇張。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圖丨劉期榮

藏戲流派眾多,紛繁蕪雜,各派採用的面具也各有側重。主要有白麵具派、藍白麵具派、安多藏戲等。

服裝明亮色彩搭配,大俗即大雅

除了面具,服裝也是藏戲的一大特色。露天的表演場地,決定了藏戲服裝的造型和色彩必須適應在日光下進行的表演,並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協調。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在造型上,藏戲服飾一般為肥腰、長袖、大襟、袒臂的藏袍樣式,平面裁剪而成,形式變化並不多,基本取決於腰帶或繩帶的不同繫結。”( 呂荔 呂埴《藏戲服飾的色彩之美》)

因此,色彩才是藏戲服裝的靈魂,由於受演出環境的限制,藏戲服飾的色彩通常都比較明亮,且色彩對比明顯,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圖丨劉期榮

而之所以用這麼豐富的色彩加諸於服飾,最主要還是因為藏地的特殊環境,造就了那裡人們特殊的審美,更何況,這些色彩的搭配也是很有講究的,看看女性角色所穿的圍裙“幫典”就知道了。


藏戲,來自青藏高原的讚歌!


黑格爾說,“哪個民族有戲劇,就標誌著這個民族走向成熟,戲劇是一個民族開化的民族生活產物”。可如今,與內地很多傳統戲劇一樣,藏戲也漸成沒落之勢。現在的年輕一輩兒大多看不懂藏戲,好在現在還能看到,可是將來,藏戲會被遺忘麼?

扎西德勒 如果你想去西藏、尼泊爾、新疆的話請聯繫 微信:xz60000索要行程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